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玄幻魔法 > 都市异能:我的娘子军团 > 第144章 芳心暗许,雨中告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4章 芳心暗许,雨中告白

下课铃响过二十分钟后,徐书雁还坐在空荡荡的教室里。

夕阳的余晖透过百叶窗,在她手中的黄铜钥匙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她纤细的指尖轻轻摩挲着钥匙柄上那个小小的“徐”字刻痕,窗外的梧桐叶沙沙作响,恍惚间她仿佛听见祖母在耳畔低语:“雁儿,有些缘分是命中注定的,但也要靠自己争取...…”

“徐老师还没走?”

李山河的声音突然在门口响起,惊得徐书雁手一抖,钥匙“当啷”一声掉在地上。

她慌忙起身,发髻上的一支白玉簪子随着动作轻轻晃动,几缕碎发垂落,露出泛着淡淡红晕的耳尖。

阳光从李山河身后斜射进来,为他挺拔的身影镀上一层金边。他怀里抱着几本泛黄的古籍,袖口还沾着未拍净的粉笔灰,看起来像是刚从某个尘封的档案室出来。最上面那本《金陵旧闻录》的书页间,还夹着几片做标记的梧桐叶书签。

“我......在整理教案。”徐书雁慌忙起身,钥匙却“当啷”一声掉在地上。她弯腰去捡时,发丝垂落,露出泛红的耳尖。

两人手指在钥匙上方相触。李山河的手很暖,指腹有一层薄茧。当他把钥匙放在徐书雁掌心时,指尖不经意地划过她的手腕,带起一阵细微的战栗。

“这把钥匙,”他的声音低沉温和,”是你祖母当年亲手交给程管理员的。1949年4月,我军渡江前夕,她用这把钥匙打开了校钟的暗格,取出了里面珍藏的进步刊物。”

徐书雁惊讶地抬头,正对上李山河专注的目光。在夕阳的映照下,他的睫毛呈现出透明的淡金色,眼眸深邃如潭水,倒映着她微微张着嘴的呆愣模样。

“您怎么会知道这么多细节?连钥匙上的刻字都......”她的声音越来越小,心跳声却大得仿佛整个教室都能听见。

李山河微微一笑,眼睛弯成月牙:“校史馆的档案很全。不过...…”

他顿了顿,从古籍中抽出一本牛皮纸封面的笔记本,“这些是你祖母当年的工作笔记,我想应该物归原主。”

徐书雁接过笔记本,指尖发颤。封面上熟悉的字迹让她眼眶发热——徐静仪工作日志,1948-1949。

“对了,”李山河状似随意地整理着袖口,“下周二有个古籍修复研讨会,下周二有个古籍修复研讨会,徐老师有兴趣吗?”

“有!”她答得太快,声音在空荡荡的教室里显得格外响亮。话一出口她就后悔了,急忙补充道:“我是说...…我对古籍修复一直很感兴趣...…”

李山河被她急切的样子逗笑了,嘴角的弧度更深了几分。他微微颔首:“那周二见。”转身时带起一阵淡淡的檀香,混合着古籍特有的陈旧墨香,萦绕在徐书雁鼻尖久久不散。

直到脚步声彻底消失,徐书雁才长舒一口气,捧着祖母的笔记本贴在胸口。

窗外,几只麻雀在梧桐枝头叽叽喳喳,像是在嘲笑她方才的失态。

周二清晨六点半,徐书雁已经站在图书馆门前的石阶上。晨露沾湿了她的绣花布鞋,但她浑然不觉。她今天特意换上了那件月白色暗纹旗袍——母亲留给她的二十五岁生日礼物,发髻梳得一丝不苟,插着那支祖传的羊脂玉簪。

怀里抱着的两本民国校刊是她熬了三个通宵从特藏室找出来的,书页间还夹着她精心准备的笔记。为了今天的“偶遇”,她甚至提前去研讨会现场踩点了三次,就为了确定最佳座位。

“徐老师来得真早。”

李山河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时,徐书雁正在整理衣领。她转身的动作太急,差点踩到旗袍下摆。一只温暖的手及时扶住了她的肘部,那触感让她浑身一僵。

今天的李山河穿了件藏青色立领衬衫,衬得他脖颈的线条愈发修长。衬衫袖口挽起,露出线条分明的小臂。

“我...习惯早起。”徐书雁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自然,却控制不住飘向李山河领口处的目光。那里解开了两颗扣子,隐约可见锁骨凹陷处的阴影。

研讨会开始后,徐书雁“恰好”坐在了李山河旁边的位置。

当国内顶尖的古籍修复专家张教授讲到明代糨糊配方时,她“不经意”地往李山河那边倾了倾身子。

“李书记,您看这个配方是不是和当年...…”她的声音戛然而止。

李山河的侧脸近在咫尺。晨光从高窗斜射进来,为他轮廓分明的侧脸镀上一层柔光。

她能看清他下巴上若隐若现的青色胡茬,还有镜片后那双专注的眼睛,此刻正倒映着投影仪的光影,像是盛满了星辰。

一股清冽的松木香从他身上传来,混合着淡淡的墨香,让徐书雁一时忘了呼吸。她甚至能看清他耳垂上那颗小小的痣。

“和当年西迁时用的配方一样。”李山河自然地接过话头,修长的手指在会议资料上轻轻一点,“徐老师果然专业。”

他的指尖划过纸面时,徐书雁分明看到一丝金光闪过。但等她定睛再看时,那光芒已经消失不见,仿佛只是阳光造成的错觉。

中场休息时,徐书雁鼓起勇气递上自己准备的茶水——上好的明前龙井,用母亲留下的紫砂壶泡的。

“这茶...…”他抿了一口,眉头微挑。

“太浓了吗?”徐书雁紧张地问。

“不,正好。”李山河的目光落在她绞在一起的手指上,“和我母亲泡的味道很像。”

