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隋易早早地就离开了丁家。
丁家人要怎么消化这笔天降横财,隋易决定把这个难题留给丁庭生去解决。
毕竟,丁洛即将离去,这个家将来只能丁庭生来做主。
如果管理得当固然是好,可要是把钱败光,隋易也只能说万般皆是命。
清早出城,隋易走了半个时辰山路才回到小道观。
一回到家,他没有陪疯狂撒欢的阿狗玩耍,而是坐在门槛上陷入了思考。
昨天打上玄鹤门,看似是他动用雷法碾压了全场。
可事实却并非如此。
虽然他得益于乾元长寿功,能够无限氪命施展法术,可是他的肉身依旧只是凡夫俗子。
不论是力量还是反应的速度,都远不及那些修炼了多年的武夫。
或许他能够瞬间发动强有力的雷法镇压全场,可一旦碰上敢拼命的,只要一击无法制敌,那么就极有可能被对方近身诛杀。
天下之大,何处无有能人异士?
隋易虽然从未曾行走天下,可这并不代表他小看此片天地的英雄豪杰。
当他选择与玄鹤门动手的时候,就已经代表他将彻底卷入山下的尘世纷争,正如他对薛彻说的那句话。
江湖上的买卖,你只能占到一时的便宜,输的一方迟早都会讨回来的。
所以,在他的潜意识里,不管是玄鹤门还是叛徒周冲那些人,都会是将来的麻烦。
既然已经卷入了尘世纷争,现如今隋易唯一要做的,只怕便是那个最老套的路线了。
“提升实力!”
隋易之前曾经意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自己的雷法和记载威力的差距为什么那么大。
如今,他终于明白了。
答案很简单,就是纯粹的修为太低。
广承子祖师在小道观修行百年,虽然没有明文记载,可是以他独自一人开创九霄玄雷诀就能看出,祖师必定是一位天赋异禀的天才。
如此天骄,修行整整百年,若是修为不高,怎能够凭空降下万道天雷?
反观他隋易,虽然在小道观生活了几十年,起初却是一名不信鬼神的三好青年,压根就没把任老道那套修仙的路子当回事。
虚度光阴十几年,直到师傅飞升之际,他才真正意识到这个世界有神仙,再想从头开始,却已经没人教了。
自学?最好还是算了,修仙若是能自学的话,自古以来就不会有那么多走火入魔的人了,就是再好的苗子,也得有一个明白师傅不是。
如今自己得罪了人,小道观又被人暗中惦记,当务之急不是从头开始修行,而是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提升自己修为。
隋易思索了片刻,最终决定先洗个澡,然后刷牙漱口,换上了一身干净的道袍,将自己的形象拾掇得稍稍得体一些。
从地窖里面掏出了去年冬天留下的几颗冻果,准备元宝蜡烛等一应物什,隋易带着阿狗再次出门,径直去往了后山。
后山,祖师坟前。
隋易虔诚的给十位祖师墓碑三拜九叩,点燃手中的清香,每一座墓碑前都插上三支。
把观里最粗的蜡烛插在地上点燃,姑且就当作长明灯,又烧了一些金元宝,以此供奉祖师。
条件虽然简陋,但却是隋易拿得出手最好的东西,就那几颗冻了一整个冬天的苹果他平日都舍不得吃。
礼毕,隋易说道。
“祖师爷在上,并非弟子贪得无厌,只是眼下天地妖物横生,小道观遭人惦记,叛徒周冲实力已达筑基,弟子怕应付不过来,只能厚着脸皮前来。”
“求祖师爷保佑。”
隋易双目垂帘,恭恭敬敬行了一个揖首礼。
他眼观鼻鼻观心,默默的保持着行礼的姿态,静静等候祖师爷的答复。
阿狗就在一旁默默的看着隋易,虽然很好奇自家主人为何要在这里进行这一系列看不懂的操作。
不过它毕竟是妖种,天生颇通人性,见到主人如此恭敬的姿态,它也安安静静的陪在一边。
只是随着时间流逝,十座古老的墓碑依旧寂静如常,根本就没有发生任何改变。
