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董老师的结婚对象是马高亮,不出意料,又出乎意料。

满院子的牛粪味道和“我这朵鲜花绝不插在牛粪上”的宣言好像还在昨天,董老师的对象要来娶她了。

云洁觉得“对象”这个词真是有意思,也就鲁西北地区有这个称呼吧,夫人、娘子、老婆、爱人、甚至内人,都比“对象”这两个字好听。

“对象”,这两个字好像硬生生把两个人贴上了标签,捆上了绳子,让人有一种被外力按着、头碰头的紧张感。

本应自然天成的亲密关系是别人赋予的,赋予了责任、义务、归属。硬邦邦,冷冰冰。

其实马高亮是个不错的农村小伙,高大有形,容貌甚至可以说是英俊的,虽然仅仅是初中毕业,但学了开车,会驾驶各种汽车(拖拉机也会开)。

这些年对董如雪一直深情脉脉,妥妥忠犬系。

不能说董如雪不知珍惜,而是她在情窦初开的时候,或者说不甘心自我埋没的时候,遇见了惊才绝艳的李尚德。

在错误的时间里,跟错误的人有了一段短暂又激烈的感情,像烟花一样,绚烂即逝。

董老师的婚礼在马家庄举行,简单又仓促。

新娘子低着头,眼泪汪汪不说话,一副听天由命的样子。马高亮倒是一脸激动和幸福,紧紧牵着新娘子的手,满院子转着给乡亲父老敬酒。

马家婆婆看着哭红了眼睛的新娘子,十分不爽,一张脸也拉得老长。旁边有婶子劝着:孩子年轻不懂事,咱们做家长的多担待,以后慢慢教育......

参加婚礼的老师们说,新娘子连双红鞋子都没有,一块红布盖着就入了洞房。

铁三角听了默默无语,不知道此时此刻,李尚德在干什么,想什么。

三个人用沉默哀悼了李尚德的爱情。

不过也有好消息,云洁作文竞赛获奖了!一等奖!

整个六中沸腾了,不是因为云洁,而是因为蒋进科。

他组织的10人作文集训班,有8个人获奖,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还有4个优秀奖,又加上一个优秀组织奖,蒋进科一举拿回9个获奖证书。

啧啧啧。

东昌县六中又出名了。

第一次出名是郑则成校长打破周六放假、周日回校的全县传统,改成周五放假、周日回校,也就是别的中学每周休息一天,六中的师生每周休息两天,住校生甚至可以一周在家睡觉两天。这可不得了。尽管反对声音很多,郑校长还是顶住了压力,坚持下来。因为六中的师生愿意啊。

这次出名是在全市教育系统出名。一个六中,包揽了全县所有奖项,也占了全市获奖人数的五分之一,这个数字简直是太恐怖了。

全市一共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12名,优秀奖20名。东昌县一共8个获奖的,全部在六中,简直是......岂有此理。

这次作文竞赛是选拔赛,为的是参加省里举办的作文大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一共20个初中生,将于4月10日,清明节之后,去省城参加比赛。因为蒋进科实力太强,被市教育局钦定为带队老师。

云洁心里偷偷兴奋,要去省城了!

云洁的前世,是在省城府上的大学,四年时间,严洁一双腿走遍了整个省城的角角落落,对这个人情味浓郁的老城,有着相当的感情。

能有机会去看看她,看看她的前生,云洁心里很激动,就像是要去见久别的老友,兴奋又憧憬。

这次的二等奖是陈丽媛和陈其野,三等奖是陈大鹏,这三个姓陈的还真是厉害。

蒋进科请四个人到办公室。

蒋老师还没来,四个人讨论起来。

陈丽媛拉着云洁的手,简直星星眼:“云洁你太棒了,我就知道你是最棒的,你的题目和思路,一下子就能抓到读者的眼球,你的作文还记得吗?请你写下来吧,我想看看!”

