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老头被宋应知这番话惊得半晌说不出一句话,他从未想过宋应天会沦为上门女婿。
只觉得许家的女儿嫁妆丰厚,是一门好亲事。
“这……这……”
宋老头嘴唇颤抖,却作不出一句解释,整个人好似苍老十岁一般,彻底失去了精气神。
到了现在这地步,宋应天才真心知错,他若知道这二两银子会毁掉自己下半辈子的幸福,打死也不敢妄动邪念。
他脸色铁青,怒吼道:“宋应知,你少在这胡说!我是家中长子!绝不会做出对不起家族的事!”
宋应知冷笑:“大哥,你现在说得好听,可未来的事谁又能说得准呢?”
他太了解宋族的人了,哪怕你只是有一点从商的苗头,他们就会不留余力的灭杀这个可能。
此刻,长辈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等众人再次恢复安静时,老者再次用拐杖杵了两下地面,严肃说道:
“大山!这件事必须慎重处理。”
宋老头此刻已被真相打击得一脸颓然,默默回道:
“此事,全凭大伯做主,大山没有半点怨言……”
自从老族长去世后,族中虽未再立新族长,可老者是族长的亲子,族中地位与族长一般无二,自然有权对违反族规的族人进行惩罚。
老者沉思片刻,说道:
“二人既已定亲,若此时再去退婚定会落人口舌……但婚礼太仓促了,若真如石头说的那样,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我们商议后决定,婚礼等许氏出孝后再办,许氏守孝这三年,虎子哪都不许去!老实在家待着!若敢违背!我便将你逐出族谱!”
宋应天连忙点头:“祖爷爷,我保证!”
事到如今,他也不敢再奢求其他,只要婚约还在,就还有机会。
明面上,事情好似还有转机,可宋应知心里清楚,许家的姑娘等不了这么久。
要不了几日,许家自会上门退亲。
而他的好大哥,就老老实实待在前山村帮他好好照顾爹娘爷奶吧。
对于这个结果,他很满意,宋应天有了这一遭,这辈子只怕难逃宋家的管束。
再不会闹出什么幺蛾子。
事情解决完后,时间还早。
宋应知先去后院看了二哥,见其只是腿受了点伤,其他没啥大问题。
这才把后续发生的事与结果说与两人听。
再回到前院时,除了二叔一人还在院子里,其他人皆回了房间。
看来不会有人出来送他了。
不过也无所谓,因为从今日开始,这个家已经没人能束缚住他了。
宋二河正在给自己儿子做新床,原来睡的那张是以前宋应天睡的,有点大,后院的猪圈里放不下。
见宋应知走来,身后还背了个包袱,他停下手中的活儿,问道:“石头,你要走了?”
宋应知点点头,“二叔,二哥的钱,我带走了,奶奶要是问起,还请您帮二哥解释一下。”
说着,他直接打开包袱露出里面的铜钱。
宋家还未分家,大房的钱都得上交到公中,二哥这钱既然被发现了,要不了多久就会被老周氏拿走。
宋应知只好先替二哥保管。
“嗐!一点儿小事,你就放心吧,河生这孩子,谁都欺负不了他,用不着我。”
宋二河拍了拍身上的木屑,笑道。
见此,宋应知也跟着笑了。
的确,二哥的性子,只要他占理,就没人能压他头上去。
正因为如此。他才会放心赶回临芳城。
想着今儿孙大夫子给布置的课业还没做,宋应知便与二叔告别,一个人出了前山村。
半个时辰后,宋应知回到宿舍,这会已快到酉时,再过一个时辰,天就黑了。
看来今儿注定是要熬夜写文章了,宋应知把钱藏好后,燃起木炭,先给自己煮了一锅粥。
待吃饱喝足,把碗筷洗干净了,他这才开始磨墨、镇纸,下笔做题。
时间一晃而逝!
不知不觉!二月十五悄然来临。
今日正是县试开考之日。
宋应知卯时就起了,他这里离贡院要两刻钟的时间,距离有些远。
因此,天还没亮,他便穿戴整齐,收拾妥当,提着早已备好的考篮离开私塾。
临芳县靠近原始森林,周围地理环境比较特殊,因此整个县也就四十二个村,每个村不过百户人家,加上城中的百姓,最多两万左右人口。
人少,参加县试的学子也就相对少些。
宋应知到贡院时,发现在场的考生并不多,大概就二百来人。
这样一来,考生们也不用去排队等待进场。
与他一起参加科考的其余两名学子还没到,宋应知只好先找个角落站着等人齐。
天微微亮时,其余两名学子相继赶到。
正好这会儿,进场的时间也到了。
三人来不及说话,随着队伍小心翼翼的往前挪。
宋应知年龄最小,被两人护在了中间,一路上他的余光一直盯着自己的考篮,生怕被人动了手脚。
三人很快来到检查士兵跟前,轮到宋应知时,只见检查士兵将一幅画打开,随后仔细将他的面容与画中之人做比对,确认人物细节吻合后便放人进去搜身。
宋应知身上穿的衣服样式都是很简单的样式,退掉衣服后,宋应知主动举起手臂配合士兵检查。
见他如此配合,士兵也没为难人,搜查结束便叫他到一边穿衣服,继续让下一个进来。
宋应知穿戴整齐后,又检查了一遍考篮里的东西,确定没少东西才走出搜身房间。
到考场大厅时,他一眼就在人群中看到了孙秀才,其余两名学子也出来了,三人当即走到秀才身边。
“大夫子!”
三人行礼后,纷纷抬头看向孙秀才,见三人眼中并无紧张神色,孙秀才十分欣慰。
他轻声叮嘱:“待会上了考场勿要紧张,按平日所学作答便是。”
三人点头称是。
原本一名秀才可为五名学子做保,但今年他私塾里有三名学子参加县试,孙秀才便不打算替外人做保,以免出了问题,毁了他辛苦教导出来的学子。
唱保一结束,考生纷纷进入考场,宋应知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后,发现考桌和凳子上全是灰尘,他没带手绢,只能拿衣袖直接擦拭。
可考场长时间无人打扫,桌上边缘地方的灰尘早已积厚成泥,他只能用手把泥一点点的抠掉,等好不容易把桌子板凳收拾干净,考试时间就到了。
随着一道钟声响起,很快就有士兵进入考场发放考卷。
宋应知赶紧坐下,接过士兵递过来的试卷。
待士兵走了,他才有心思看看周围的环境。
这一抬眼,宋应知便看见许多考生直接脱了外衫垫在桌上,甚至有的考生直接带了块布进来。
一看就是有经验的考生……
宋应知后悔无比,若早些观察四周,自己也不必弄得一身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