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娜对沈林风说:“小沈你多辛苦,要尽快掌握兴鸿电子的局面。你知道的,我们之所以投资电池行业,看好的是行业的前景,以及你的未来的成长。若是公司掌控在你手里,我和丽娜会更放心。”
这话让沈林风倍感压力。
不过,也充满了动力。
毕竟,漂亮女人说出来的话,比任何励志大师都管用。
沈林风不管米娜说的是真是假,可要跟另外两个股东肖盛安和文卫,沈林风相信米娜和杨丽娜还是对自己信任更多一些。
肖盛安和文卫是从外面笼络的专业人才,沈林风跟她们合作的时间更久。
沈林风认为,他和杨丽娜、米娜之间要说情比金坚,那肯定是个笑话。但是他们之间的关系还算不错,有感情的需要,也有生理的需求。
事业方面,大家也配合得挺好。
广东人讲究合财,米娜和杨丽娜就曾多次说过,她们跟沈林风合财。这种思想观念,大概是在广东待太久,被当地人影响到了。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沈林风觉得自己也受到一定的影响。
或者说,那是他长期受到思想灌溉,渐渐养成的思维意识,总觉得自己跟两位富婆也合财。
换个角度考虑,他们还很合拍呢!
因此,沈林风对米娜说:“米娜姐你放心,我一定会努力成为电池领域的专家。”
“那可大不必。咱们做管理的,只要熟悉行业就可以,没有必要死磕技术。”米娜笑嘻嘻说,“如果你把太多精力投入到专研技术上,管理工作就会懈怠。而且研究太久的话,有可能会像理工男一样显得呆头呆脑的,那可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
沈林风:“呃......”
这该死的刻板印象,谁说理工男就呆头呆脑的。
不过他似乎也被某种社会价值观洗脑,一想到理工男的形象,的确就是厚眼镜,呆木呆木形象。
所以说,刻板印象很恐怖。
......
对于沈林风来说,要深入学习电池专业知识,其实还挺难的。
尤其是牵涉到技术参数、化学成分等,他看得都感觉脑袋在发胀。还有工厂那种系统化、规范化、模块化的管理方式,实话讲,沈林风也需要慢慢适应。
幸好肖盛安和文卫很专业,肖盛安有团队管理能力,也有电池行业经验,由他领导的团队发展很快,改革更快。公司才收到不到两个月,便焕然一新。
于是,沈林风学习的空间就更大了。
该说不说,他来到深圳那么久,反而觉得进入兴鸿电子的这段时间,工作的压力反而是最小的。只是虽然有点难,但它毕竟是死的,只要沈林风足够努力,总有撬开壁垒进入圈内的时候。
开始入职的沈林风还有些不专业,也不敢太多。
跟随团队学习和观察三个月后,他觉得自己差不多也算入门了。
入门以后,做事便从容许多,对各部门的了解也更深入。即使是研发部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技术文件,他大概也能读得明明白白。
肖盛安对沈林风说:“沈总,咱们公司的技术还算不错的,不过业务这一块稍微有点欠缺,订单总是不能饱和。您得跟米总、杨总多沟通沟通,从上层帮助我们推动一下呀。”
这句话倒不是将沈林风的军,肖盛安融入团队以后,渐渐知道一些关于米娜、杨丽娜的情况,也知道沈林风是鼎牛投资的第三股东。他作为打工出身,依靠技术闯出来的管理者,非常清醒的认识到几位老板的影响力。
尤其是米娜和杨丽娜,她们的在深圳社交圈里,也是有一定知名度的。
其中又以米娜最为典型。
她充分利用鼎牛的影响力,在社交圈攒下不少人脉。
沈林风也见识过米娜的野心和成长速度,在成立鼎牛之前,她只是一个香港老头子的年轻老婆,每天只知道享受生活,经常往来深圳和香港之间寻找生活的意义。成立鼎牛之后,米娜的人生好像开了挂似的,事业蒸蒸日上,每天忙得不可开交。
她接触到的圈子,已经是深圳的顶流大佬。
倒不是说圈子在顶流,米娜也就成了顶流。而是她善于应酬吗,也喜欢应酬,加上鼎牛本身具备一定的影响力,以及兴鸿电子产业的改革成功,加上她那位老肉子爱人的资源托举,米娜在深圳的影响力已经让沈林风和杨丽娜望尘莫及。
好在米娜还算冷静,并没有因此忘乎所以,该做的事情,还是坚持得很好。
由于老头子曾锦明年事已高,厌倦了商业社会的斗争和攀比,偶尔来深圳小住一段时间,便又躲回香港去了。在香港的圈子里,老头子更喜欢天天打麻将。
用米娜的话说,她跟老头子之间也算是互相支撑,各玩各的。
老头子玩的是麻将,而她玩的是事业。
呃,有时候是沈林风。
......
