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苏旭正面迎着家丁们的嚣张气焰,眼中闪烁着坚定。

不屑地扫了一眼不远处,那些背后捣乱的富户们,他们惹出的一系列麻烦不过是想保护自己的财路。

可是,苏旭清楚,这是自己为民谋福祉的机会,他绝不允许任何阻碍。

就在双方剑拔弩张之际,忽然一个苍老却铿锵有力的声音打破了紧张的气氛:“住手!”

人群中,一个身着破旧长袍的老人缓缓走出,正是张老汉。

他微微颔首,笑容慈祥地对苏旭说道:“大人,老头子斗胆帮你分辨一下,这些人心中都有鬼,甭理他们。”

家丁们见张老汉出来,顿时犹豫了起来。

而那些被压制住的富户们脸色铁青,显然不愿意面对这位老实本分、受人尊敬的老农。

苏旭见状,心中更有底气,大声宣布:

“我今后会亲自监督工程,绝不会让百姓的心血白费!诸位不妨想想岁岁年年被洪水侵害的妻儿,莫要再被那些只会混淆视听之人左右!”

苏旭的话掷地有声,几分犀利让那些富户无言以对。

家丁们见事情无法善了,只得忿忿不平地退去。

苏旭转头看向身旁的张老汉,眼中充满感激:“多亏您出面相助。”

张老汉笑笑,拍拍苏旭的肩膀:“大人,不必多礼。只要能保住这片良田,大家都安心,老头子的一点力算不得什么。”

苏旭微微一笑,心中却仍隐隐不安,他知道这些富户不可能就此罢休。

他随即吩咐衙役加强巡逻,确保工程顺利推进。

与此同时,远在百里外,在府衙的后院里,黛玉每日养胎,却总觉得心中惴惴不宁。

她虽说要为苏旭的事业让路,然而心里的牵挂却似潮水般席卷而来。

她想着苏旭所面临的挑战,默默地盘算着,若是再这样如坐针毡,莫不如采取行动。

于是,某个傍晚,黛玉抚摸着还未隆起的肚子,对眼前的柳姑姑轻声嘱咐道:

“姑姑,我想派人传个消息给他,这胎其实挺稳的,我想亲自去沛县看看。”

柳姑姑知她心意已决,略皱眉头:“可是奶奶,大人让你在这里好生养着呢……”

“我知晓,只是心中挂念而已。”

黛玉浅浅一笑,也不多说,只问柳姑姑可愿意同自己一道前往。

柳姑姑欣然应允。

随后,黛玉悄然安排雪雁,多带了几名随从,动身前往苏旭所处的沛县。

沛县内,苏旭正在监视堤坝施工,忽然听闻黛玉的到来,陡然心中几分忧虑与惊喜交织。

突然远处传来一阵马车声响。

一辆青布篷车缓缓驶来,车帘掀开,露出黛玉清丽的面容。

她脸上带着些许倦色,眼睛却闪着亮光。

\"夫君。\"她冲着苏旭浅浅一笑,\"我听说这边有不少百姓染了风寒,想着带些药材来...\"

\"你...\"苏旭几步上前,扶她下车,既心疼又恼怒,

\"不是说好要在府衙好生养胎吗?这一路颠簸...\"

\"我有分寸的。\"黛玉打断他的话,

\"再说,雪雁和柳姑姑一路照顾得很好。倒是你,我听说这边有人找麻烦?\"

苏旭无奈,知道这丫头认定的事,十头牛也拉不回。

况且她既然已经来了...

\"好吧,既然来了,就让雪雁带你去休息。不过...\"他正色道,\"你只许在驿馆歇着,不许到处走动。\"

黛玉抿嘴一笑:\"夫君放心,我晓得轻重。

若非柳姑姑和我的医术在此派上用场,我何必来这一趟?

况且不是有你护着我么?”

这话如天青般明亮,驱散苏旭心头的阴霾。

然而,黛玉的到来为苏旭的计划增添了一分暖意,却也让暗中伺机而动的敌势不安起来,一时暗流涌动,夜色里似藏着更大的阴谋。

此时,夜空如墨般漆黑,微风夹带些许凉意,苏旭必须谨慎应对,这不知是对手打破一切的时机,还是会迎来更大的挑战。

两人在暗影中相依,仿佛一同迎接即将而来的风暴。

苏旭与工人们共同奋战,终于不负众望,成功地完成了沛县堤坝的建设,整个工程在大家的努力与合作中,焕发出一种新的希望。

苏旭站在高处眺望着这道横亘在河岸的坚固屏障,心中涌起一阵欣慰。

他立即写了一封详细的奏报,恭敬地呈递给赵泰,并在信中立下了军令状,以自己的性命担保,保证今年的洪水再也无法威胁到沛县百姓的安危。

他深知这份承诺的分量,却依然坚定地相信自己的工程。

站在堤坝上,苏旭的目光扫过远处的村落,心中不禁泛起阵阵酸楚。

这沛县的百姓世代贫困,皆因每到夏季洪水肆虐时,他们就不得不携家带口仓皇逃离。

那些辛苦耕种的良田被洪水吞噬,家中的房屋倒塌,一年的心血付诸东流。

待到洪水退去,他们又要耗费巨大的精力和钱财重建家园,

这样年复一年的循环,让这些勤劳的百姓永远无法摆脱贫困的阴影。

此时的赵泰正坐在昏暗的书房内,手中捏着苏旭刚刚送来的奏报,嘴角不自觉地浮现出一丝难以掩饰的笑意。

他低头扫视着信纸上的字迹,心中暗自思量:

“这苏旭倒真是个有胆识的年轻人,堤坝刚一竣工就敢立下如此军令状。”

他眯起眼睛,脑海中浮现出苏旭那张年轻而坚定的脸庞,不由冷哼一声:

“保证沛县居民无需撤离?哼,真是天真得可笑。”

赵泰缓缓放下信,双手交叠在胸前,心中泛起一阵得意:

“他哪里知道,这沛县的洪水年年泛滥,可不是天灾,而是我与赖尚荣精心布置的人祸。”

他站起身,踱步到窗边,目光投向远处黑沉沉的天际,嘴角的笑意愈发深邃:

“多年来,我们在这堤坝工程里动了手脚,让河水肆意吞噬那些穷苦百姓的良田,逼得他们家破人亡,而我却能从中分一杯羹。”

赵泰的眼神中闪过一丝阴冷,他转过身,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心中盘算着:

“如今苏旭信心满满,以为自己修了个坚不可摧的堤坝,还立下军令状,这可真是自投罗网。”

他想象着洪水来袭时,苏旭的堤坝轰然倒塌的景象,心中不禁一阵快意:

“到时候,洪水一冲,他这军令状就成了催命符,不仅保不住百姓,自己也得搭进去。”

赵泰重新坐下,拿起茶杯轻抿了一口,茶香在唇齿间散开,他却仿佛品出了胜券在握的滋味:

“这小子估计是为了升官,才如此激进,立下军令状,还以为自己稳操胜券,却不知早已落入我的棋局。”

他放下茶杯,目光落在信上那句“保证本次洪水无需撤离”时,眼底的嘲讽更浓:

“苏旭啊苏旭,你这军令状,可真是送了我一份大礼。”

赵泰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心中暗笑:“如今苏旭立下军令状,这正合我意。”

他轻轻抚摸着手中的奏报,仿佛已经看到了苏旭自投罗网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