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贾政颔首,喃喃道:“只是,宝玉媳妇这人选……”

王夫人见状,试探着道:“我倒觉得,宝钗不错。”

贾政一愣,皱眉道:“宝钗?你那侄女?”

王夫人忙道:“正是。宝钗虽是商贾出身,可她祖上也是读书人,她自己又饱读诗书,性子沉稳,模样也好。”

贾政沉吟片刻,似在权衡,缓缓道:“可她前些日子,竟瞒着你与那举人订婚,又退了婚,这事闹得满城风雨,你不还为此气得将薛家赶出贾府?”

王夫人脸上一红,忙解释道:“那事是宝钗不懂事,可她到底是我亲侄女,知根知底,总比外头那些人家强。”

那王夫人,原本属意的对象是自己的亲侄女薛宝钗。

只是这薛宝钗瞒着自己,擅自和举人订婚又退婚,着实让自己气了好久,甚至因此将薛家人赶出了贾府。

只是如今,贾府因着接驾,豪掷了百万两银子,一下子就穷了,

而那薛家,虽然因着薛蟠是个只知吃喝嫖赌的,

而且太喜欢给狐朋狗友银子冲大方,家产很多都被人骗了去,

不过以前号称有百万家私,现在就算没那么好了,也有几十万的家产。

贾政冷笑一声,摇头道:

“知根知底?哼,薛家如今的情形,你也不是不知。

我们家再不好,也是国公府,世代官宦。薛家都已经把官身都丢了,这种亲家对宝玉有何用处?”

王夫人见他态度冷淡,语气软了几分:

“老爷,薛家虽不如从前,可还有几十万家私。

薛蟠那混账虽败了些家产,可对宝钗极好,早就放话,宝钗出嫁,嫁妆万两起步。”

贾政闻言,眉心稍展,似有些动心,喃喃道:“万两……”

王夫人趁热打铁:“咱们贾府的姑娘,出嫁不过三千两,宝钗这嫁妆,哪个能比?”

贾政放下茶盏,沉声道:“可宝玉如今学业无成,若非贵妃胞弟的身份,怕是连这点体面都没有。娶个商贾之女,以后的前途怎么办?”

王夫人忙道:“所以才要宝钗这样的人,家底厚,又知书达理,能帮衬着宝玉。”

贾政长叹一声,目光复杂:“罢了,如今时间聪明,确实也没有比宝钗更合适的了。。”

王夫人点头,接口道:

“薛姨妈也明白这个理,我们遣送媒人一上门,她一准能应下来。”

贾政沉默片刻,终是颔首:

“也罢,既如此,便定下宝钗吧。”

王夫人闻言,心中一喜,面上却不动声色,低声道:

“老爷英明,这亲事定下,宝玉也算有了些依仗。”

王夫人一直有一个隐忧,那就是宝玉乃是他们二房的次子,将来分家产,贾珠的儿子贾兰按照惯例,要继承贾政财产的大半,留给宝玉的不多,

而宝玉金尊玉贵惯了,伺候他的下人就有36个之多,若是将来分家别过,他哪来的银钱支撑如此奢侈的生活?

若是能娶了薛宝钗,薛家有丰厚的嫁妆,或许将来能够帮衬一下宝玉。

贾政摆手道,语气中带着几分疲惫:“只盼这亲事,能让宝玉收收心,别再一味胡闹。”

王夫人轻声应道:“有宝丫头在,定能管束得住。”

二人对视一眼,心中各有盘算,却都不再言语,只余那茶香在书房中袅袅不散。

到了第二日,王夫人心急如焚,顾不得规矩,连忙让丫鬟去请薛姨妈来家中说话。

薛姨妈听闻王夫人相召,也是心头一动,就急匆匆赶了过来。

待王夫人说明自己的意思,薛姨妈眼中闪过一丝喜色,连声应允。

这事对薛家是天大的好事啊,自从薛蟠在户部闹出那档子事,被革去了挂职,薛家便失了官身,再不比从前。

更糟的是宝钗前些时日与那同进士吴论的婚事,对方突然退婚不说,还惹得家中伙计在店铺门前大吵大闹,这番闲言碎语传开,更是坏了宝钗的名声。

薛姨妈心里清楚,像宝钗堂妹薛宝琴那样能攀上梅翰林这等官宦之家,对现在的宝钗来说已是天方夜谭。

虽说他们才是薛家嫡支,薛宝琴只是旁支的女儿,但是她定亲的早,那时候薛家的薛姨妈的夫婿掌家,名声还挺好的,谁知道到了薛蟠,能弄成这样?

虽说商贾之家的公子们时常托人来说媒,但这些人家在薛姨妈眼里都是粗鄙不堪,实在看不上眼。

正是因为这般两难,宝钗的婚事才一直悬而未决。

贾政与王夫人终于决定将贾宝玉的亲事定下来,为了不让家中再生事端,也不愿因时间拖延,丢失这桩合意的婚事。

两人终于敲定了要与薛家结亲。就在这时,薛姨妈也正高兴地思量着,准备打点嫁妆,好让宝钗顺利嫁入贾府。

薛家虽然在过去几年里浮沉不定,但薛姨妈心里明白,贾府的地位仍然不可小觑。

何况贾宝玉生得聪慧灵秀,虽说学业上不见长进,却生得一副好皮囊,薛宝钗对他也并无不满。她心里的算盘是,无论从家世背景,亦或子女开枝散叶的便利性来看,这门婚事都是给宝钗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