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汉安笙梧传 > 第128章 许自明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听到李泰这么一说,太子的手就停在空中一晃,随即,他突然叹笑一声,“孤确实有病...... ”

今日,就在笙梧离开东宫,满街找影迹影尘的时候,太子正在和恩师许自明书房叙话。

“老臣许自明,前来汇报修葺道观一事。”

“老师请起。”

太子虽未像往日一样出门相迎,但在书房里的他还是恪守师生礼仪,亲自走下书案将许自明扶起。

一番嘘寒问暖后,许自明喝着茶,和太子聊起了道观的事。

“臣把汉安九十郡县划分,如今已有二十三间道观纷纷散落在各处。每间道观有道士十五到二十人不等,香火无数。已经吸引了很多官员大人,富硕商人前来进香,近年来,为这些勋贵人家布置道场无数,收获颇丰。”

“老师辛苦,这么多年了,孤与老师的筹谋总算没有白费。” 太子脸上终于出现了一些笑模样。

“是啊,当初殿下说的,像擎馆这样的地方不该存于中央集权的朝堂,而是这整个汉安版图,臣觉得说的极好。如今,殿下的方法不光更加让人不易察觉,还起到了更大的作用。”

早在太子十五岁经历宫变之后,姬开昼的信息网之广便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之后他便把修葺道观,收香火,做法事道场的想法告诉了许自明。

求仙问卜乃是有钱人家常做的事,不光慷慨供奉,还十分听话,所知所想皆倾囊相告,这消息可比擎馆暗访来得快多了。

这些道士修的是道学武功,读得是道家的《道德经》,《南华经》。可其实在做的事情,是在各地搜集情报民声。道观里的道士们个个身怀绝技,和擎馆的功能相似,会在太子需要各地探听消息,挑拨势力关系时出现。

有钱人家更加信奉神明,只要一句“八字不合”便可成为生出嫌隙的一地步。许自明时常想,若是姬开昼知道他侄子想的这个招数,会不会觉得自己才是那个傻子。

如今道观已经初见雏形,许自明七年奔波,总算是可以有所交代。

可他来的时间太巧了,昨日太子刚刚训斥许本,欲与他割席以后,许自明就回来了。

太子不动声色,并未提及这个许家长子,而是和许自明聊起了郡县之中各路见闻,还有些重要朝堂的情况。

“殿下,这许多诸侯王所生活的郡县之中,都可以看出舟山势力扎根之深啊...... 若想要扳倒舟山,可不是一件易事。”

“学生明白,当年我桓家也是靠着和舟山七姓交好,不断联姻,这才有了七姓的鼎力支持。如今舟山如法炮制,还想培养各王侯势力,我们只能遏制罢了。好在如今道观初见雏形,各方势力的平衡,打破舟山和诸侯王的关系,便都靠这些‘同道中人’了。”

“殿下放心,越是有财富,有权力的人,越爱去道观求签问卜。延年益寿的丹药也是求了又求,臣也是按需给了殿下钦点的人,想必不久的将来,殿下定能得偿所愿。”

“千言万语,终究还是道不清学生愧疚,此事做的需要隐蔽,这么多年老师一人奔波操持,实在辛苦。”

太子给许自明亲自斟了茶,许自明抬起手臂谢恩,就在二人对视一刻时,许自明的眼睛里突然闪烁。

“臣不敢,只是如今这二十三间道观管理起来,确实有些困难。车马行程慢,可道观却散布大地。殿下,臣以为,也确实是时候把事情交给一个放心得下的人,四处帮着跑跑了。这样,殿下的信息网才能真的媲美擎馆。毕竟擎馆集权在洛昭的主要原因,还是信息流通快,十分好管理。”

太子喝了口茶,书房里本来师生叙旧的温情突然降了下来。

不慌不忙的太子把茶又沏了一壶,细长手指骨节上透着的青色细小血管,和这套枣泥色的茶具十分夺人眼球。许自明就这么半低着脑袋,盯着太子的手直到自己的茶杯再次被蓄满。

“老师,尝尝。最近孤新研究出的泡法。”

太子没有接话,而是又拉起了家常。

许自明眼底的光一暗,但也满脸憨笑的拿过茶杯品了起来。二人又讨论起关于茶叶发展,如何治理茶山害虫一事。

可二人的心思都不在那个让人头疼的蝗虫上,这个屋里谁都知道,许自明想说的,是谁的名字。

笙梧出身擎馆,又是楠兮首徒,如今已是九掌使,对殿下忠心不二。不论她到底深入擎馆几分,单就这履历来看,九掌使笙梧便是最好的人选。

许自明虽然只字未提自家子女,但今日来述职之外的目的,已然明了。

笙梧当了这个差,就不能留在太子身边照拂,还要隐藏身份,做着阴险勾当。这样的人,太子就是再喜欢,也不能表露于人前。

太子眉头微皱,他扶了扶广袖,似在提醒自己埋住眼底愠色,把那不满生生忍下。

毕竟,如今的他最强助力便是许家了。

许家世代大儒,桃李满天下,门客众多,在汉安影响力庞大。是世间读书人都敬仰的人家,更妙的是,许家没有兵权。这就让太子有借口可以再找一个将军世家,以便日后许家做大,好与其抗衡。