不知过了多久,隋易依旧弯腰行礼,额头上隐隐有汗珠渗出,却也一如既往的虔诚。
“嗷~”阿狗实在没忍住打了个哈欠。
可它才刚张开狗嘴,小小的哈欠刚打出声音,寂静中一声突兀的咔嚓声就把它给吓了回去。
它两耳倒竖,腾地一声站了起来,一双狗眼警惕的四下张望,最终却发现动静的源头好像是眼前的其中一座墓碑。
隋易闻声一喜,快步走上前,发现是广承子相临的一座墓碑前方,有一块土地往下塌陷了一角。
墓碑上纂刻着一行字。
“旦阳子之墓。”
隋易从塌陷的小坑往下挖,不多时便挖出了一块石板。
“旦阳子,凉山蒯州人士,生于隆庆九年,而立之年出家为道,因生于元旦之夜,故道号旦阳子,卒于隆庆七十九年。”
“隆庆六十九年,小道观遭遇仇敌联手攻山,门内弟子殊死抵抗,最终仍寡不敌众,死伤惨烈,弟子十不存一。”
“旦阳子侥幸逃脱,流落江湖,因机缘习得一门邪功,参悟八年,历经多次改进,最终开创出《服灵秘术》。”
“以《服灵秘术》吸收亡魂,数年间,旦阳子修为突飞猛进,期间亦不曾放弃寻找散落各地的同门,同时对围攻小道观之仇敌一一展开报复,然遇最后一强者不敌,败退而归,遂回到小道观旧址,含泪以《服灵秘术》吸收昔年战死同门之英灵,修为大进后杀尽仇家满门。”
“隆庆七十九年,受《服灵秘术》反噬,寿元降近,遂返回小道观内自行兵解,以谢昔年亡故之英灵。”
“死前曾云:杀尽仇寇不留根,此生快哉。未及早日雪仇恨,愧对同门。”
隋易皱着眉看完旦阳子祖师的生平,一时间心情有些沉重。
这位祖师爷也是性情刚烈之人,面对山门被毁,同门被杀,流离失所之际,非但没有就此颓丧下去,反而不惜代价修炼魔功,只是为了给师门报仇雪恨。
从其生前所留最后一句话可以看出,自毁数十年清修转而修炼魔功这件事,他并不后悔。
唯一遗憾的事情,就是没能早些报仇雪恨,让同门的英灵在小道观遗址苦等了整整十年。
与广承子祖师一样,旦阳子也是一位挽大厦于将倾,扶狂澜于既倒的英雄。
如果没有他们在,恐怕小道观的传承早就断了。
隋易深深地看了一眼旦阳子的墓碑,旋即将手中石板翻了个面。
如所料,背面的就是《服灵秘术》的功法。
隋易心想还真是祖师爷显灵,他刚想要一门快速提升修为的功法,祖师爷这就给了。
“天有阴晴,地有高低,人有善恶,术无好坏。”
“正术用之邪途,实乃邪术,邪术用之正途,便是正术。”
";吾有一法,不受天理所容,谓之人神共愤亦不为过,然天理宁沦,以致宗门险些亡派灭种,天道不与我同在,我又何须敬畏天。";
开篇一段话是旦阳子的自白,也是《服灵秘术》的纲领,可谓是字字珠玑,直接与老天站在了对立面。
作为一本功法秘籍,《服灵秘术》就是吸食亡魂以达到提升修为的功法。
此法门槛极低,而且造孽深重,那些被吸食掉的亡魂从此便是烟消云散,再无转世可能。
在世俗的眼中,《服灵秘术》可谓是实打实的邪功,实在难以想象这门邪功居然是一位道士所创。
也幸好创下此法的人是小道观的祖师爷,将其埋入了地下,否则一旦流传出去,只怕整片天下都要陷入动荡。
隋易目光快速浏览,把《服灵秘术》的功法迅速记了下来,只是一个时辰的功夫,已经能全部背下。
“亡魂吸收入体,提升修为的同时也会侵蚀修行者的生机,削减自身的阳寿,和九霄玄雷法一样都是拿命来换的法门,不过对我来说倒是一件好事。”
仔细琢磨了其中的内容后,隋易居然有些庆幸。
他如今什么都缺,唯独不缺的就是寿命。
凭借乾元长寿功造就的长生不老之体,碰上这种氪命的功法法术,简直就是绝配。
隋易将石板埋了回去,行礼之后便打算回家。
服灵服灵,就是要吸收死人魂魄,小道观旁边不就有一个现成的坟包吗?正好可以去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