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宿舍时,就见宋应明已经将行李收拾得整整齐齐。
除了衣物被褥,他的笔墨纸砚还有书也都被二哥装好了。
见他回来,宋应明一脸得意的说:“怎么样?二哥厉害吧?!我就说我能照顾好你!”
宋应知掩去失落的情绪,假装惊讶,夸赞一番宋应明后,两人随即带着行李出发去府城。
蹭商队马车这种事,一回生二回熟,他这算是第三回,已经完全轻车熟路。
毕竟便宜才是真理!
此次去府城哪哪都要花钱,他手里只有三十两银子,主打一个能省就省。
两日后。
傍晚时分,正值夕阳西下,古老的城墙此时正被金红色的余晖笼罩着,显得神秘而庄重。
一支商队慢悠悠地从落日余晖中缓缓驶来。
快到城门口时,一大一小两名少年突然从车队上一跃而下,两人背上皆背着厚重的行李,一前一后快速往城门口跑去。
“石头!快点!城门要关了!”
眼看守城士兵即将关闭城门,宋应明那个急!就差把宋应知举起来扛着跑。
好在最后,两人总算赶在城门关闭前跑到了城门口。
宋应知气都没喘匀,急急忙忙从身上拿出路引递给守城士兵。
士兵在看见路引上的官印后,很快就给二人放了行。
直到进了城,兄弟俩才重重呼了一口气!
“呼……吓死我了,差点儿以为进不来了!”
宋应明狠狠拍了几下胸口,缓过劲后才有心思看看这府城的模样。
这一瞧,他不由得瞪大了眼睛。
一眼望去,入目皆是青砖绿瓦!道路宽敞而整洁,街巷两旁店铺林立,各色各样的店铺招牌在夕阳下熠熠生辉。
路上行人如织,有衣着华贵的公子小姐乘轿出行,也有挑着担子叫卖的小商贩,还有匆匆赶路回家的居民。
边上的茶馆、酒楼内人声鼎沸,宾客满座,好一个繁荣景象!
“石头,这府城可真是热闹啊!”
宋应明眼睛都快看花了,他忍不住感叹道。
原来这就是外面的世界吗?果然和大林哥说的一样精彩!
宋应知点点头,牵着宋应明往城南走去。
“二哥,咱们先找个地方住下吧。”
“这儿不是有客栈吗?怎么还要走?”
宋应明不明白,这会天快黑了,随便找个地方休息,明儿再去城内不也一样?
“这儿是城西,商人住的地方,比别处贵。”
宋应知边走边解释,毕竟商人最不缺的就是钱。
两人沿着街道走了两刻钟,终于在城南一条较为安静的巷子里找到了一家价格实惠的客栈。
正好这儿离宋童生家也近,宋应知决定明儿去问问宋童生的意见再做打算。
进了房间,放下行李,宋应明一屁股坐在床上:“哎呀,可算能歇会儿了。”
宋应知也跟着一道躺在床上,他抬眼看着一脸如愿以偿的宋应明,不知怎地,宋应知突然想起儿时他二哥的梦想。
“二哥,等我们租到了房子,以后天天就有肉吃了。”
宋应明一听,一下子来了精神,他站起身子激动说道:“对啊!等我赚了钱,一定要买好多好多肉,蒸的炒的炖的,每天换着花样吃!”
宋应知被他这副馋样逗笑了。
第二天清晨,兄弟俩早早起床,简单洗漱后便朝着宋童生家走去。
路上,宋应知顺道买了些点心,只是到了宋童生家后,两人敲了很久的门依然不见有动静。
他这才想起来,宋童生一家估计还在庄子上待着。
“石头,那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宋应明一脸垂头丧气,万一宋童生一家要很久才回来,那他们岂不是要一直住客栈?
“二哥,走吧,我们先回去吃饭,吃完饭再去茶楼。”
宋应知提着点心,率先离开巷子。
“去茶楼干嘛?茶有啥好喝的?!”宋应明小跑跟上宋应知,疑惑不解的问道。
“茶楼里的茶水便宜呀,而且那人多,咱先去那打听打听府城的私塾。”
茶楼可比酒楼便宜,人也多,还杂,最重要的一点是文人墨客都喜欢喝茶,听人说书,去那打听消息最是再合适不过。
宋童生一家估计要很久才回来,他不能坐以待毙,眼下找一家私塾入学才是要紧事。
既打算去茶楼,兄弟俩一合计,干脆也不回客栈了,提着点心在城南的繁华地段找到一家热闹非凡的茶肆。
一踏入茶楼,两人瞬间精神一振!一股浓郁的茶香扑鼻而来,伴随着的是茶客们的谈笑声和说书人的悠扬语调。
只见茶楼内,一张张八仙桌整齐地排列着,桌上摆放着各式各样的精致茶具。
茶客们或坐或立,手中端着茶杯,聚精会神地听着说书人的讲述,每每说到精彩之处,茶客们连连拍手叫好!
两个小土包子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场面,瞬间被那说书人绘声绘色的表演给深深吸引!
直到茶肆小二上前询问,兄弟俩才回过神来。
宋应知引着二哥在一楼内找了个不起眼的位置坐下。
两人点了壶最便宜的茶,边吃着点心,边聚精会神的听着说书人的表演。
记不得自己有多少年没接触过娱乐活动了,整个说书过程,宋应知是听得津津有味、如痴如醉。
随着一段故事落幕,楼上楼下传来茶客们的欢呼声。
宋应知才回过神来。
“好好好!说得好!赏!”
只见茶肆伙计这会儿正捧着个茶盘快速游走在茶客之间。
客人们听得高兴了,纷纷掏出碎铜钱扔进茶肆伙计手中的茶盘中。
就在大伙儿都在讨论这一段故事时,楼上突然传来一道清脆悦耳的男音。
“曹先生!今儿我难得来一回,您给给面子,再说一段呗!”
众人闻声抬头,待见到说话之人后,瞬间鸦雀无声。
“哎、哎、这不是沈公子嘛!”有人小声嘀咕道。
一时间,整个茶楼的气氛变得有些微妙。
那说书先生曹先生赶忙起身,朝着楼上的公子拱手作揖道:“既然沈公子今日有兴致,那曹某就再献丑一段。”
说着,只见曹先生坐了回去,随后拍起惊堂木,接着儿又给茶客们说了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