所以,许家如今是朝堂之上,对抗舟山最好的选择。

就算他再不满许自明今日之举,也不能生气。

“孤给老师备了些礼物,等下让下人送去许府。”

“老臣愧不敢当。” 许自明听出了太子是要送客的意思,只能起身准备离开。

“也不光是给您准备的,之前听许兄说,师母又给老师寻了一房妾室。让她跟着老师奔走,照顾起居,以解寂寥。孤备了些贺礼,聊表学生心意。”

许自明尴尬笑笑,“不怕殿下笑话,臣这辈子娶了几房,却只得这一儿一女,一般把年纪了,可妻子还在想着为许家开枝散叶。臣的儿女有自己的想法,如今都还没个着落,这家妻便把主意打到了老夫的身上...... 实在是羞见天颜,羞见天颜啊...... ”

太子笑笑,边起身向外走,“老师老当益壮,自能心愿达成。许家子孙昌盛,也是孤的期盼。学生还指望着老师再给学生添一位像许本这样的好助力呢!”

二人语气轻快,太子把许自明送到东宫门口。

太子看着许自明的背影,那薄唇抿出的锋利嘴角渐渐落下,一直用力的眉眼肌肉一松,脸上愠色从下往上飞速蔓延。

“李泰。”

“在。”

“去找吴太医给老师诊脉,如今他常年在外奔波,待在许家的时日太短,这位年轻美妾又不在许府住着。若是让老师老来得子,这身子骨上,孤...... 放心不下。”

“是。”

“让吴太医给许本和许芯一同看看,看完后,即刻来报孤。”

李泰颔首,转身去办差事了。

太子回到书案前,暗着的眸子落到了笙梧上呈的那份城防局草案上。手指轻轻划过竹简之间的草绳,随即把头放松靠在椅背上,重重叹了口气。

他配不上的。

他不应该的。

笙梧知道了他真实的样子,一定会失望的。

太子床榻的幔帘已经被放了下来,周遭都安静得很,就连夏蝉都被驱赶走了。

可他却睡不着,脑子里只想着笙梧醉酒,说他脑子有病的样子。

-------------------------------------

梧院的蝉倒是凶猛无比。

因为经常回长乐那里住,梧院常年只雇了几个洒扫的,茗椒阁更是只有晚儿一个人,这蝉鸣霸道,但也不能拿它们如何。

笙梧被这蝉鸣叫醒,睁开眼便看到了自己床榻幔帐透着不算强的日光。

看样子是天刚蒙蒙亮。

头痛顺着延缓的神经爬了上来,笙梧吃痛轻喃了一声,自己都被这烈酒沁过的嗓子吓了一跳。

感知渐渐回归身体,她的手想摸摸自己紧锁的眉头,却被一张纸拦住了去路。

笙梧把黏在脸上的纸撕了下来,眯着眼睛一看,是张女子画像。画像只勾勒了身形,却没有画脸。

咽了咽干涸的嗓子,笙梧把窗幔拉开,正好看见端着水进来的晚儿。

“姑娘醒了?”

笙梧没有说话,只是招了招手,让晚儿赶紧递水过来,救救她好像要开裂了的嗓子。

“我喝多了么....... ”

晚儿接过笙梧一饮而尽的碗,又倒了一大碗给她,“还说呢...... 昨天姑娘当真神勇....... ”

“嗯?” 笙梧脸皱得像个没包好的包子。

“一直在喊...... 喊......太子有病...... ” 晚儿把声音压得特别低。

“啊?!谁送我回来的,可有人听到?”

“咸扶王派人送你回来的,我看着这些丫鬟挺稳妥,就是不知道会不会背后说姑娘的笑话....... ”

“含霁?” 笙梧拿着手里的画细细看了看,确实是他的笔触。

眼前一晃而过了一个石墨色身影,她昨夜似乎看到了什么人....... 可她头痛欲裂,脑子好像不想让自己想起昨夜片段。

“刚刚咸扶王府的人送来了朝食,我看都是落胃的清粥小菜,晚儿这就拿来。还有昨夜一起送来的醉仙居的解酒药,听说是洛昭一绝,好用得很呢,姑娘赶紧试试,等下还要去东宫当差。”

笙梧下了床,伸展着自己就要散架的身体。

这时,廊下来报,说太子今日早朝之后并没有回来,要笙梧那队人马在巡逻之时注意躲避。

笙梧没多想,点了点头准备出门当差了。

------------------------------

今日太阳很足,侍卫服饰下的笙梧酒气还没完全散去,无论如何回想还是没办法把昨夜的事情完全拼凑起来。

这时,不远处金甲侍卫踩着整齐划一的步子,铿锵来到东宫门前。

东宫侍卫首领和外宫巡视的侍卫们听到动静,马上集合站在东宫门前,看向这一队的金甲侍卫。

笙梧认得这些人的腰牌和服饰,这些都是皇帝的亲卫。

她微微蹙起眉头,细细打量竟有五十余人。

“圣旨到!”

众人接旨。

“书生蔡终朋状告太子逼死艺伎杭芸芸一事骇人听闻,有待查证。即日起,朕的亲卫接管东宫,太子幽闭直至真相水落石出,任何人不得探视。钦此!”

杭芸芸?!

怎么会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