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聊《病传》

小岳:(满脸笑容,走上台)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啊!今儿我和孙老师给大伙说段相声。

老孙:(笑着回应)对,咱今儿说点有意思的。

小岳:您知道吗,我最近迷上了《黄帝内经》,这里面学问可大了去了!就说那《灵枢·病传》这一篇,看得我是一愣一愣的。

老孙:哟,《病传》啊,我也听说过,不过具体讲啥,您给大伙说道说道?

小岳:好嘞!这开头啊,黄帝就问岐伯,说我跟您学了九针,自己也看了不少医书,上面有导引行气、按摩、艾灸、温熨、针刺、火针、喝药这些方法 ,治病的时候是只用一种,还是全都用上呢?

老孙:(好奇地问)那岐伯咋回答的?

小岳:岐伯就说了,这些方法是针对不同人的不同病,不是一个人得病了,所有招儿都往上招呼。

老孙:(点点头)有道理,这就跟咱吃饭似的,不能啥菜都往嘴里塞。

小岳:(一拍手)您这比喻还挺形象!黄帝接着又说,这就叫掌握一个总的原则,就能处理各种复杂事儿。我已经懂了阴阳、虚实这些道理,还想知道病是咋变化的,还有病传到最后没法儿治是咋回事儿。

老孙:(眼睛瞪大)这问题问得挺关键,岐伯咋说?

小岳:岐伯说,您问的可太重要啦!这医道啊,明白的人,就像白天醒着,啥都清楚;不明白的,就像夜里闭眼,啥都不知道。要是能把医道学透用好,那医术就神了。这高深的医理,得写下来流传,不能藏着只传给自个儿子孙。

老孙:(笑着说)看来这医道还得广传,不能私藏。

小岳:黄帝又追问,啥叫像白天醒着一样清楚呢?岐伯回答,明白了阴阳的道理,就像解开了疑惑,从酒醉里醒过来一样。

老孙:(若有所思)这阴阳道理这么重要啊。

小岳:那可不!黄帝接着又问,啥叫像夜里闭眼啥都不知道呢?岐伯说,外邪悄悄进了人体,没声没影,让人毫毛竖起、皮肤发冷,腠理开泄,正气被耗散,邪气在血脉里乱窜,最后侵入五脏,肚子疼,精气还往下泄,这时候人就没救啦。

老孙:(惊讶)这么严重啊!

小岳:黄帝也着急了,问那邪气进了五脏到底啥情况?岐伯就开始讲了,说病要是先发在心脏,一天就传到肺,三天到肝,五天到脾,要是再过三天还不好,人就没了。冬天半夜死,夏天中午死。

老孙:(皱着眉头)这死亡时间还有讲究呢。

小岳:可不!病要是先发在肺,三天到肝,一天到脾,五天到胃,十天不好,人就不行了。冬天日落死,夏天日出死。

老孙:(连连摇头)这病传得还真快。

小岳:还有呢!病先发在肝,三天到脾,五天到胃,三天到肾,三天不好就没救了。冬天日落死,夏天早饭时死。

老孙:(擦了擦汗)这听着怪吓人的。

小岳:病先发在脾,一天到胃,二天到肾,三天到脊背和膀胱,十天不好,人就没了。冬天人刚入睡时死,夏天晚饭时死。

老孙:(瞪大了眼睛)好家伙,一个比一个具体。

小岳:病先发在胃,五天到肾,三天到脊背和膀胱,五天到心脏,二天不好,人就没救了。冬天半夜死,夏天午后死。

老孙:(拍了下大腿)这病传起来太可怕了。

小岳:病先发在肾,三天到脊背和膀胱,三天到心脏,三天到小肠,三天不好,人就没了。冬天天大亮时死,夏天黄昏时死。

老孙:(长舒一口气)真不容易。

小岳:病先发在膀胱,五天到肾,一天到小肠,一天到心脏,二天不好,人就没救了。冬天鸡鸣时死,夏天午后死。

老孙:(抹了抹额头)这规律可真得记住。

小岳:岐伯还说,这些病要是按顺序传,都有死期,不能用针刺治;要是隔一脏或者隔二、三、四脏传的,才能用针刺治。

老孙:(恍然大悟)原来还有这区别呢。

小岳:您瞧瞧,老祖宗留下的东西,是不是特别有讲究?咱得好好研究,把这些知识传承下去。

老孙:(笑着点头)没错,这老祖宗的智慧,咱们可不能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