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不要跟我谈奋斗 > 第164章 拓展业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一喝,结果就喝多了。

沈林风车都不敢开,只能叫代驾送回去。

第二天醒来,脑袋很不舒服。但感觉还是值得的。经过第一天接触,赵德海、何冲对他的印象身非常深刻,让沈林风觉得将近十个达不溜的“见面礼”花得挺划算。

舍得舍得,有舍必有得。

沈林风不期待马上不能得到两位采购总监的认可,只要第一次接触留下好印象。他坚信,只要肯大河漫灌似的花钱,自己收获赵德海跟何冲的友谊,绝对是没问题的。如果持续花钱的时间更长一些,获得订单也是早晚的事情。

大型企业确定合作商的流程很复杂,遴选过程非常细致,会考虑到很多指标。产品固然是最重要的考核关键,但是供应的实力、管理、持续服务能力,也占据非常重要的比重。

沈林风坚信,只要经常跟有实权的采购总监混,订单不会愁。

赵德海、何冲这条路,他没有表现得太急躁,决定小火炖汤慢慢来。另外,米娜介绍那条资源,沈林风就跟得非常紧。

米娜介绍的是长三角某个客户,汽车品牌很大,关键联系人一位副总。那位副总也是米娜通过各种关系转介绍过去,沈林风负责具体对接,力度自然要猛一些。

沈林风通过电话联系,预约对方在上海见面后,便立马订机票飞过去。

当天下午,就见到了那位有些谢顶的中年张副总经理。张总态度比较随和,笑着对沈林风说:“马总和我们公司的关系非常好,当初我们刚涉足新能源汽车的时候,他差点就投资我们公司了。后来有些特殊情况没有落实下来,实在有些遗憾。”

“不过,这些年我们保持着友好的联系,听他介绍起你们,我说什么也得见一见啊。”说着,又有些为难的解释,“沈总你知道的,现在电池行业竞争很大,我们作为才发展起来的新能源汽车公司,实际上面临的压力也非常大。”

“尤其是电池这一块,绝对是新能源汽车最受关注的问题。你看看网上,只要有新能源车起火,准有公司要倒霉。网友们会把品牌公司扒得底裤都不剩。”

沈林风笑着说:“这也是新兴行业面临的普遍问题啊!新能源汽车是目前最火爆的行业话题,自然也能引起高度的社会聚焦。当大家的眼光都看向这个行业,说明行业的生命力很旺盛嘛。”

“赵总,您可能不是很了解兴鸿科技,因为我们成立自主品牌的时间不长。但是你应该知道行业内发展比较火的xx企业吧?我们的产品方案,其实就是跟他们来自同一系的。在磷酸铁锂电池的研究这一块,我们不是他们的对手,但是差距并不明显。”

“我们现任的研发总监,跟xx企业的老总曾经是同事,他们熟悉得很。这一点,你可以在行业内了解一下。改天您有时间去深圳,我让文总监向您汇报。不过同人不同命,文总监比较专注于技术领域,对社交、管理和公司运用相对比较陌生一些,目前发展也不如王总。”

张总笑着说:“原来你们公司还有这么一个渊源啊!xx企业的电池质量非常可靠,业内评价远远高于同行。甚至有人认为,磷酸铁锂电池肯定会成为市场的主流。”

“实不相瞒,我们现在大部分的车型,用的正是磷酸铁锂。”

沈林风点头说道:“目前而言,磷酸铁锂的价格是相对比较高,可市场前景的确不错。张总,贵公司能够坚持用最好的电池产品,说明你们在造车方面高度负责,对行业负责,也是对客户负责。这种负责任的企业,未来一定是新能源汽车的主流!”

这些话有很重的马屁痕迹,但沈林风说得非常真诚。

张总也特别的受用。

不说他们用的电池确实不错,哪怕他们公司用的是狗屎产品,身为公司的副总经理,也听不得别人说自家公司的产品不行啊!这种心态,张总照样也有。

沈林风一阵猛夸,把张总的情绪价值拉满。

于是,接下来沈林风没有说太多的话,大部分都是张总在介绍他们公司的新能源汽车。从工厂选址,到产品设计,汽车性能,市场销路等,聊到竞争品牌和未来预期,越聊越兴奋。

沈林风一看有门,继续加大药量,毫不吝啬动听的语言,把张总家的汽车夸成了一朵花。

那也是他事先做过攻略的!

经过大量的资料查询,沈林风对张总所在的公司算是有一些了解,因此针对企业崛起的历史,以及他们在汽车行业所做的一些重大举措,表示高度的赞扬。

借助网上的某些专业评价,结合自己的语言,沈林风精准的分析张总公司的情况,对他们的历史更是如数家珍,聊得头头是道。与此同时,沈林风又不失谦卑,虚心向张总请教一些行业专业问题,比如新能源汽车何去何从?未来的发展将会遇到什么困难,以及他们公司是怎么转型的,等等。

话说张总也是一个行业专家,当自己所在的领域被人重视,得到溢美之词时,就忍不住表现出情怀的一面。他对沈林风说:“沈老弟,你是我所认识的新能源汽车行业里面,对我们公司了解最深的年轻人。很多人看不懂我们的战略,认为我们是东一铁锤,西一榔头的乱搞。”

“还说我们制造的汽车是冰箱彩电大沙发,永远上不了台面。其实他们不知道,我们公司的布局绝对是国内首屈一指的。我坚信,我们公司必然是中国未来车企的引领人......”

情怀上来了,说话就容易激动。

当然,大部分说出的都是自己的心里话。

张副总说,他对珠三角的企业已经有多年没有关注了,尤其是汽车领域之外的。新能源汽车兴起的时间不长,车企也就那么几家有名的。对于电池行业,他的确是缺少关注的。

今天认识沈林风很开心,一定要找时间去兴鸿科技参观学习。

不过,张总对合作的事情非常谨慎,明确告诉沈林风,他们遴选供应商的要求很高,不能因为个人情感而放弃原则。

意思是咱们亲近归亲近,你不要抱太高期待。

沈林风说:“张总您放心,我不是那种不喜欢守规矩的人。敢找到您,首先是对我们自己的产品有信心,即使是跟xx企业pK,我们对自己的产品也非常自信。但是在价格方面,我们肯定够比他们美丽!毕竟人家已经是行业前列了,贵一点也正常。”

“不管怎么说,产品的质量,企业的生产管理体系,以及企业本身健康程度很重要。我们不期待快速跟您达成短暂的合作关系,更希望能够经过贵公司的认真考察,仔细评估之后,成为贵公司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为此,我们要拿出实力,拿出诚意来。”

什么是实力?

什么是诚意?

全看个人理解和品位。

沈林风说这番话,有些大而化之的味道。如果这个张总有私心,可以诚意是回扣、好处和一切满足他欲望的承诺;如果他是一个正直的人,沈林风的诚意便是跟他们合作的让步,比如价格、账期、服务等等,随便他怎么理解。

实际上,真正最后落笔在合作协议上的,才算真实有效的东西。

即使如此,张总对沈林风还是很满意,甚至还邀请他去公司参观了一天,亲自带着沈林风巡视整个汽车生产基地,领略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车间和流程风采。对沈林风来说,也算是一次大开眼界的参观学习之旅。他一路上拍了不少照片和视频,除非明确不能拍摄的工艺流程。

沈林风认真学习的态度,又得到了张总的认可。

年轻人能如此谦虚,而且特别细致的关注那么专业的细节,以及一些些微的工艺特点,还能虚心请教,实在难得啊!

不知道为什么,张总对九零后的印象并不太好。

大概是家里的孩子也是九零后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