陈其野和陈大鹏也很惊讶,这次的作文竞赛一等奖竟然是初一的连云洁,果然英雄出少年,不容小觑啊。

云洁有点不好意思,感觉自己用热武器赢了冷武器,有点胜之不武。

“没有啦,我就是这次的思路比较刁钻,这次不是鼓励创新和想象吗,估计是正好卡题了。其实我的文笔和辞藻都不如你们的。”

云洁受不了别人的恭维,马上抓住陈大鹏:“大鹏你用一半的时间,就取得了三等奖,你才是真的厉害。这次去省里,如果题材合适,你一定要坚持写诗词,最起码能锁定二等奖!”

“不错!云洁说的很对。陈大鹏这次你如果坚持写古诗词,至少能锁定二等奖。”蒋进科进来了。

“咱们这是竞赛,不是中考高考,只一味求稳。”蒋进科环顾四个孩子,都是他的得意门生。

“竞赛的意义在于,选拔最出彩的,而不是照顾平庸。二等奖、三等奖跟没得奖没什么区别,这次得奖的意义在于给了你们三个一个省级竞争的平台。”

“好家伙!”云洁瞳孔地震,“蒋老师真是毒舌,这样说他们三个,不会让人自闭吗?”

好在同学们已经适应了蒋进科说话不留脸面的方式,面上丝毫没有波动,这大概就是蒋老师一直追求的去除羞耻感的境界吧。

云洁突然觉得自己患得患失,在意其他人看法的行为和意识,比起在座的三位同学,实在有点差距。

“陈大鹏,不管这次什么题目,只要没有明确要求字数和题材,你就死磕古诗词。”

“陈丽媛,你的细腻心理描写很是抓人,一定要发挥你的优势,以小细节突出感情。这次的竞赛估计是不限时间,你就尽量多写吧。”

“陈其野的文笔非常老练,掌握历史典故比较扎实,你就发挥你的特长,与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结合起来,这样你的文章会显得高级。”

“至于云洁,其实你是最危险的,遇到赏识的老师,你就是一等奖,碰到守旧的老师,你连三等奖都拿不到。你的优势在于想象力和发散思维,要保持你的灵气,既然是竞赛,记住刚才我的话,不要求稳,去冲,去飞,尽情放飞你的想象力,搏一搏。”

云洁出了一身汗,但她知道,蒋老师说的很对。对每一个人的评价都很中肯。

“你们还不知道吧,这次的作文竞赛,有个特等奖!是市一中初三的。名字叫邓文汇,写的作文题目嘛,我还没问出来,这次去省里其实是21个人,你们可以关注一下这个人。我会把他竞赛时的文章抄出来,让大家欣赏一下。”

蒋进科是个傲气十足的人,有这么一个特等奖的文章,他肯定好奇得百爪挠心,但这人再厉害,他说的仅仅是“欣赏”而不是“学习”。

因为在他看来,每个孩子的水平、特色都不一样, 别人的文章再好, 咱也没有学习的必要,欣赏就是了。

保持并充分发挥自己的特色才是正道。

蒋老师才是因材施教的典范。

“不管怎样,这次你们能取得这个成绩,很不容易,我很满意。但需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这只是全市的比赛,过几天的竞赛,也不过是全省的比赛,而已。”

“你们的将来,面对的是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同龄人,以及前辈、后辈,那样的竞争难度,将是几何级增长的。要保持一个不断学习的态度,每天都要进步一点,去努力碰触那个你自己能力的最高点,也就不枉此生了。”

四个人认真听着,眼睛都亮晶晶的。

马上就是清明节了,离竞赛的时间也没有几天,蒋进科觉得今天跟孩子们说这些就足够了,不再安排集训课程,只布置了一个任务:回去把集训班做过的训练和练习过的文章认真复盘,力求形成自己鲜明的特色。

同学们面上不停地“嗯嗯嗯”,心却早就飞到了遥远的省城。

要去省城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