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姜忠敏的信中,主要提及了两件事。

一则,便是当日敦亲王福晋的事儿。

是皇后联络好了曹贵人,要曹贵人早早去引了年世兰走去那凉亭,害得敦亲王福晋吸入不少飞絮,诱发心疾。

原本么,皇后是想着,拖延年世兰请太医的速度,这样敦亲王福晋若有个亲王,敦亲王必定会怨恨年世兰。

届时年家与敦亲王府之间的情谊必定土崩瓦解,要是敦亲王福晋再有个什么不测,那就是不死不休了。

二则,便是关于沈眉庄的事情。

章太医是皇后安排的,就连沈眉庄早产,亦是皇后让姜忠敏找了花房的王公公一块儿串通。

事情,就和年世兰当日随推测的差不多。

就是可惜,沈眉庄福大命大,又有年世兰提前察觉温实初那里的不妥,温实初未曾被国公府请走。

不然的话,按照原计划,温实初不在,太医院里的太医们,大多都会受到皇后的一些影响。

到那时,沈眉庄的孩子,能不能生得下来,都还不知道呢。

信的末端,姜忠敏提及,他知道得比较清楚的也就这两件事了,关于旁的,细枝末节些的,他也不甚清楚。

只晓得皇后对于后宫中的这些得宠之人、有孕之人,都甚为厌恶。

“他只知道这些了。再多的,恐怕就得问那些个近身伺候皇后的人了。”

年世兰看到这最后一句的时候,忍不住一边笑,一边念了出来。

颂芝也在一旁瞧着。

这时,听见年世兰这么说,不由地轻哼一声,嫌弃且不屑地说道:“皇后作恶多端。光是这两件事,就已经罄竹难书了。”

“还有别的?真真是恶毒!”

听见颂芝这么说,年世兰苦笑摇头。

说起来……

她自己,从前是不是也是这么不择手段的?

“颂芝。”

年世兰忽然抬头,看向颂芝,问道:“若是有一日,我也做了这样多害人的事情,那……”

“不会的。”

颂芝立马摇摇头,像是不相信似的。

但年世兰一阵阵沉默,颂芝又想了想,补充道:“在奴婢心里,娘娘永远是最好的人。”

“哪怕有一天娘娘要害人,那也必定是那人自己不好!”

颂芝不是年家的家生子,是小的时候,被卖进去的,因着长得瘦弱,刚进府时,便一直被人欺负。

是年世兰救了她。

那是个冰冷的冬日,她才六岁,就被那些个喜欢欺负人的嬷嬷们叫去砍柴,她如何能砍得动呢?

手都磨红了在流血,她一边哭,一边只能努力这么做,冻得瑟瑟发抖,看着坐在游廊底下的嬷嬷们正在烤火,心里很不是滋味。

年世兰就是在那时候出现的。

年世兰呵斥了那些嬷嬷,拿起她的手,帮她吹了吹,还帮她包扎,帮她轻轻挑出那些不小心弄进肉里的木刺。

那件事以后,颂芝就到年世兰身边伺候了。

那些个欺负人的嬷嬷,也很快被年世兰赶出去府去。

后来,再也没人敢欺负颂芝了。

对于颂芝而言,年世兰便是她冬日里最温暖的阳光,无论如何,她这辈子,都是跟定年世兰的了。

“……”

年世兰看着颂芝坚毅的眼神,她唇角的苦笑,心里想着的那些,觉得自己从前愚蠢的念头,一下子都消散了。

无所谓了。

都过去了。

她再不是那个愚蠢的年世兰了。

“你这丫头。”

她笑着,戳了戳颂芝的额头,笑骂道:“好歹你自己心里也要有点儿主意才行,怎么能我说什么就是什么呢?”

颂芝捂了捂额头,后退了半步,有些委屈,小声道:“奴婢蠢蠢笨笨的,能有什么主意呢?”

“左不过这辈子都是跟着娘娘的罢了,好一样,坏也一样。呸呸,跟着娘娘怎么会坏呢?”

“是奴婢想好了,祸福与共罢了!”

祸福与共。

好一个祸福与共。

年世兰心中感动,还笑着呢,外头周宁海又进来了,这回他倒不是神色匆匆的模样,而是服身垂眸禀报道:“娘娘。”

“莞嫔过来了,说是有事儿。”

甄嬛?

年世兰不由的坐正了些,收敛住刚刚和颂芝说笑的模样,就对周宁海道:“知道了,去叫莞嫔进来吧。”

“是。”

周宁海颔首,甄嬛很快进来。

她是一个人来的,年世兰未曾瞧见小公主,在她服身行礼后,年世兰便问道:“怎么忽然过来了?”

“公主可还好么?”

对于膝下的这个女儿,甄嬛很是宝贝。

因着早产,又中毒,甄嬛这阵子,连门都很少出,就怕女儿不好的时候,她不在身边,上回不就是么?

温实初一去碎玉轩,甄嬛就急匆匆赶回去了,连沈眉庄都吃醋呢。

沈眉庄吃醋?

这个念头一闪而过,年世兰忽然怔了怔。

她那时想的是,甄嬛惦记着女儿,都不多和沈眉庄多说会儿话就回去,沈眉庄吃的,是甄嬛孩子的醋。

现在细细一想……

沈眉庄那时候话语里酸溜溜的意思,仿佛是因为,温实初待甄嬛甚是用心?

这原本也是应该的呀。

年世兰想,毕竟么,甄嬛和温实初两家都是世交呢。

“娘娘?”

