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建元三十年,正月廿五。
水丰县集市里吆喝声不断,有行商摊贩,亦有坐商营业,一间粮米铺前,一个小道士手插入米斗内,细细感受着触感,同时对正在收钱的一个大娘问道。
“大娘,当季的新米多少钱一斤啊?”
“诶!这不是隋易小真人吗?今个儿又下山采买来了?”
大娘热情的问道,朝着这边走来时,见小道士点头,便道:“今年收成好,八文一斤,您要多少?”
无视大娘带着调侃的称呼,隋易另一只手掏出一个布袋说道
“装满,够吃一月即可。”
布袋子约莫能装五六斤的样子,上头带着补丁,看样子已经使用了许多年了。
“我说,隋易小真人啊,您这年纪可正长身体呢,一天三两米哪够?”
大娘接过布袋,一边装米一边说着,隋易先是失神片刻,随即摇摇头笑道:“出家人嘛,能对付就行,况且贫道囊中羞涩。”
“可别这么说,十里八乡的,谁不找您测字算命?要是我儿媳妇肚子里怀的是带把的,还得劳烦小真人您给算一算。”
“大娘,生男生女都一样。”
“那哪能一样?!”
大娘当即又要长篇大论,甚至把铲米的手都放下了,隋易一看,往米袋里赶紧抓了两把,说道:“大娘,称一称吧。”
被打断施法的大娘嘴巴嗫嚅几下,终究还是没继续说。
从粮米铺出来,隋易掂了掂手上拎着的大包小包,心想该买的都买了,便往城外走去。
走着走着,前面突然有人群聚集,出于本能对八卦热闹的好奇,隋易凑了上去。
穿过人群,隋易这才看见人群围绕的中心地,一个中年男子正在开狗笼,笼子里有一只小狗崽子,正畏缩的狗笼边角处瑟瑟发抖。
“看见没,那就是王二家的母狗下的狼崽子,听说是跑出去和山里的青狼妖生的。”
“就是那只狼妖的崽子啊?看着和那狼妖还真挺像!”
隋易听了一耳朵,觉得没甚意思,便打算转身离开。
但看到王二身后那个哭泣的小女娃,他还是停了下来,看面相,这小女娃应该是王二的闺女。
听周围人的意思,这女孩还是狼崽子的“接生婆”?
在众人的起哄声中,王二终于抓住了笼子里的狗崽,一把将其揪了出来对众人展示一圈。
“乡亲们,家门不幸,出了这档子破事,今天我王二就宰了这妖种,有感兴趣的,今晚来我家吃狼肉!”
话毕,王二把狼崽子按在地上,右手抓起一把锋利的大菜刀,照着狗头就要剁下去,全然不顾身后哭泣的女儿。
忽然,一条大黄狗自人群后蹿了出来,径直冲向了王二手里的狗崽子。
王二手中的菜刀劈中大黄狗,只听见一声悲鸣,菜刀嵌入狗头,大黄狗当即倒在血泊中。
“嗷嗷嗷~”
狼崽子挣脱王二的手,跑到大黄狗面前,焦急的嚎叫着,又不断用头拱着大黄狗的脑袋。
这一幕发生的很是突然,从王二的表情以及大黄狗的毛色不难猜出,这就是那狼崽子的狗母。
母狗护犊子,一命换一命,这一幕的发生着实给了众人不小的震惊。
人群顿时安静了下来,就连王二也呆住了,四周只剩下小女娃的哭声还在继续。
隋易看了看地上一死一生两只狗,又看了看正在哭泣的小女孩,沉思一番,心想着自己是否应该做点什么。
最终,他站了出来。
“福生无量天尊。”
隋易走到王二面前打了个揖首。
“王施主,这狗崽子就卖给贫道吧,今日狗母舍命救子,您也当做做好事。”
话毕,隋易直接从从怀里取出仅剩的十枚铜钱,一把塞进了王二手中。
也不等王二答应,隋易直接抱起狼崽子转身离去。
目睹了母狗救子的场面,在场的人都没有要拦下隋易的意思,甚至自觉地让出路来,目送着道士离去。
王二想拦,毕竟那是狼妖的种,不是寻常狗子,要是这小真人日后出了什么事,他可就有大罪过了。
可他刚迈步,身后的女儿就死死抱住了他的腿,不断哀求着他,王二片刻犹豫功夫,隋易早已不见了人影,他也只好作罢。
一路走出村子,隋易行走在村道上,走着走着,他突然把狼崽子举到自己面前,语重心长的说道。
“狗子呀狗子,你的娘亲为了救你搭上了一条狗命,今后你可得好好做狗,莫要作妖,知道吗?”
狼崽子不知能否听懂隋易的话,一双水汪汪的小眼睛就盯着隋易,清澈的眸子里倒映着隋易那张年轻俊逸的脸。
看着狼崽子眼中的自己,隋易似有所感,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脸。
“三十年了,还是一点都没变呀。”他莫名的感慨道。
隋易其实并不属于这个世界,他是一个穿越者。
而且,他已经在这个世界生活三十年了。
三十年前,他穿越到小道观的一个道童身上,成为了任老道的亲传弟子。
虽是亲传弟子,可隋易每天做的事其实和记名弟子没什么区别,没事下田种地浇水,有事就跟师傅下山做法事。
期间,隋易没有经历过什么生死危机,也没有开发什么金手指,世道虽不太平,可有师傅师兄罩着,万事也轮不到他操心。
就这样,他接受了平静的生活,安安心心的在小道观做起了全职道士,跟随师父吃素念经。
几年后,两位亲师兄先后下山离去,隋易成了小道观中唯一的亲传弟子。
这并没有给他的生活带来什么改变,日子依旧照常过着,过的无波无澜,一如既往。
直到有一天晚上,隋易在睡梦中被惊醒,透过窗户看见外面似乎有耀眼的白光闪烁。
跑出院子,只看见任老道被一道贯彻天地的白光所包裹,身躯已经脱离大地束缚,朝着天空缓缓飞去。
隋易愣了半晌,旋即马上反应过来,师傅这是要成仙了!
任老道在白虹中缓缓上升,在隋易的注视之下,只留下了一句话。
“若逢难解之惑,不妨往山后一行。”
隋易没有明白师傅的意思,也来不及追问什么,师徒二人便彻底永别。
因为任老道的离去,加上两位师兄都不在,观里的记名弟子很快就各奔东西了。
临走时,他们还几乎把小道观给搬了个空,除了锅碗瓢盆之外,什么都没剩下。
最终,只剩下隋易一人还留在小道观里生活。
这个世界很大,对于隋易而言充满着未知和神秘。
但是他却从没有踏出过水丰县范围内,因为他知道自己只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小道士,这么多年来除了红白喜事吹拉弹唱,以及一部延年益寿的养生功法之外,他是一点真本事都没有跟任老道学到。
于是,为了多活几年,他选择留守原地,只要能平平安安的活着便足够了。
只是随着时间的迁移,隋易发现了一个问题。
师傅传下来的这套名为《乾元长寿功》的养生功法,效果好得有点太离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