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种田不成,只好科举发家 > 第194章 一万士兵到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钱很快就到了,这五万是定金,剩下的,你告诉程将军,等千亩良田开垦出来,本官立即付清。”

宋应知从怀中拿出一早准备好的银票交由木秋,这是他私房钱的边边角角。

既然做好了让二哥来此建纺织厂,宋应知就没打算隐瞒自己有钱的事。

至于这十万两银子,他自然不是白给程将军的,以后在边关处开拓贸易口子,还需有程将军的帮忙。

想要久远合作,首先得拿出十足的诚意与实力才行。

木秋颤着手接过银票,表情有一瞬的迟疑,他动了动嘴想问这钱是哪里来的。

可随即又想到这人要是失败了,那他岂不是回京之日遥遥无期?

内心一番挣扎过后,木秋面无表情的将银票揣进怀里。

“大人要的东西,下官会尽快安排。”

说完,他单手握住腰间的佩刀,神情自若的走了出去,好似刚才与宋应知吵得面红耳赤的人不是自己一般。

出了衙门,木秋朝属下安排好棉花种子事宜后,亲自带上两名亲卫御马赶往边关。

宋应知站在城墙上,看着三人的身影渐渐消失在漫天黄沙中,他心头的巨石终于落地。

别看自己面对木总旗时游刃有余,其实自己内心慌得一批,若是对方对皇上忠心耿耿,或者是个刚正不阿的武官。

那从他拿出银票那刻起,估计自己那些能见光和不能见光的资料,很快就会完完整整的摆在天子的案桌上。

到那时,他是去是留,全凭天子一句话。

好在这木秋是个聪明人,知道怎么做会对自己最有利。

直至三人的黑点消失在戈壁上,宋应知这才走下城墙,回衙门里继续思考下一步。

种子有了,地有了,纺织厂很快也会有。

唯独就是差了人,可这人该怎么来呢?

宋应知不禁想起临芳县的由来……

临芳县本是原始森林,寻常百姓无一人敢踏足,直到前朝末年,从他地逃来了一批流民。

为了生存,流民躲进了山中,将在山里采集到的珍贵药材与猎到的野兽皮毛带去了最近的城池卖掉。

由于药材的年份和皮毛品质较好。

一来二去的,名声越来越响,不少走商慕名而来,这才渐渐形成了临芳县。

所以,宋应知想要将中原百姓吸引至此地,需要有更大的吸引力才行。

所谓重金之下,必有勇夫。

为了吸引来各类业界人士,宋应知日夜兼程、绞尽脑汁的利用巴里所有资源制定各式各样方案。

接连忙碌了两日,第三天一早,宋应知还在睡梦中,就被强烈的震动震醒!

“小满!快跑,地动了!!”

以为是发生地震了,宋应知外衣还未来得及穿上,一把就把王氏连人带被抱起飞奔至屋外!

“相公,你咋啦?哪来的地动?!”

他这一一连贯的动作着实把王氏吓懵了。

可话音才落,她自己也感受到了大地的震动。

“相公,不会真的发生地动了吧?”感受着摇摇晃晃的地面,王氏害得得下意识抱住宋应知。

不等二人跑出后院,就听亲军卫的人来报!

“县令大人,我们老大带着边疆将士们回来了!”

原来是木秋回来了!

宋应知暗暗松了口气,“知道了,本官立刻就去城门口迎接。”

虚惊一场后,宋应知连忙将王氏抱回屋内。

“小满,你再睡会,我去去就回。”

王氏乖巧地眨巴眨巴眼睛,等宋应知整理好衣衫出去后,她转手从枕下拿出话本半躺在床上继续翻读……

对于已成书迷的王氏,宋应知毫不知情。

就算知道了,大概率也是一笑了之。

如今这巴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王氏整日除了去厨房转悠两圈就没地方可去,若不是带了数本话本过来,当真是要无聊到发霉。

随着马蹄声越来越近,宋应知也终于带着衙门众人走到城门口。

只见前方黄沙漫天、尘土飞扬,蹄声如雷霆一般响彻整片戈壁。

望着眼前这震撼一幕,宋应知心中也跟着澎湃激昂!

这、就是我北夏的英勇将士!

……嗯,如果他们手中的锄头换成长矛或者长枪,那就更威风了!

对于士兵手中有锄头一事,宋应知并不意外。

历朝历代,只要边疆无战事,朝廷就会减少军队开支,于是将士们纷纷解甲归田,在边关附近开垦良田,种米种菜、自给自足。

也就是世人所说的军户。

在巴里战役之前,一众将士及家属都是在嘉峪关附近安居乐业。

开垦良田一事,他们自然是手到擒来。

随着这一万名将士御马快速靠近巴里城池,宋应知等人也终于看清御马跑在最前方的木总旗。

有了身后一行将士做背景,宋应知此刻看着木秋整个人竟比在衙门时还要威风几分。

待一众将士到了城门底下,这满天黄沙也终于飞到了宋应知等人面前。

木秋勒绳下马,快步走到宋应知面前,单膝跪地:“大人,一万将士已至城下!”

“木大人辛苦了,这位是……”

宋应知连忙上前将木秋扶起,看着他身后紧随而来的武将问道。

“回大人,这是指挥佥事赵明阳,赵将军。”

指挥佥事,正四品官职!

宋应知连忙行了一个军礼:“巴里县新任县令宋应知拜见赵将军!”

“拜见赵将军!”

闻言,身后一众亲军卫也跟着一道行礼。

“嗐!哪那么多规矩!老子粗人一个,之所以跟着将士们来,主要是我们元帅有一事想同宋县令商量商量。”

来了!

宋应知微微一笑,立马将昨日画好的图纸交由木秋。

“木大人,这是这一千亩良田的位置,你先带着将士们去,我与赵将军还有事商量。”

木秋接过图纸,不动声色的看了一眼宋应知,“是!大人。”

待将士们离开后,宋应知立即将人迎进衙门。

“赵将军,您且随下官来。”

赵明阳并未急着入城,而是抬头仔细打量一番城墙。

“几个月不见,这城墙这么快就恢复如初了,宋大人,不简单呐!”

闻言,宋应知笑着解释:“大人所有不知,下官在来巴里之前,是在燕京卫垒砌卫所的。”

“哦?!”赵明阳瞬间来了兴趣。

“你既是从燕京卫来的,可知那卫所建得如何了?能顶用不?”

他在军中时,常常就听元帅吹嘘燕京卫所若建成,那后金狗贼将永远踏足不了京城。

至于是不是真的有那么厉害,赵明阳一直持怀疑态度。

毕竟狗皇帝总是说一套做一套,虚伪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