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以捕快之名 > 第124章 买地皮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天,张希安早早地来到衙门,将手头的事务处理妥当后,便迫不及待地带着鲁一林一同去看房子。

他们首先来到昨日牙人推荐给张希安的几座院子。这些院子看上去都还不错,但鲁一林东看看西看看,手里端着个罗盘念念有词,最后却一一摇头,表示不满意。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在这个时代,几乎每个家庭在建造房屋选址和选择墓地时,都会请风水先生来查看。虽然这些风水先生的本事可能不如鲁一林那么大,但基本的门道应该还是知晓一些的。因此,许多风水宝地早已被他人占据。那些尚未被占用的地方,估计要么是位置太过偏僻,要么就是存在其他一些问题。哪里等到现在?

鲁一林又领着张希安在清源县城里转了大半天,却始终未能找到一个完全合适的地方。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就快到正午了。两人感到有些疲惫,于是便随意找了一家铺子,准备吃顿午饭,稍作休息。

“鲁大叔,难道真的就没有合适的地方了吗?”张希安一边吃着饭,一边焦急地问道。

“倒是有几个勉强还算可以的,只是都不是特别理想。既然要找,自然是要找最好的。”鲁一林嘴里塞满了肉饼,一边咀嚼着,一边含糊不清地回答道:“急不来,急不来。你衙门有事就先去忙吧。晚些我再去远些的地方寻一寻,说不定就能找到你要找的地方呢。”

张希安听了,觉得鲁一林说得也有道理,毕竟衙门里还有一堆事情等着他去处理,总不能一直跟着鲁一林满大街转悠吧。于是他点了点头,表示同意鲁一林的说法。

张希安吃完饭后,起身准备去结账。然而,当他把钱递给铺子老板时,老板却死活不肯收下。老板满脸堆笑地说道:“张捕头,您这是哪里的话呀!您每日都那么辛苦地为百姓们做事,我们这些小老百姓怎么敢收您的钱呢?您能光顾我们这家小店,那可是我们的荣幸啊!这几个饼子根本不值什么钱,您就拿去吃吧,拿去吃吧。”

张希安见老板如此热情,实在不好意思拒绝,便推脱道:“这怎么行呢?我吃了你的饼,自然是要给钱的。”可那老板却执意不肯收钱,还把钱推回到了张希安的手中。

张希安有些无奈,正想着该如何是好时,那老板突然转身又将五六个肉饼塞进了鲁一林的怀里,并说道:“劳烦大叔帮忙替张捕头收下吧。”

鲁一林见状,也不跟老板客气,直接就把肉饼塞进了自己的怀里,嘴里还嘟囔着:“白给的都不要,我可替你收下啦!”

张希安看到这一幕,真是哭笑不得。他心里明白,这老板是看在他的面子上才不收钱的,可鲁一林却毫不客气地收下了,这让他多少有些尴尬。不过,张希安也不好说什么,只能苦笑着摇摇头,不再言语。

下午,阳光依旧炽热,鲁一林顶着烈日,手持罗盘,在清源县的大街小巷中漫步。他的步伐看似随意,实则每一步都蕴含着深意,仿佛在与这片土地的气场交流。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太阳逐渐西斜,傍晚的余晖洒在鲁一林身上,将他的影子拉得长长的。然而,尽管他已经在清源县的各个角落都转过了,却依然没有找到他心目中理想的风水宝地。

张家人对此倒是显得颇为淡定,包括张希安在内,都没有对鲁一林的一无所获表现出丝毫的不满或怀疑。毕竟,他们都明白,寻找风水宝地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需要时间和耐心。开玩笑呢,出去转一天,指着一个地方说这里是风水宝地,那才可疑呢。

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间已经过去了七八日。鲁一林依然每天早出晚归,执着地寻找着那个合适的地方。然而,张希安却开始有些沉不住气了。他觉得鲁一林这样漫无目的地游荡下去,不知道何时才能找到合适的地方。于是,他决定去问问鲁一林的进展。

正当张希安起身准备去找鲁一林时,却被张志远拦住了。张志远看着张希安,语重心长地说:“急什么?你也是经历过事情的人了,怎么还是这般急躁?欲速则不达的道理,你难道不懂吗?”张希安听了张志远的话,虽然心中有些不甘,但也知道他说得有道理,只得无奈地坐了下来。

