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看到肉底下压着的铜钱,宋大河才真的相信了他儿子能赚钱。
“石头,你现在比你爹强,爹每天在这儿等活干,累死累活也就二十文,还不一定天天都有。”
今个一早,他就坐了一早上,到现在都还没接到活。
城西这儿人太杂,担心肉底下的钱被路人给看着了,宋大河赶紧把油纸盖回去,然后就抱着背篓不撒手了。
宋应知无奈,只能问道:
“爹,二叔呢?”
“你二叔早上接了个活,出城去了,下午才回来。”
说来也是倒霉,今早儿就有一商队进城雇二十来个人出城搬货,那会儿宋大河正好去茅厕了,再回来时,宋二河已经跟着商队出城了。
“听人家说是昨夜那面下了雨,路上有不少淤泥,今儿一早来的商队,马车全卡路上了,只好先进城找人和车过去把东西带回城。”
宋大河将背篓抱在胸前,继续啃着没吃完的红薯。
“你爹我啊,今儿是挣不到钱咯!”
“爹,要不我们先回家吧。”
这会正是太阳最大的时候,再待下去,宋应知担心肉坏了。
宋大河眼瞧着今儿也是接不到活了,便点点头。
“你在这儿等着,我进去和杂货铺老板说一声,免得你二叔回城时找不到我人。”
哪怕是进了杂货铺,宋大河依旧没把背篓放下,宋应知见他爹这副财迷样,不自觉扬起嘴角。
很快,宋大河就从杂货铺里出来了,他将背篓单手挂在肩膀上,引着宋应知往私塾方向走。
“爹先送你回去,把纸放好了,换身衣服再回家。”
“地方太远了吧,要不我们直接回家吧。”
宋应知一开始想着的是带着纸回家抄书,为此他还把笔墨都带上了。
不想,宋大河却是坚定的摇摇头,“先回私塾,你这衣服是爹背着家里给你买的,不能穿回去,再说,家里那么吵,你能静得下心来抄书吗?”
背着家里人买的?宋应知张大嘴巴,看向他爹。
这是悄悄私房钱了?
“爹……你哪来的钱,背着奶奶偷偷存的吗?”
“瞎说什么?你爹我是这种人吗?”
见孩子会自己赚钱了,还能自己买肉,不担心孩子乱花钱后,宋大河便把宋老头将五两银子给了他的事说给宋应知听。
“以后缺什么了就告诉爹,爹一有空就去给你买,这五两银子都是留给你的。”
宋应知没想到还有这一茬,瞬间感动到不知说什么……
他还以为,爷爷把他送来这,就不管他了。
“爹,爷爷这几日还在教大哥念书吗?”
“教着呢!连着你二哥那混小子也跟着在学。”
宋大河这么说的时候,让宋应知想起了爷爷那几本好书。
于是瞬间就改变了主意,“爹,我们快点走,回私塾。”
他打算回宿舍拿之前买的那些黄纸回去把爷爷那几本书誊抄下来。
而宋大河之所以坚持先回宿舍的原因。
纸和是其次,最重要的是那一百多文钱,可不能带回去让老周氏瞧见了,不然,保准一个子都是不会给石头留。
搁以前宋大河不会有啥意见,他觉得一家人的钱,本就该老周氏管着。
自从石头上了私塾,他为了给孩子买纸跑遍整个临芳城后,就不这么想了。
纸比金贵,哪怕石头一天能赚一百文,一个月下来都不够买一刀纸,何况石头连一本书都没有。
所以这钱不能带回家,得存着给石头买书买纸。
经过一番折腾,二人直到下午申时才回到前山村。
整个前山村虽靠近县城,却是只生活了几十户人家,宋族靠近村头,村中和村尾几乎全是张家的人。
前世,宋应知不懂张家的人为何让宋族落户在村头而不是村尾,后来才明白,一旦有山贼或者流民闯入村子,最先受到攻击的就是村头的那几户人家。
好在直到他累死,前山村一直都是安然无恙。
不过这里靠近原始森林,林中就住着不少山民。
临芳县往来的商队所买的珍贵药材和皮毛,就是从他们手里买的。
宋应知担心的是,万一哪天这些山民在山里过不下去了,会不会下山来抢村子的粮食。
这般想着,宋应知不知不觉就停住了脚步,宋大河走了老远才发觉儿子没跟上,一回头就看见这傻小子站在原地发呆!
“石头!想啥呢?!还不赶紧回家!”
一回到前山村,宋大河这气势就回来了,宋应知被吼得全身一震!
回过神后赶紧小跑跟上,父子俩一前一后,相继回了宋家小院。
还没进门,就听到老周氏在院子里扯着嗓子喊:
“老大媳妇!你死哪去了?!天天就知道躲屋里偷懒!还不赶紧给我去后院把猪喂了!!!”
屋内的张氏听后只觉得委屈,但老周氏开口了她又不敢反驳,只好将手中的针线放下,随即走出屋子。
“娘,我这就去。”
“瞧你副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我老婆子怎么你了!我呸!”
老周氏最见不得张氏这副窝囊样,“赶紧去干活!别以为你给我们宋家生了三个儿子就能偷懒了!”
“娘!我没偷懒!前几日石头去私塾时候,不是把我给虎子做好的衣服拿走了吗,我这几日只好重做新的。”
张氏性格虽然懦弱,却是最讨厌有人说她懒。
一句话,成功得罪了三个人,张氏不提这事还好,这一提,瞬间惹怒宋大河。
这几日,他每日回到家都晚了,张氏早就睡下,也就一直没机会说这事。
刚好今日遇上了,宋大河当即一把撞开院门,大声问向张氏:
“虎子娘,我还想问问你呢?!咱石头好歹是去私塾里念书,你咋就给石头拿了两件咱干活才穿的粗衣?!”
这一撞,可不得了了!
老周氏被吓了一跳,刚要破口大骂,看到是宋大河又憋了回去。
“老大!你这是干啥?!门都给撞坏咯!”
老周氏一点儿也没夸张,院门被宋大河这么一踹,瞬间摇摇欲坠,不断发出“嘎吱嘎吱”的响声,只剩一角还挂在门框上。
张氏见丈夫回来了,不但没有帮她,还在一旁数落她的不是,瞬间更委屈了,小声道:“咱娘给我的好布又没有多余的,都拿去给石头了,虎子穿什么……”
越说越心虚,到后面都快听不见说什么了。
宋大河才要发作。
宋应知赶忙上前拉住他的衣角,轻声说:“爹,你别怪娘,我穿的这身挺好的。”
宋大河却不肯罢休,“不行,你在私塾读书,就得穿得体面些,穿个不合身的粗衣成什么样子?!”
趁着这个机会,宋大河直接开口对着老周氏说道:
“娘,一会儿你再拿点儿棉布让虎子娘再给石头做两套合身的衣服吧,看看咱们石头,穿着这副模样去和城里那些大户人家的少爷们一块念书,连着我这个当爹的都快抬不起头了!”
宋大河边说边扯着宋应知身上这四处漏风的衣服。
“哪怕不是为了我这当爹的面子,好歹也是为了石头想想吧,这衣服到了冬天,冷风一个劲的往里灌,到时候生病了不还得花钱买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