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觉睡得有点久,差点儿就不知今夕是何夕,宋应知是被一股子臭味熏醒的。
睁开眼时,正瞧见对面的考生在小解,他这才明白这臭味是从何而来。
这还只是三月天,味儿就这么浓,等到了炎炎夏日岂不是要熏死人?
忍着被臭味的折磨,宋应知将考桌重新架好,拿出策论题继续看。
税收这个问题一向敏感,写不好就会成了搜刮民脂民膏、滥用职权,这样的文章只怕还没等呈到主考官手中便被其他考官给排除了。
不能往政权方向写,宋应知便打算从鹤州的地理环境以及人为因素出发。
鹤州地处西南,地貌多为山脉、丘陵与盆地,且大片山脉皆为原始森林。
宋应知以临芳县写为例,列出各种导致税收不达标的原因。
如交通不便,货物难以运输,导致物价贵得惊人,除了山货,其他商业发展缓慢。
此外,城中虽人来人往,却多为来此做生意的走商,当地百姓实则不足三万人口,且大多以耕种为生,种植作物也受限于地形与气候,产量远不如中原。
宋应知把诸如交通、气候、人口等条件限制税收增长的原因一一列举。
后又加上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为了证明自己不仅仅是纸上谈兵,宋应知还仔细写了好几个可行的方法上去。
灵感一来,宋应知笔下不停,连午饭都顾不上吃。
直到太阳西斜,夜幕降临之前,宋应知总算完成了策论题。
他长舒一口气,虽然两篇文章都还只是初稿,但好歹写完了不是?
等明儿再花一个时辰左右的时间把文章润润色、修改一番,就算完成了。
至于两道诗赋题,也留着明儿再做。
宋应知揉了揉酸涩的眼睛,将考卷仔细收好。
一天没吃东西,早就饥肠辘辘,他拿出馒头就着点儿水一点一点吃掉。
担心自己会出恭,加上考场内臭味越来越重,宋应知一个馒头就只吃了一半,剩余半个被他放回考篮中,随即合上衣服躺下,开始养精蓄锐。
随着夜幕降临,其余考生纷纷燃起蜡烛,只有宋应知开始打起了小呼噜。
对面的一行考生见他又睡了,瞬间恨得牙痒痒!
现在的孩子考试都这么有松弛感吗?不仅在考场睡午觉睡到自然醒,这天色才刚黑透,他就又睡了!
一点儿也不像来参加科举考试的,倒是像来体验生活的!
对众人的怨念,宋应知一无所知!
不过,就算知道了,宋应知也还会选择休息,一天连着写两篇文章,他大脑已经宕机,再坚持下去意义不大,又何必硬撑?
还不如早点休息,养足了精神,来日再战。
一夜好眠,第二日清晨,宋应知早早来。
他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身体,把剩余的半块馒头吃完,随后忍着别扭,拿出恭桶解完小便。
昨儿半夜下了一场小雨,好在考棚常年修缮,并未出现漏雨。
经过大半夜的洗礼,今儿考场内的臭味散去了不少。
一番收拾妥当后,宋应知先拿出昨日写好的两篇文章润色修改,直至两篇文章都满意后,才开始誊抄到考卷上。
接下来就只剩下诗赋题。
宋应知又开始头疼了,不知是在考场待得太久,还是被臭味给熏的,反正直到墨水干涸,他半点思绪都还没。
诗赋题向来讲究韵律和意境,既要应景又要出彩。
他在脑海中不停搜刮着曾经读过的诗词,试图从中找到灵感。
许久,宋应知才打算从“报与桃花一处开”入手,思索着如何以桃花的视角来展现菊花的独特。
有了头绪,他提笔开始书写。
写着写着,又觉得不够完美,遂又换个方向重新构思。
时间在宋应知的苦思冥想中悄然流逝,眨眼间午时已过。
磨了一早上也没能写出一首好诗,宋应知十分焦虑,连饭也顾不上吃,继续抱头苦想。
对面的考生见他今日一反常态,饭不吃午觉也没心思睡了,纷纷嗤笑!
看吧!昨日过得有多舒适,今儿就能有多痛苦。
反观他们这边,这会儿几乎都已停笔,只等交卷钟声响起。
整个下午的时间,宋应知连着写了好几首诗,不过都不大满意。
最后迫于收卷时间快到了,他无奈将其中还算过得去的两首誊抄上去。
写完考卷,宋应知仔细检查了几遍所有的答案,确认无误后,这才满脸疲惫地等待着交卷。
这次的诗赋做得勉勉强强,能不能上榜,听天由命了……
当交卷的钟声响起时,宋应知把考卷整理好,随后交给士兵。
走出贡院的那一刻,宋应知看着天上的层层阴霾,内心也跟着愁云惨淡。
遥想当年,他也曾是学霸一枚,如今竟要陨落在这科举之路的出发点上了。
难怪那些流传千古的诗人、文学大家没几个能考中进士前三甲。
“唉……”
想得再多也无济于事,眼下还是先回去。
宋应知提着考篮从人群中挤出来,正打算找宋大河,就瞧见了他爹往自己这边跑。
“石头!石头!爹在这儿!”
宋大河边跑边叫唤,等到了宋应知跟前,赶紧接过他手中的考篮,随后蹲下身道:
“快上来,爹背你回去。”
宋大河中午过来贡院门口等着了,在宋应知出来之前,他看到不少考生出来后,晕的晕,病的病,少有人能自己走回去的。
于是,不等孩子开口,他便主动蹲下身,打算背着孩子回去。
宋应知听话的靠在父亲背上,他今天就吃了半个馒头,在考场上只顾着想诗,现在放松下来才发现自己又累又饿,哪还有力气走回去。
父子俩一路无言,很快就回到了宋童生家。
宋大河先把孩子放在床上,随后又出去端了碗白米粥回来。
“石头啊,先吃点东西垫垫肚子。”
宋应知微微点头接过,三两下全给喝进肚中,见此,宋大河又去厨房盛了一碗回来。
一连吃了三碗,宋应知才有了饱腹感,人也有力气说话了。
“爹,有没有热水?我想洗个澡。”
两天一夜没换衣服,他现在一身都是考场内的那股臭味,难闻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