这一天,鲁一林依旧像往常一样,端着罗盘在清源县周边游荡。他的身影在山林中穿梭,显得有些孤单。走着走着,鲁一林感到有些疲惫,便随意找了一处树荫坐下。他打开随身携带的水壶,仰头灌了两口水,然后用手轻轻敲打着自己的腿,似乎是想缓解一下身体的疲劳。

“乖乖,这家人还真是沉得住气啊!”鲁一林嘴角微扬,似笑非笑地自言自语道,“也罢,也罢,既然他们如此有耐心,那我也不好再继续逗他们了。毕竟,终归是要给个交代的。”

说起来,早在第二天,鲁一林在清源县城外大约半里的地方,偶然间发现了一些龙脉分支。虽然这些分支相较于主脉来说只是微不足道的一部分,但对于张家来说,却已经是绰绰有余了。无论是用来建造宅子,还是作为祖坟,都是绝佳的选择。

然而,鲁一林这个人的性格就是如此,他特别喜欢开玩笑。所以,在发现这个龙脉分支之后,他并没有立刻告诉张家人,而是又另外寻找了几个普通的地方。他心里暗自盘算着,如果张家人催促他,或者表现出任何不满的情绪,他就随便拿出一个普通的地方来交差。

这些普通的地方,自然是远远比不上之前发现的龙脉分支。不过,虽然它们稍逊一筹,但也足以保证张家子孙后代的绵延昌盛了。虽然算不上特别好,但至少也能算得上是中规中矩,不会对张家造成什么实质性的损害。

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去,鲁一林一直在观察着张家人的反应。可是,让他感到意外的是,张家人竟然没有一个人来催促他,更没有流露出丝毫的不满。这让鲁一林有些无从下手,他实在挑不出张家人的错处来。

既然如此,鲁一林觉得自己也没必要再继续玩下去了。于是,他决定不再拖延,直接把那个龙脉分支的位置告诉张家人,给他们一个满意的交代。

只见鲁一林小心翼翼地从怀中掏出一根金针,这根金针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微弱的光芒。他的动作轻柔而精准,仿佛手中握着的不是一根金针,而是一件稀世珍宝。

鲁一林将金针缓缓插入地下,金针没入泥土的瞬间,仿佛与大地产生了某种奇妙的共鸣。他紧闭双眼,嘴里念念有词,声音低沉而神秘,仿佛在与某种未知的力量沟通。

紧接着,鲁一林又从怀中取出一根雷击木杖,这根木杖通体漆黑,上面还残留着雷击过的痕迹,散发出一股淡淡的焦味。他将木杖垂直插入土里,与金针形成一个直角。

完成这一系列动作后,鲁一林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拍了拍手,自言自语道:“完事!”然后转身离开,朝着张家的方向走去。

张家人得知鲁一林找到了合适的地方,心中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张志远兴奋地吩咐黄雪梅去多割些肉回来,再打几壶好酒,准备好好庆祝一番。

而张希安则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直接出门去寻找鲁一林留下的那根雷击木杖。他在鲁一林插木杖的地方徘徊了一会儿,仔细观察着周围的环境。

张希安暗自琢磨了片刻,心中有了一个主意。他决定将这片土地周围的三亩多地全部买下来。这个想法一旦产生,便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

于是,张希安立刻找来当地的牙人,让他帮忙找到这块土地的主家,商谈购买价格。由于此处虽然临近清源县城,但毕竟还是城外,土地价格相对较为便宜。

再加上张希安身为衙门捕头,在当地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所以主家对他的出价并没有过多的异议。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以区区八两三钱银子的价格,张希安成功地将这片三亩多地的土地纳入了张家的名下。

张希安当场付清了银钱,牙行的人在一旁见证并进行了公证。随后,张希安直接将地契交与清源衙门用印。衙门里的人一见到是张希安买地,连问都不问,直接盖上了大印。就这样,这块地正式成为了张家的产业。

张希安把做好手续的地契递给了张志远。张志远确认无误后,张志远小心翼翼地将地契收好。拍了拍张希安的肩膀。“张家总算开始正儿八经有起色了。”

张希安听了满头雾水,但看着张志远高兴,也就没有多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