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知他说的担心是什么,但她都等到十九岁了,现在不过就是半年时间,有何等不了的。
“我在家挺好的,爹娘对我都好。”
当年山民送了五十两,让穷得揭不开锅的王家过上了温饱日子,一家人都很感谢这个女孩的到来。
虽谈不上宠爱,但也从未苛待过她。
“你尽管去忙自己的就好啦!”王氏乖巧的回道,那笑容看着甜美又惹人心软。
宋应知目不转睛的看着她,内心软成一滩水,这一世,她没有那么早的嫁进宋家,到现在依然保持着那份少女的单纯。
他希望,她一辈子都能这样,无忧无虑,其他的,万事有他。
看着她手里的手绢,宋应知瞬间又拧起了眉。
“怎么又绣这些?”
“在家里待着无聊,爹娘又不让我干活,就只能绣这些打发时间。”
之前来提亲时,王氏就被宋应知提醒过,可她一个待嫁女,又不能干粗活,最近快要出嫁了,爹娘连厨房都不让进。
无奈,她只好又捡起这刺绣活儿。
“等成亲后,我教你识字,再给你买几个铺子,几亩水田,几个丫鬟,让你一天到晚都忙得脚不沾地,也就没心思做这个了。”
宋应知宋应知半开玩笑地说着,虽然心中确实是这么想的,但若王氏不愿意,他也不会强求。
不过显然,王氏听后却是对识字一事很感兴趣。
“你说的可是真的?真的愿意教我识字?!”
她眼睛眨巴眨巴的看着宋应知,眸一亮晶晶的。
对于这门亲事,她心里曾一度自卑和害怕,就如村里人所说,她一个大字不识的农女,怎么能配得上举人老爷。
尽管宋应知信守承诺娶了她,也完全不介意这些,但她不想二人成亲后,因为她,让他遭受世人非议。
如果自己识字,那么这些烦恼就不存在了。
“真的,我都想好了,到时候我们一起游学,我也好顺道教你识字,等再回来,差不多就能学会了。”
宋应知宠溺说道,他并不知道王氏心中的真实想法,只以为是她感兴趣。
因着二人还未成亲,不宜多相处。
看着他们聊得差不多了,张氏瞅准时机,带着父子俩从王家告别。
之后的日子,宋应知果然信守承诺,一个月除了几天会去县城找陶金之外,剩下的时间基本都在族学教孩子们蒙学。
这族学的夫子一当,就是一个月。
就在宋应知过起休闲的隐居时,又一中榜消息再次从京中传来。
这天,学子们午时刚下学,宋应知还在收拾课本,一道尖锐又激动的声音突然从族学外面传进来。
“公子!好消息!公子!天大的好消息!”
李游边跑边大声呼喊,喘的上气不接下气!
就算是这样,依然止不住他激动的心情,好不容易跑到宋应知身边,李游来不及顺气就兴奋大喊:
“公子!天大的好消息!京城传来消息!过完年,朝廷将在二月开设恩科!”
听到消息,宋应知内心没什么太大情绪。
“知道了,我又不去。”
就算开国皇帝没驾崩,明年二月也是会试时间,以他的水平,去参加会试只会是以卵击石。
还不如安心在家娶媳妇。
“不是!公子,你听我说!”
一路从临芳城跑回来,李游感觉自己不仅快喘不上气,还快渴死了。
见公子手里还提着茶壶,他便一把夺过往嘴里灌。
一壶茶水进肚后,李游终于缓过劲来。
“公子,这次恩科不一样,我都听说了,会试除了设有进士科,还设了明经科、明法科、明书科、明算科等!”
李游欣喜若狂的解释着,和自家公子在县学待了这么久,他家公子擅长什么他还不知道吗?!
“若咱们现在启程,就还赶得及在明年二月前达到京城,公子,机会只有一次!若你参加明算科!肯定能一举夺得头筹!”
科举从隋朝开始发展至今,已经延生出很多科目,其中最有含金量的是进士科。
到了明朝,基本上就只剩下进士科。
但眼下的北夏情况特殊,一来,新朝才刚建立,朝中本就有不少职位空缺着,二来,太子与三王爷夺位期间,半数官员被抄家、抄斩。
眼下,朝廷急需大量人才补充到各个岗位。
为了广纳人才,此次新帝开设恩科,不仅增添了进士科的名额,还恢复了以往的多种科目。
宋应知听李游这么一解释,心中不由一动。
“你没看错?!”
李游坚定的摇头!“没有!告示都还贴在城门口呢!我反复看了好几回,确定是真的才跑回来的!”
今日,原本他是送染料方子去给陶公子的,回来时看大伙都聚在城门口指指点点。
李游一时好奇,也凑了上去,这才没错过这道消息!
“公子!别犹豫了!咱们从临芳县这儿去京城,得花两个多月的时间,你再犹豫,冬天来了,到时候大雪封山,想后悔都来不及了!”
此话一出,宋应知也有些焦急。
他放下书籍,背着手在课堂里不停的来回踱步。
若错过了这个机会,可能他游学几年回来也不一定能考中进士。
虽然其他科目选拔出来的人才低进士科一头,以后也难得皇帝重用,职位也不高。
但自己的学识有几斤几两,宋应知还是挺了解的。
他科举的目的只是为求得一官半职,吃上公家饭,不再低人一等,但也从未想过要位极人臣。
所以是不是进士科,好像对他影响不大。
现在让他犹豫的原因是:
自己若是去了京城,那三月十八的亲事又要错过了……
一边是自己亏欠的妻子,一边是自己的前程。
内心天人交战着,宋应知脚步越发急促!
李游在一旁看着,心中也万分着急,又不敢再贸然出言催促,生怕惹得自家公子心烦。
须臾,宋应知停下脚步,抬起头看向李游:
“你赶紧收拾行李,我要去桃花村一趟,等我回来,就启程进京。”
闻言,李游大喜!
“是!公子!我这就回家去!”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眨眼的功夫,李游就跑不见了。
李游走后,宋应知衣服都来不及换下,就奔着桃花村去。
既下定决心要去京城,他定是要亲自去给媳妇儿赔个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