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山庄,地处江南,烟雨千桥,山水千重,山庄又名避暑,夏凉冬暖,风景如画。
养伤半月有余,黄鸣胸膛肋骨终是重新连接,肚子内外的伤口也都结疤粘连,只是还不能剧烈运动,以免再将肋骨和内脏伤口崩裂。
金枪门弟子,罗晓峰和柳白皆是如此。
万胜男难每日来给黄鸣换药,洗衣。
柳冰每日来与黄鸣探讨茶道、棋道,品味人生。
婉清公主每日来与黄鸣分享话本子,感慨世事无常,英雄气短,拉着黄鸣赏江南风景,品诗泛舟。
古千灵时不时来探查黄鸣伤势,考教一些黄鸣对武道的理解,点化几句。
半个月了,金枪门的弟子很多都能行动自如了,脱离了生命危险。
有的甚至能够温习归一神枪,开始练武了。
南疆边关那边还需要三皇子慰问,众人告别碧海山庄再次启程,随三皇子往南疆边关而去。
柳白身为碧海山庄少庄主,重伤未愈不宜远行。
柳冰虽然十年未归,但不想错过黄鸣,跟爷爷和父亲请示了一番,想跟黄鸣和三皇子一起去见见世面,柳尚和柳青山当然知道柳冰的心意,心照不宣,点头准允。
就这样,三皇子一行人,柳冰、婉清公主、黄鸣、萧任平、万胜男、古千灵、张铁腿、风幻白、铁面修罗再次上路。
三日后中午,众人到达南疆苍郡,吕子林得到消息派人来接应。
“属下奉征西将军吕将军之命,特来恭迎三皇子殿下和婉清公主驾临,众将士听令,拜见三皇子殿下和婉清公主。”
随行而来的五百将士全都下跪迎接:“拜见三皇子殿下和婉清公主。”
三皇子看到眼前五百多名将士赶紧走下马车,来到为首的将军面前蹲身将其扶起。
“将军不必多礼,众将士不必多礼,快快起身!”
“谢三皇子!”
三皇子道:“你叫什么名字,目前任什么职位?”
“禀三皇子,末将名叫张丰年,是吕将军麾下的一名骁骑将军。”
“原来是骁骑将军,太子殿下比本皇子早到大半个月,现在如何?”
张丰年道:“禀三皇子,太子殿下七日前到达,正在阵前督战,与吕将军商讨进攻良策。”
三皇子皱眉:“进攻良策?难道南越大军又犯我边关了吗?”
张丰年道:“没有!是太子殿下想要乘胜追击,攻占南越国广信县。”
三皇子大惊:“什么?攻占南越国广信县?这是谁的主意?”
张丰年道:“是……太子殿下的命令。”
三皇子道:“太子殿下?那吕将军呢?吕将军是什么想法?他为何不拦着?”
张丰年一脸为难之色,说道:“太子手握圣旨,又有大将军亲笔书函,吕将军已经极力劝告,可是太子执意带兵出征,吕将军担心太子会遭遇闪失,所以只能配合。”
三皇子急道:“唉……这个大哥,怎会如此不知轻重?”
风幻白和古千灵、铁面修罗对视一眼,黄鸣也与萧任平对视一眼,都知道事态十分严重。
古史为鉴,凡太子领兵必有后患。
有带兵作战功绩卓越者,遭朝臣弹劾谋反,被皇帝活活逼死。
有带兵作战大败而归者,忍受不了天下臣民非议,自杀殉国。
自古太子不领兵,军权都握在皇帝手中,这是规矩,也是古训。
就连黄鸣这些稍微读过史书的江湖人士都懂的道理,堂堂太子不可能不懂。
可为何此次还要冒天下之大不韪,非要领兵征讨南越国?
张丰年继续道:“经吕将军劝告,进攻日程定在明日下午,大军明早开拔。”
三皇子问道:“快,带我去见太子殿下。”
“三皇子莫急,此地离前线还有五个时辰的车程,末将在郡城为三皇子准备了接风宴,还请三皇子用过饭,稍作歇息再启程也不迟。”
三皇子皱眉道:“事态紧急,还吃什么饭?拿些干粮路上吃,快带本皇子连夜兼程赶到前线。”
一行人来不及休息,继续赶路。
路过苍郡二十里外的一处小关,三皇子勒马停下,问道:“张将军,那里是否是岭南东道苍郡东关。”
张丰年禀告道:“禀三皇子,正是!此地原本是一处经商路上建起的小镇,永安六年改成军事要塞,常年驻扎五百精兵把守,是守卫苍郡的关卡。”
三皇子神色悲伤,眼中蕴泪:“这里就是一个多月前苏大龙校尉战死的地方?”
张丰年一惊:“殿下认识苏大龙?”
三皇子道:“不认识!是在朝堂议事的时候,听到奏折才知道的。五百人对战三万人,为给苍郡守军争取等待援兵的时间,硬是抵挡南越三万长标兵八个时辰,最后手握军旗站立而死,全身中箭五十七支,是我大虞朝难得的英雄豪杰。”
张丰年一脸惊愕,有些不信的提醒道:“三皇子殿下,苏大龙只是一个小小校尉,当不起三皇子殿下如此称赞?”
没错,镇守边关的数十万大军中,就算是张丰年也只不过是一个四品骁骑将军,没有二十个也有十几个之多,再往上的从三品和三品将军,还有从二品将军和正二品的征西将军,一本奏折写下来,张丰年的名字可能都没有上榜的机会,就算上榜也不会让人记住。
而苏大龙不过是一个七品小吏,数十万大军中多如牛毛,若非一个月前镇守苍郡东关壮烈牺牲,恐怕就连吕将军都叫不出他的名字,又如何能入的了堂堂皇子的眼?
三皇子抬手阻止张丰年的话,说道:“如何当不起?凡英勇报国,悍不畏死,为了守土护民壮烈牺牲者皆为我大虞朝英雄。苏大龙和五百东关将士,死后皆官升三级,按新官职追加三年俸禄,不计入抚恤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