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此题,宋应知开始回想历史,如今北夏开国不到七十年,按他没穿越前的历史做对比。
此时正处于清朝的康熙年间,时间对上欧洲就是十七世纪初期,此时的第一次工业大革命还没开始。
但在军事上已经熟练运用了军火枪支,其中的滑膛枪在射程、精度以及射速都有明显的改进!
北夏朝的军队虽然也装备有枪支军火,但远远没有欧洲军队的先进,外加关外还有后金虎视眈眈。
一旦打起来,北夏只会处劣势。
好在,眼下欧洲还不敢打北夏的主意,对于外邦威胁,就只有关外的后金。
后金,即宋应知未穿越前,原来那个世界的清朝。
现在他所处的这个平行世界,不知道是何原因,导致历史发生了转变。
汉人王朝北夏崛起,清军最终未能入关,但其势力如今已经延伸至里海,再往前就是欧洲了。
所以后金的武器装备肯定也比北夏先进,几十年的养精蓄锐,如今的后金可谓是兵强马壮,武器装备先进。
虽然历史发生了偏移,后金如今的统治者也不是康熙,但不可否定的是,即便未能入主中原,后金依然强大。
在如此强大的军事威胁下,北夏统治者仍然顶住了压力,将首都定在京城,承袭了前朝“天子守国门”的汉人风骨。
回顾完历史,宋应知再次将目光落在这道题上。
他在犹豫是该打破陈规,还是保守回答此题。
不管主考官想要的是什么答案,但是保守回答总归不会出错,可错就错在,他心知自己的短板在文采上。
同样的答案,主考官肯定优先选择文采比他好的考卷。
经过好长时间的深思熟虑后,宋应知决定放手一搏,打破陈规。
既然已知选择保守答案的结果,那他何不赌一把新的答案呢?
万一主考官要的是与众不同、前所未有的回答呢?
决定后,宋应知开始磨墨提笔,一笔一划将自己的答案写在稿纸上。
由于这道题是此次乡试的重中之重,宋应知在书写的过程中不停的抓耳挠腮、反复斟酌。
花了一天的时间,最后在临近日落时分终于把策论一题写完。
宋应知放下毛笔,将稿纸拿起,从头到尾看了又看,满意得不行!
可以说这是迄今为止,自己写得最为满意的一篇策论了。
见天色也不早了,宋应知匆匆收好考卷,拿出干粮就着清水开始吞咽。
夏日炎炎,傍晚了温度也没降多少,宋应知一边要忍着臭味,一边又要耐住高温烘烤。
对他来说,这次科举最难的不是题目,而是这考试的环境与考试机制。
任谁被关进一个小房子里三天两夜都得发疯,好在这次题目数量不是很多。
吃过饭,天色还未昏暗,宋应知再次提起笔将算学题与论、判、诏、诰、章、表等题做完。
第二天,宋应知早上写完经义八股文,下午做好诗赋。
第三天,宋应知将前两天写的文章仔细修改、润色后,一字一句开始誊抄在答卷上。
下午交卷钟声响起,他便快速起身交卷,赶在众人之前先行一步出了贡院。
贡院外,随着贡院大门缓缓打开,李游站在人群最前边伸着脖子往贡院大门前看。
只一眼,就看见自家公子第一个出来了。
李游瞬间欢呼雀跃!不停的挥舞着右手大喊:
“公子!公子!我在这儿!”
宋应知听到了李游的声音后,很快就往他所在的方向走去。
“公子,公子!洗澡水早已备好,我们快回去。”
宋应知一靠近自己,李游立马就闻到一股令人十分想吐的味道。
天气这么热,他家公子还在里面待了三天,不臭才怪!
但李游还是忍不住捂住口鼻,见宋应知脸色正常,精神也还好,李游便放开他自己走。
“你这小书童,还嫌弃我来了!”
看他一脸嫌弃,宋应知忍不住打趣道。
“公子,您快别说了,我们赶紧回去洗澡,我再去多给你要一桶水,晚了可就没有热水了!”
尽管客栈早已提前备好热水,但店内考生何其多?
去晚了估计都得排队,李游之所以离宋应知远远的,是怕自己沾染了这个味道,到时候又没热水洗,回头被熏着的还是自家公子。
他不知道的是,这是宋应知从贡院出来后状态最好的一次。
以往每次都得病上十天半个月,为了以防不测,这次来府城乡试,他把宋大河的老偏方药材都给带来了。
洗过澡吃完饭,宋应知又美美的睡了一觉,一直到第二天中午,他才清醒。
一觉睡醒,宋应知只觉神清气爽,身体也无任何不适,他猜想可能是这三年在县学里学的武术、射箭、御马等起了作用。
想想也是,未进入县学之前,他每日不是忙着念书,就是忙着赚钱,压根没空锻炼身体。
进入县学后,武术射箭成了必修课程,他也因此受益。
如今自己不仅一手臂的肌肉,净身高也长到了一米七九。
虽然离一米八还差点儿,但穿上鞋子四舍五入的等于一米八了。
这身高在北方很常见,但在西南之地可是凤毛麟角,就连县学里的教谕们也常常调侃他这身高,应当去考武举才是。
既然身体没什么异常,宋应知便打算退了房间,去宋童生家住上几天。
吃过午饭,宋应知带着李游去与木初才告别,得知对方还没睡醒后,他只得留下几句话给对方书童,随后先行一步离开客栈。
三年未见,宋童生看着精气神还算好,但一头青丝已然白如雪。
宋应知来时,宋童生正躺在摇椅里,听着一旁的小曾孙咿咿呀呀。
宋应知满脸惊讶!“这是堂弟的孩子?”
“是啊,呵呵……可爱吧!你如今也老大不小了,也该成家了。”
宋童生逗着小曾孙,笑得一脸慈祥。
孩子看着才有五六个月大,那模样胖嘟嘟的,又白又圆润又可爱。
惹得宋应知羡慕不已,只可惜自己活了三世,竟是娃都不会抱。
“爷爷,我不急,等我爹娘出孝再说。”
宋应知伸手逗弄着小侄儿,见他握着自己的手指后,心一下软成一滩水。
这些年他也有想过早点把王氏娶回家,但爹娘都在守孝,家中不宜操办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