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关战事形势严峻,腾不出多余的人手来协助巴里县。
没有将士们帮忙运输火山灰,商业中心的建筑速度大大减缓。
不仅如此,金矿、煤田与盐湖的收益全部被充为军饷,招标一事也只能暂且搁置。
就在宋应知准备停工,等战事结束再继续建造商业中心时。
宋应明带着族人终于姗姗来迟。
这一次的队伍,远比去年还壮大数倍!看着几乎倾巢出动的族人,他彻底傻眼!
族人到的那天,宋应知站在城门口,一眼就看到了宋大河、张氏和老周氏。
“爹!娘!奶奶,你们怎么都来了?!”
不仅是家人,小孩,连快走不动的老人都在,要不是大伙儿精神面貌都很健康,宋应知要怀疑前山村是不是发生百年大旱了……
“石头,二哥这实在是没办法啊……”
宋应明一个劲头疼,这回是真不怪他,族人们一回去,就巴拉巴拉的说着巴里的情况。
听说一亩地棉花能赚七两银子、开垦荒地还不要钱!最关键的是盖房子也很方便!
没到过巴里的族人瞬间对巴里充满了幻想。
于是乎,族人一番商量,决定举族搬迁!反正他们宋族祖籍也不在前山村。
“石头,咱们在前山村是住怕了!不但没有几亩水田,每次去县城都还得防着野兽。”
只听宋大河悲痛的解释。
自从长子被野兽咬死以后,夫妇俩对那条路有了阴影,不到迫不得已,是不会再走。
连一旁的老周氏也跟着点头。
“你二叔一家不想跟着来,我们也不勉强,不过老婆子我呀,这一辈子没出过前山村,就想出来看看这外面长啥样?”
看着老周氏精气神不错,宋应知没再说什么。
“你们既然决定跟来,我自是高兴,只是现在城内的房子不够分了,一会儿,我让县丞给你们在城外规划一块地出来建房,如何?”
前山村四处都是山地以及原始森林,能开垦荒地的地方很少。
族人愿意来这里生活,也许是新的开始呢?
“石头,咱不要城里房子,也不要你帮我们建房,咱就是来开垦荒地的!房子会自己想办法。”
一听宋应知要给大家建房子,族人连连摆手拒绝!
“是啊!我们有手有脚的,能自己建,你就别操那个心了!”
“就是啊!现在大家手里都有钱,还怕建不起房子?”
“就是!石头,你别管我们了……”
原来,不少人家在来时,就把地和房子都买给了张家那边人。
这是当真不打算回去了。
看着族人如此真诚,宋应知决定把自己的想法说出:
“爹、叔伯们,你们误会石头了。”
说完,他无奈一笑,朝宋应明看去,“二哥,你也知道,我这巴里没啥人,就是我再想给族人建房也是有心无力。”
这倒是真的,“那石头,你刚刚说得建房,是把地划给大家自己建的意思?”
宋应知疑惑问道。
“是也不是。”宋应知摇摇头。
继续解释:“二哥有所不知,我打算在城外建一个大型贸易集市,能容纳整个北夏和番外商人前来的集市,把巴里变成咱北夏的大型贸易中心。”
宋应知听完,心中暗暗惊讶,但同时也疑惑不解。
“这和族人住的房子有何关系?”
“二哥别急,在这贸易集市的四面,我还规划了无数住宅区,每个住宅区预计是三十栋楼,每栋六层,每层可住两户人,这些房子,我想请如今巴里现有的所有百姓参与进来,大家一起建造……”
生怕宋应明与族人听不懂,宋应知语气十分缓慢且事无巨细的一一解释。
“等所有的房子建好以后,我会将这些房子卖给远道而来的商人,并将最终卖房得到的全部收益平分给大家。”
这样一来,北夏有了现代风格的洋房,也有了建筑开发商。
“……那什么,石头,想做什么大胆放手去做就行,咱们都会支持你!”
对于宋应知说得概念,众人懵懵懂懂,但他们来这里,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为了支持宋应知。
所以,只要宋应知的提出来的想法,大家都义无反顾的支持。
加上如此多数量的牛车,也不怕运输火山灰辛苦。
于是乎,等族人们安定下来后,纷纷投入到宋应知建筑开发的事业中。
想要建造出抗风沙的建筑,这地基是关键!
为了做好地基,宋应知带着数千名百姓每日早出晚归,不停的忙碌着挖地基、绑钢条、建筑火山灰混凝土。
一个大型贸易中心、十个楼盘,前后用了一年半的时间才将将把地基打好。
浇筑楼房与绿化小区环境则花了三年半。
从计划实施到建筑竣工,一共花了五年时间。
当里海战役大捷的消息传来时,宋应知正忙着与族人策划抓阄活动。
彼时,宋应知正拿着一张白纸做的喇叭筒,站在广场上对着百姓们大声宣读抓阄规则。
“大家听清楚了!抓阄活动按户籍来!只要在城内有宅院的,就不能参与,想参与也行,只要你把城内宅院的房契还给衙门,就能得到新楼盘的房子!”
众人一听,急了!
“大人!咱这出门出得急,也没带房契!这可咋整啊?!”
在城外的房子还没建好之前,百姓们对这房子不屑一顾。
如今竣工后,看着这一座座环境优美、坚固又漂亮的房子,谁都想拥有一套。
“大家别急!咱这抓阄活动会持续三天,只要三天内,你们把房契交到县丞和主簿大人这里,就能分配到房子!”
大伙儿一听,内心总算没那么浮躁,可还是有部分人既想要城内的宅院,又要拥有这新楼盘的新房。
“大人!就不能城内城外都有房子吗?”
有人提出疑问。
这城外的房子漂亮是漂亮,可它不安全啊!
这里可是边疆,要是哪天后金打回来了,住在城外可是会没命的。
“当然可以!”
对于这个想法,宋应知自然是双手赞成。
还没等大伙儿开始高兴,他立即泼了盆冷水。
“不想交房契,又想要新房的人,可以拿钱自己买!”
……
此言一出,人群中顿时炸开了锅!
“大人,这房子多少银子!我家要买!”
立马就有人忍不住问了,反正这笔钱,他们最后也能分到一部分,不算亏。
然而,很快,所有人都笑不出来了。
只听宋应知笑盈盈地说道:
“不贵,两千两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