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玮哥跟着姑姑的脚步回到老宅,张家奶奶正在摆饭。

晓慧提前打过招呼,今天要带徐家外甥女连莲来家里小住,今天桌上便多了一道蒸鸡和一道白菜心拌海蜇。

第一道菜是玮哥喜欢的,第二道是晓慧喜欢的。

倒也不是专门给玮哥准备的,他一般不打招呼是不回家吃饭的,张奶奶只是觉得自己孙子喜欢吃的菜,那个小姑娘肯定也喜欢。

张奶奶没想到大孙子今天乖乖回家吃饭,真是一个大惊喜,免不了把蒸鸡往他面前推了又推,玮哥的精力完全不在蒸鸡上,而是一直盯着连莲看。

“这个妹妹我见过。”

晓慧抬头,正对上老娘的眼睛,两人愣了一下,晓慧“扑哧”笑出声来。

玮哥不知姑姑为何发笑,一脸茫然。

这句话可太熟了。

彼时正是电视剧《红楼梦》热播期间,宝哥哥对林妹妹说的这第一句话可谓是家喻户晓,偏偏他玮哥就不知道,他是《西游记》的忠实观众,可不稀罕看莺莺燕燕哭哭啼啼的《红楼梦》。

所以,他还真不知道姑姑为何笑话他。

玮哥眼睛不眨地盯着连莲。这个小姑娘太好看了,圆圆的脑袋,圆圆的脸,圆圆的鼻子,圆圆的嘴巴,她不应该叫连莲,应该叫“圆圆”。

最重要的是,她好乖啊,也不说话,只是一直笑,笑得眉眼弯弯,嘴角有个若隐若现的小酒窝——也是圆圆的。

从小到大,玮哥身边的玩伴都是男孩子,张家庄男孩子太多,女孩子太少,身边就只有堂妹佳佳一个女孩子,可他一点都不喜欢佳佳——女人都是麻烦,动不动就哭鼻子,动不动就告状。就像孙悟空说的:“烦死了!”

可这个小姑娘长得像年画上的胖娃娃,笑眯眯的,让人忍不住想捏她的脸蛋。

玮哥对连莲有着浓厚的兴趣,想看看这个小孩是不是也像佳佳一样,是个爱哭鬼。

玮哥用勺子小心挖了一块蒸鸡的冻,颤颤巍巍举到连莲面前。

“哎呀,玮哥!小心别掉桌子上——哎?给连莲妹妹吃啊,还真像个大哥哥。”晓慧扎煞着手,无处安放。

连莲早就看到了这盘没见过的菜,正想尝尝味道,见玮哥举着勺子伸过来,干脆站起来,把头伸过去,嘬着嘴巴,“哧溜溜”,把蒸鸡冻吸进嘴巴。

这一幕把张奶奶和晓慧舅妈看呆了。

这个大魔王什么时候对人这么殷勤过?满满一大勺蒸鸡冻,一个真敢喂,一个真敢吃。

玮哥拍拍佳佳,示意让她让座,干脆坐到连莲身边来。

又舀了一块白菜叶子,送到连莲嘴巴里,连莲咂咂嘴巴,味道不错,眼睛继续看向蒸鸡,玮哥懂了,又舀起一块鸡肉,喂给连莲。

佳佳不乐意了。

堂哥从来没有这么对她过,平时不是翻白眼就是叫她“臭贾环”,是的,佳佳的大名叫做张家环,结果被村里小孩起了个绰号叫做“贾环”,贾环在红楼梦里不是个正面人物,尤其是电视剧中扮演贾环的小演员实在有点猥琐,佳佳不喜欢这个绰号,谁也不准提,一提准哭。堂哥对她一点都不好,不仅不带她玩,还叫她绰号,别人这么叫她他也从来不管。

看到堂哥这么温柔小意地对待连莲,佳佳觉得自己吃醋了。虽然自己对连莲也是细声细语,唯恐照顾不周,但她可以对她好,他却不能对她好。

于是,佳佳在座位上哼哼唧唧,扭着身子撒娇:“姑姑!你看他......”