年世兰一时想得有些出神,还是甄嬛忽然唤了年世兰一声,年世兰这才回过神来,道:“是本宫走神了。”

“你过来,是有什么要紧事儿么?”

“是。”

甄嬛郑重点头,表情是难得的严肃,她想了想,道:“这些事,臣妾原本不该和娘娘说的。”

“毕竟事关朝政。而且……要是被皇上知道了,臣妾恐怕不会讨得了好。可一想,娘娘对臣妾,对眉姐姐一向极好,还是来和娘娘说一声吧。”

“今日臣妾在养心殿陪伴皇上的时候,无意间发现了四川巡抚的一封弹劾奏折。”

“他弹劾的,正是娘娘的二哥,年大将军。弹劾年大将军在西北时,蒙古王公见到他,都要行跪礼。”

“不单单如此,就连西北官员,亦是如此。还说年大将军贪污军饷和贡品,甚至对于被废黜的九阿哥允禟,都格外照顾。”

“允许他在西北经商,日子过得并不至于太差。”

说到这儿,甄嬛犹豫了一下,劝道:“皇上生性多疑。年大将军虽然有着平定西北的功劳,是大清所倚重的肱骨之臣。”

“但如此行为,还是难免过了些。更何况……允禟当初是和皇上争夺过龙椅的,皇上对允禩允禟两兄弟,甚至还有敦亲王都是极为厌恶的。”

“若是有机会,娘娘还是劝劝年大将军,离允禟远一些吧。至少,也别对他太过于优待了才是。”

“至于别的,那些都是奏折上所言,臣妾也不知是不是真的。”

“若不是,倒还好些,年大将军功劳甚大,难免会引起旁人的嫉妒和污蔑。可要是真的……多少也得收敛一些。”

说到这儿,甄嬛起身来,对着年世兰服了服身,恭敬道:“臣妾对娘娘说这些,并没有要教娘娘做事的意思。”

“只是想着,事关重大。要是年大将军或是娘娘因此有什么闪失,臣妾却一句都不曾说过,心中难免不安,这才特来告知。”

“故而此事,还请娘娘斟酌一二吧。”

……

四川巡抚弹劾她哥哥了。

听到这个消息,年世兰的心就沉了下来。

前世差不多也是这个时候,四川巡抚弹劾了她哥哥,那次事情闹得并不是很大,皇上甚至一点儿都不在意,还把事情压了下去。

谁知道……

才不过半年。

皇上雷厉风行,对敦亲王出手的同时,对她哥哥也出手了,她哥哥被贬为杭州将军,再后来……

年家,一败涂地了。

“本宫知道了。”

年世兰的心一下子有些沉重,她长叹一口气,对甄嬛道:“莞嫔,本宫谢谢你告诉本宫这些。”

“只是哥哥的事情,有些本宫也不太能够插得上手,但本宫会尽力的。”

甄嬛闻言颔首,仿佛该说的话都说了,她心里的大石头也落了下来,安心了不少,便起身,准备告辞。

看着甄嬛,年世兰一边想着从前,甄嬛父亲甄远道搜集年家、敦亲王府罪证,然后“导致”年家败落的事情,一边开口,喊住了甄嬛。

“等等。”

年世兰一出声,甄嬛回过头来看向年世兰,态度仍是十分恭敬,问道:“娘娘,怎么了?”

“你说的这些,本宫未必一点儿都不知道。”

年世兰知道,甄家对年家的检举,她并不能怪甄家,若非年家自己做下那些事,旁人其实也很难抓到把柄。

“对于敦亲王……”

年世兰想着,说道:“皇上对他忌惮已久,且敦亲王愈发嚣张,前阵子,他想为自己生母请封的事情,你也是知道的。”

“皇上那是忍着厌恶,才稍微给了些封号的,可他还在屡屡挑衅,皇上必然是不会忍下去的了。”

“你父亲在朝为官,平日也结交了不少朋友。若能趁机搜寻敦亲王府的罪证,再交给皇上,想来有朝一日皇上平定敦亲王时,你甄家也会有功劳。”

“而且……”

说到这里,年世兰心头一横,道:“对于敦亲王府的事情,本宫多多少少也知道一些。回头本宫会罗列下来,给你一封书信。”

“你看过后如何做,便由你自己决定吧。”

“只一样,敦亲王虽然可恶,也做了不少欺男霸女的事情。但他的福晋,其实是个很好的人。”

“她温柔贤淑,与人为善。本宫从前与她交好,其实也很喜欢她,只是后来意识到,我与她立场不同,这才疏远了。”

“要是有一天王府倒了,本宫希望你多少能想法子帮帮她。”

“前朝那些争端,都是男子的事情。女子身在后宅,又能参与多少呢?她,也实在是可怜。”

甄嬛听得诧异。

她是没想到,原来年世兰什么都知道!

原来,年世兰曾与敦亲王福晋交好,后来关系又变差,并非外界传言的那样,是因为往来送礼的事情闹了矛盾。

竟是刻意疏远的。

而且,在年世兰心中,其实是念着敦亲王福晋的。

想到自己与敦亲王福晋之间的往来,甄嬛对敦亲王福晋的印象其实也不差,便道:“臣妾明白了。”

“娘娘的嘱托,臣妾也会记住的,多谢娘娘。时辰不早,臣妾告退了。那些事……娘娘再思量思量吧。”

年世兰心中五味杂陈,亦是颔首道:“本宫知道。颂芝,你去送送莞嫔吧。”

“是。”

颂芝答应着,便陪着甄嬛,离开了翊坤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