这句话让徐书雁心头一热。她正想追问,研讨会却要继续了。

整个下午,她的注意力都在身边这个人身上——他记笔记时微微蹙起的眉头,听到精彩处不自觉轻叩桌面的指尖,还有偶尔投来的,带着笑意的目光。

……

周五傍晚的教职工食堂人声鼎沸。

徐书雁端着餐盘在人群中穿行,目光不断扫视着各个角落。为了今天的“偶遇”,她特意换上了那件李山河称赞过“很衬气质”的浅蓝色衬衫,还喷了一点茉莉香水。

终于,在最角落靠窗的位置,她发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李山河正独自用餐,面前摊开着一本古籍。

“这里有人吗?”徐书雁故作镇定地问。

李山河抬头时,嘴角还沾着一粒米饭,看到徐书雁,他明显愣了一下。

“徐老师?请坐。”

他合上书本,动作太急不小心碰倒了手边的茶杯。两人同时伸手去扶,指尖在杯壁上相触,茶水溅在徐书雁的袖口上。

“对不起!”李山河掏出纸巾,却在看到徐书雁已经取出自己的绣花手帕时停住了动作。

一顿饭下来,徐书雁知道了许多关于李山河的小秘密:他喜欢吃辣但不能吃麻,因为小时候被花椒呛到留下阴影;喜欢喝龙井但讨厌茉莉花茶,因为觉得花香太喧宾夺主;最爱的古籍是《山海经》,因为里面记载的奇珍异兽让他想起童年听过的故事。

“您呢?”李山河突然反问,“徐老师喜欢什么?”

“我...…”徐书雁一时语塞,她没想到话题会转到自己身上,

“我喜欢雨天,喜欢旧书的气味,还喜欢...…”她的目光不自觉地落在李山河解开的领口处,急忙改口,“喜欢研究民国时期的文学。”

临走时,她“不小心”把自己的手帕留在了桌上。那块绣着“雁”字的白色棉帕,静静地躺在李山河的古籍旁,像是一个小心翼翼的试探。

第二天清晨,当徐书雁推开办公室门时,发现那块手帕被整整齐齐地叠放在她常坐的椅子上。手帕洗得干干净净,还带着淡淡的檀香味。更让她心跳加速的是,手帕旁边多了一枚梧桐叶书签,叶脉上用金粉勾勒出“山河”二字。

梅雨季来得猝不及防。

傍晚时分,一场暴雨席卷了整个金陵。

徐书雁站在文学院门口的屋檐下,望着如注的雨幕发愁。她今天没带伞,身上只穿着单薄的夏装,雨水溅起的湿气已经打湿了她的裙摆。

“要搭伞吗?”

李山河不知何时出现在她身后,手里撑着一把老式的黑布伞。伞面上绣着暗金色的云纹,在雨中泛着微光。

他今天没穿正装,而是一件简单的白色棉麻衬衫,被雨水打湿的袖口贴在手腕上,隐约可见肌肤的轮廓。

“谢...…谢谢。”徐书雁往伞下挪了挪,刻意保持着距离,却还是能闻到李山河身上那股独特的松木香。

两人并肩走在雨中的校园小道上,徐书雁能感觉到李山河刻意放慢了脚步,还将伞往她这边倾斜。

雨水打在伞面上的声音像一首缠绵的歌,掩盖了她如鼓的心跳。

“小心。”李山河突然揽住她的肩膀,带着她避开一个水洼。

那一瞬间的接触让徐书雁浑身僵硬,李山河的手很快松开,但残留的温度却烙在了她的肌肤上。

“李书记,”她突然停下脚步,鼓起勇气抬头,“那把钥匙...…您是不是早就知道是我祖母的?”

雨幕中,李山河的眉眼格外深邃。雨水顺着他的发梢滴落,滑过棱角分明的下颌线。

他沉默了片刻,目光直直望进徐书雁眼底。

“我知道的比你想象的要多得多。”他的声音很轻,却清晰地穿透雨声。

“比如?”徐书雁听见自己的声音在发抖。

“比如你现在心跳很快。”李山河的指尖轻轻点在她的手腕内侧,那里脉搏正疯狂跳动,“比如你上周三偷偷在我办公室门口等了四十分钟。比如你每次紧张时,左手无名指就会不自觉地推眼镜。”

徐书雁的脸烫得厉害,雨水打湿的刘海贴在额头上,却无法缓解那股燥热。

她鼓起勇气抬头,却发现李山河的目光温柔得让她心颤。在雨水的冲刷下,他的睫毛湿漉漉的,像是沾了晨露的鸦羽。

“徐老师,”他突然正色道,声音里却带着藏不住的笑意,“下个月校庆,愿意和我一起主持开幕式吗?”

雨还在下,但徐书雁已经听不见雨声了。她的世界只剩下眼前这个人,和他眼中闪烁的星光。远处传来钟楼的报时声,像是命运的齿轮终于咬合。

“好。”她听见自己说,声音轻得像一声叹息,却又重得像一个承诺。

李山河笑了,眼角浮现出她最喜欢的那几道细纹。他轻轻拂去徐书雁发梢的水珠,手指在她耳畔停留了片刻,最终还是没有更进一步。

但当他重新撑起伞,带着她继续往前走时,两人的距离明显近了许多。

徐书雁的衣袖贴着李山河的臂膀,在雨水中传递着彼此的温度。伞面上的云纹在路灯下泛着金光,像是某种古老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