晓慧没注意到佳佳的情绪变化,她的眼睛一直盯着玮哥和连莲吃瓜,刚才玮哥一句:“这个妹妹我见过!”激起了晓慧强烈的八卦之心。

她知道玮哥从来不看《红楼梦》电视剧,小说更是没看过,所以那他那句话是自然迸发的,这可就大有玩味了,嘻嘻。

张奶奶见三十多岁的闺女嘻嘻笑得没个正形,轻轻打了她的手背一下,意在警告,可晓慧并不理她,兀自脑补出一场宝哥哥林妹妹的大剧。

晓慧这几天要去青岛进货,家里没人看孩子,便把连莲送来娘家。两个孩子在老房子肯定住不开,佳佳牵着连莲的手:“走,我带你去我家住!”

佳佳看了一眼玮哥,好在他没有跟过来。

来到东边房子,把连莲和佳佳交给二弟妹沈丽波。

晓慧不放心,特意多叮嘱弟妹几句:“连莲对大虾过敏,不要给她吃这个,会长红疙瘩。”

“再就是,她不爱吃香菜,自己也不会说,这是我自己琢磨出来的。”

张家二媳妇沈丽波长得娇小玲珑,白面薄唇,生了家瑞、佳佳一对龙凤胎,在张家不如大嫂程蓉受宠,并没有多少存在感,却一直自我感觉良好。可能觉得自己生了张家唯一的孙女,是张家大功臣,总是处处跟大嫂攀比,大嫂往往置之一笑,不跟她一般见识,她便经常自说自话乃至自怨自艾。

晓慧本意是想把连莲交给大嫂照顾,但连莲是来投奔佳佳,跟佳佳住一起的,佳佳的亲娘是沈丽波,总不能越过她去。便把连莲送来二弟家,顺便多嘱咐了几句。

还是不放心,便又来到大哥家。

大哥张新华的院落在张家老宅后巷子,从张家老宅朝西的大门出来,朝北拐出胡同,再往西一走,便是张家老大家,张家二儿子三儿子的房子跟张家老宅连在一起,一东一西,既相互独立,又合为一体,也就是说,整个前排一溜十几间大瓦房,都是张家一大家子的,当然,东西都是老二老三结婚成家后扩建出来的,但张家老大是单独一个院落。

没有为什么,张家老爷子就是这样安排的,老人家一言九鼎,没有人提出意见。

大嫂程蓉正在拾掇院子,“大嫂,收拾院子呢。”

“晓慧来了。”

晓慧一点没客气,一屁股坐在客厅沙发上,身体前倾,一副要畅谈的样子,“我把连莲送老二家了。”

“哦,是连莲来了啊。”程蓉把手里活计放下,来到晓慧面前坐下。

同是张家庄的人,程蓉早就听说了徐家二女儿徐云夫妻俩的事情,不胜唏嘘。

张新华是高中老师,在县一中教学。和徐云夫妻俩一样,都毕业于昌潍师专,不过张新华高几届。在那个年代,县里教师的中坚力量大多来自鼎鼎大名的昌潍师专。程蓉高中毕业,目前教小学,对丈夫的工作甚是敬重,对徐云夫妻俩也高看一眼。

同是双职工教师,连占勇和徐云正规师专毕业,又都在六中教学,按说家庭条件优于大部分家庭,谁知,天有不测风云,竟出现这样的事情,连家的这四个孩子,真是可怜。

程蓉对连父舍己救人的行为大为赞赏,对烈士后代连莲也多了一份疼爱。

晓慧直言不讳:“连莲和佳佳在一起玩,我把连莲放老二家了,可我实在不放心,你替我看着她点。”

也不知道这个“她”是指丽波还是连莲。

“这次去青岛待几天?”

“说不准,也许一周就回来了,也许半个月。”晓慧心里有点发虚,连莲她大舅临出发前可是千叮咛万嘱咐,要晓慧带好孩子,刚走没几天,自己便把孩子送娘家来养,回来还不知怎么说呢。

可晓慧顾不得这么多了,事业的曙光正在跟自己招手,她已经魂不守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