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三人在院子里等了一早上,还没等到宋大河父子俩回来,先等来了报喜人。
“喜报!喜报!”
这一早上,外面皆是马蹄声、敲锣声以及鞭炮声。
喜报不断!
因此三人对这越来越近的报喜声并无过多在意。
随着一声声急促的敲门声响起,张氏与宋大花就像被受惊的猫儿原地从凳子上跳起。
“一定是你爹他们回来了!花儿!快去开门?”
“哎!娘,我这就去!”
张氏一脸欣喜,催促着宋大花去开门,自己也没落下步子,亦步跟了上去。
院门打开后,映入眼帘的却是打扮十分喜庆的报喜人。
“敢问这儿可是临芳县前山村宋应知宋老爷家?”
报喜人上来就笑着大声问道。
“正是!”
张氏与宋大花异口同声,二人十分惊喜!竟然还有人上门来报喜!
“喜报!喜报!恭喜临芳县前山村宋应知,宋老爷喜夺院试榜第九名!”
什么!第九名!!
宋大花与张氏双眼不由瞪大!她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
“恭喜宋老爷!此次院试喜得禀生!”
那报喜人又笑着大声报了一次!
“中了!中了!我儿中了!石头!石头!你听见没!中了!中了……”
回过神后,张氏喜极而泣!
她先是双掌合起,感谢列祖列宗保佑,随后又直奔宋应知的卧房。
“娘!”
宋大花见张氏就这么走了,无奈,只好从自己荷包里拿了几块碎银赏给报喜人。
“谢谢大叔前来报喜!”
“哎哟!”
见主人家走了,他还担心拿不到喜钱,没想到这位姑娘出手如此阔绰!
“哎哟,姑娘真是豪爽大气!宋老爷高中,往后府上必定鸿运当头,富贵满门呐!”
报喜人笑得眼睛眯成了缝,连连作揖
宋大花笑着回应:“借您吉言啦!也辛苦您大老远跑来报喜。”
这边报喜人刚走,那边张氏已经冲进宋应知的卧室。
宋应知正半躺在床上,听到外面的动静,心中已有几分猜测。
张氏一见到宋应知,就拉住他的手,满脸喜悦,声音都带着颤抖:
“石头,听见没?你中啦!还是第九名呢!老天爷保佑,咱们家终于出了个有大出息的!”
听到中了第九名,宋应知心中悬着的大石头总算落了地。
“第九名啊……那就好,那就好。”
这结果比他预期的还要好,没想到自己也在禀生之列,如此,也不算辱没夫子的名声。
“要知道有人报喜,咱还去看个啥榜呀!”
开心过后,张氏才想起来去看榜的父子俩还没回来。
“娘出去看看你爹他们回来没,让他们去买点鱼和鸡回来,咱们家今儿得好好庆祝才是!”
说着,张氏又兴冲冲的跑出去,正好与准备进来的宋大花撞在一起。
“哎哟!”
跑得太急,张氏差点儿被宋大花撞倒,这五年宋大花被养的极好,如今的个子比张氏足足高了半个头。
还好宋大花及时拉住,才免了张氏摔倒。
“娘,你没事吧?”
宋大花担忧问道。
“没……你爹你二哥他们回来了没?”
“还没。”
说来宋大花也奇怪,父子俩去了这么久,按理早就应该回来了。
“娘,要不我去看看?”
“不行,你一个未出阁的姑娘家,哪能去那种地方,再等等吧,没准马上就回来了。”
说着,张氏就拉着宋大花走去厨房。
“咱别在这聊了,免得打扰你弟弟休息,我们去厨房,今儿得做些好吃的庆祝庆祝……”
随着二人关门离去,房屋里恢复了平静。
然而躺在床上的宋应知心情却是久久不能平复!
从今天起,他正式摆脱了平民身份,晋升为士阶级。
不仅可以免除二人的徭役,还能免除五十亩田的粮食税。
除此之外,日后自己可以见官不跪、免受笞杖刑。
作为禀生,他每个月还可以领六斗米、一两银子。
有了这些保障,以后自己再落魄也不会被饿死,从这一刻开始,他真正意义上摆脱了前世的困境!
日后也不在用看宋老头和老周氏的脸色,他自己的事,他终于可以自己做主了!
“哈哈哈……”
宋应知静静躺在床上,沉浸在这苦尽甘来的喜悦中,思绪纷飞。
回忆前世种种,他不禁做了个决定。
有些事,是该有个结果了。
等不及父子俩,张氏便自己出了门去买了一条鱼和一只鸡回来炖着,知道宋大河吃得多,张氏又去买了两斤五花肉来炒,又考虑到宋应知的身体还没完全恢复,只能吃些清淡的,她又熬了一锅米粥,炒了两三小菜。
一切做好后,父子俩像是掐着点闻着味回来了。
一进门,宋应明就闻到了浓浓的鸡汤味!
“娘!好香啊!咱们家今儿是夺鸡了吗?”
听到宋应明的呼喊声,宋大花忙跑出厨房,笑着回二哥:“二哥,你鼻子还是那么灵,以前奶做啥菜,你蹲在外面就知道。”
“嗐!这都多少年的事了,你还记这个。”
被宋大花调侃,宋应明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说来,四兄妹关系最好的其实是宋大花与宋应明。
宋应天与宋应知在县城的那几年,只有宋应明日日陪着她,还偷偷教她读书认字。
“你们回来得正好,快来端菜吃饭了!”
张氏说着,就催着宋应明道:“河生,去扶你弟弟出来吃饭!”
提到宋应知,二人这才想起他们出去的目的。
“孩子娘!咱石头考中秀才了!还是第九名,哈哈哈!”
然而,母女俩听后并无多大反应,张氏反而质问两人。
“你俩干啥去了!一早上人也不见回来,还得等我自己去买鱼买鸡!”
“我跟孩子不是去看放榜了……”
“看榜哪用得着一早上,早就有人来报过喜了!”
张氏白了两人一眼,转身回了厨房。
父子俩见此,只好追着宋大花问其中缘由,知道宋大花已经打赏过报喜人后。
宋应明松了口气,“花儿,还好有你在,不然咱们家抠搜的名声算是传出去了。”
堂堂前十禀生,居然没有打赏报喜人,传出去宋应知只怕要被读书人笑死。
今日的午食比过年还要丰盛,吃得宋大河宋应明满嘴流油,尤其是宋大河,常年干苦力活的身体饭量本就比常人大。
如今敞开了吃,一个人就能把一只鸡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