沈林风觉得自己有必要为兴鸿电子做点贡献,便找到林德昌说:“林哥,我们兴鸿差不多也完成了交接和改革,剩下的就是发展业务这一块。接下来,你可要帮帮老弟才是哦。”
林德昌打趣道:“沈老弟啊,你现在进入电池圈子之后,咱们就是商业上的竞争对手了。哪有让竞争对手帮忙介绍客户的道理?”
沈林风笑着说:“林哥你就别打趣我了。我们兴鸿哪里能跟您比?你这么抬举我们,弄得我都有些不好意思。实话讲,兴鸿电子不过是刚学会走路的孩子, 需要你的专业指导。以咱们两兄弟感情,即使身为戎同行,也只能是更亲密的兄弟,哪能成为冤家?”
“电池行业太大了,哪里轮到你我兄弟来竞争?咱们不仅不能竞争,而且我还要向你学习,多补短板。有机会的话,还要跟你深入合作呢。”
林德昌说:“好兄弟,你这话我爱听。怪不得你身边的两位美女富婆那么喜欢你,做什么投资都拉上一起参加!你的认知,绝对是干大事的。这样吧,周末我再组一个局,介绍两位新能源汽车的采购总监跟你认识认识,咱们打打麻将,晚上一起吃顿饭,先处成朋友再说。”
沈林风大喜:“好勒,林哥。不过这次不能让你破费,要给小老弟一个买单的机会,好不好?”
“没问题,你买单我自然喜欢啊!”林德昌哈哈笑着说道。
为了接下来的局,沈林风提前做了很多功课,考虑该怎么跟两位采购总监接触,猜测对方有什么兴趣爱好,以及如何投其所好等。
他认为,既然对方想去打麻将,自然是很喜欢这门娱乐的。为了具备充足的子弹,他一改往日简单出行的习惯,竟然准备一个背包,背包里装了三四个达不溜,以防万一。
同时,沈林风还认真考虑该不该随便和牌,要不要让客人多赢点。
毕竟是第一次见面,将来又有求于人,总不能太随便。把目标客户当成王华清、但炳森那种圈内人打,那绝对不地道。
但凡是个人,上了麻将桌之后,潜意识里都想赢。
有些人或许不在乎钱,但赢钱的感觉真的让人容易上瘾。即使沈林风的牌瘾不大,每次上桌以后,还是忍不住想大杀四方。
用网友的话说,钱不钱的不重要,关键是喜欢赢者通吃的感觉。
相信没有赢钱的欲望的人,基本上都不会上麻将桌的。
想透了这一点,沈林风就不再纠结让不让牌的问题,而是想着该怎么让,才能自己不至于输得太惨,又能保持跟目标客户的友好沟通。
最好能通过一场麻将,以及一顿晚饭过后,让对方记住他。
沈林风从来不期望第一天认识,客户就给他们公司采购多少多少产品。他甚至都决定不提业务上的事情,充其量在自我介绍的时候,让对方知道自己也是圈内人。
销售上的心态,他基本上熟悉掌握了。
虽然电销跟线下销售不同,但是对客户心理的把握,其实本质是差不多的。
真正能做好销售的,必然善于洞察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