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不想一连问了十几个算学题,宋应知的答案皆是脱口而出,问到最后,连着困扰胥教谕自己多年的算学题,宋应知也一块给解答了。

一夜之间,宋应知的名字在县学出名了,今日闻到风声,杨教谕郑教谕也对宋应知生了兴趣。

“可惜明算科已经废除,不然这小子只怕要一骑绝尘了!”

郑教谕继续说道。

对于两位教谕的惋惜,马场内的宋应知一无所知。

这会儿,他正与木初才比赛御马之术,二人都是新手,但木初才比宋应知早学了几个月,御马术比宋应知熟练不少。

一番比试下来,不出意外的,宋应知输了。

虽输了比赛,但宋应知却觉得心中无比酣畅!

“木兄马术实在了得!宋某甘拜下风!哈哈哈……”

一段时间相处下来,二人已然成了好友。

虽然宋应知也察觉了木初才这人好胜心比较强,但人性子不坏,不仅喜欢广结人缘,还乐于分享自己的经验。

对于这种性格的人,宋应知并不讨厌,血气少年谁不爱赢?

他亦是如此,只是表现不明显而已。

对于宋应知的夸赞,木初才爽朗一笑,随即从马背上一跃而下:

“宋兄不必气馁,你御马才学不久,日后勤加练习,定能超过我。”

赢了比赛,木初才整个人精神焕发,他将手搭在宋应知的肩上。

“说好的,输了你请客!今儿我可要好好宰你一顿!”

木初才打趣道。

宋应知挑了挑眉,没有拒绝。

下课后,收拾好东西,他就带着木初才回自己宿舍。

才进门,宋应知便朝着灶房方向大喊:“李游!今日有好友拜访,饭菜记得做丰盛些!”

话音刚落,灶房里的动静变小,只见李游探出个脑袋往院子里一瞧。

“公子稍等片刻,我马上就好!”

李游缩回脑袋后,灶房里的动静再次响起来。

“好你个宋应知!说好的请我大吃一顿,结果把我带宿舍里来了!”

木初才佯装生气地瞪着宋应知,双手抱胸道。

宋应知哈哈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木兄莫急,等休沐那日,我再宴请木兄去县城里最好的酒楼如何?今日你就先委屈尝尝我这书童的手艺。”

木初才听后,撇了撇嘴道:“行吧,饶你这一回!”

两人坐在院子里一同赏着落日,期间李游还抽空出来给他们沏了壶热茶。

李游的动作很快,没一会功夫就做好三五个菜。

望着桌上色香味俱全的几道菜,木初才眼睛一亮,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夹了一块红烧肉放入口中。

入口即化的口感,让他不禁赞叹道:“宋兄,你这书童厨艺堪称一绝啊,这红烧肉做得比酒楼里的都要好!”

只见木初才对着李游竖了个大拇指。

宋应知笑着回应:“我这书童确实在厨艺上有一手,这些日子多亏他照顾我,不然我也没那么快适应县学里的生活。”

两人一边品尝着美食,一边继续闲聊,饭后没多久,木初才便借口离去。

宋应知把人送出院子,回来时就见李游在收拾碗筷。

想起二哥的事,他不由问道:“这两日,我二哥可曾来过?”

李游闻言,摇了摇头。

“公子,昨日我便去县学大门那里打听了,没有人来找过您。”

宋应知点点头,猜想宋应明应该是先回前山村了。

虽担心二哥,但自己学业繁重,实在抽不开身,一切只能等到休沐那日再说。

这般想着,宋应知便去了书房。

两日后,五天一休沐的时间到了。

一大早,宋应知便独自一人去往酒楼找陶金。

二人一见面,他便开口问:“陶兄,我二哥可曾来找过你?”

一听不是问染庄的事,陶金脸上的喜色减了大半。

“你二哥来过了,又走了。”

“陶兄这话何意?”宋应知没听明白。

见宋应知真的一无所知,陶金才慢慢解释:“你上次休沐的第二天一早,你二哥就来找我了,不过他是带着商队来的,知道你在县学没空出来,人家装上货就走了。”

……宋应知愣住,他想过很多种可能,唯独没想到二哥会这般雷厉风行,竟然连商队都组建好了。

不过这个风格的确很符合他,当年下海一事不也是一声招呼都没打就走了。

罢了,只要人平安就行。

宋应知坐下,继续与陶金商讨染庄的事情,短期看来,染庄的这二十个颜色是够了。

宋应知不打算增添新的方子,以免引起有心之人的注意。

距离上次二人见面才过去五日,染庄的第二批成品还没出来。

于是两人简单说了几句,陶金就走了。

宋应知则继续留在雅间,等着木初才过来吃饭后才离开。

休沐结束后,他又恢复了日复一日的学习生活。

直到宋大花大婚前夕,他才请假带着李游回了趟前山村。

虽然不情愿,但宋大花这次嫁人,可能宋老头老周氏以及二叔二婶他们都没机会再见面了。

宋应知考虑了许久,还是决定带着一家去府城看姐姐风风光光出嫁。

在知道宋大花即将嫁给江南的书香门第后,整个宋族竟然有大半人要跟着去。

人也不要宋应知付路费钱,自发的雇着马车带着贺礼前往府城。

浩浩荡荡的队伍从村头出发,一路上尘土飞扬。

此番热闹场景很快传到临芳县内,吴家与当年让宋大花去做妾的那媒婆听到动静后,纷纷后悔当年所做的事。

宋大花出嫁那日,是宋应知背着上花轿的,感受到姐姐在发颤,他轻声安慰:

“姐姐,别害怕,渭西离临芳县不远,我一有空就去看你。”

宋应知说完后,宋大花总算不那么抖了。

加上自己师父日后也在京城,她也没那么害怕嫁给沈离君。

花轿前脚才离开家门,宋应知后脚就马不停蹄的赶回临芳县。

他一个毫无背景的小子,想要追上沈离君的脚步,留给他的时间太少了……

宋应知不想浪费时间,他争分夺秒的与时间赛跑。

然而,有些事,该来的总是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