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伦敦港口,日光初破薄雾,泰晤士河面上就已热闹非凡。

码头边,巨大的商船鳞次栉比,桅杆如林立的森林,船帆层层叠叠,绘出复杂而壮观的几何轮廓。

庄亲王不禁惊叹:“如此规模的港口,实乃生平未见!”

兵部侍郎魏廷珍也在一旁附和:“是啊,王爷,咱们大清的港口与之相比,逊色不少。”

码头上,工人在跳板上往来奔忙,他们身强力壮,汗流浃背,扛着沉重的货物,嘴里喊着号子。

搬运的货物种类繁杂,有来自美洲的烟草、棉花,散发着独特的气味;来自亚洲的香料,馥郁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还有欧洲大陆的精美工艺品,包装精致。

庄亲王深吸一口气,对身旁的户部侍郎蒋廷锡说:“这港口汇聚了世界各地的货物,可见英国贸易之繁荣,我们大清也该拓展海外贸易了。”

蒋廷锡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远处,一艘艘船只在领航员的引导下,小心翼翼地驶入港口。

船身的旗帜随风飘扬,展示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标志,彰显着伦敦港作为国际贸易枢纽的地位。

起重机吱吱嘎嘎地运作着,滑轮在绳索上快速滑动,巨大的吊钩吊起沉重的货物,在空中缓缓移动。

庄亲王看着忙碌的港口,转头问英吉利商队首领汤普森:“贵国港口每日的货物吞吐量有多少?”

汤普森回答:“庄亲王,这伦敦港每日吞吐的货物难以计数,贸易额怕是已经超过二十万白银。”

庄亲王听后,神色凝重,陷入沉思。

港口周围,仓库里堆满了等待转运的货物。

商人们穿着考究,在码头边忙碌地交谈着,手中的账本和文件记录着一笔笔重要的交易。

水手们结束远航后,在港口的酒馆里放松身心,讲述着海上的冒险故事。

英吉利传教士汤执中笑着说道:“庄亲王,这里便是英吉利的首都伦敦了。”

庄亲王微微点头,望着眼前这个陌生而繁华的城市,眼中满是感慨。

众人拖着疲惫身躯,缓慢下船。

大清水手们脚步虚浮,脸上带着掩不住的倦意,可眼神中却闪烁着好奇的光芒,打量着这个与大清截然不同的国度。

庄亲王整理了一下衣冠,虽神色疲惫,但仍保持着威严的仪态,率先踏上伦敦的土地。

大清一行人的出现瞬间引起了当地人的轰动。

码头上的人们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投来好奇的目光。

人群中开始议论纷纷,用英语小声交谈着。“看啊,这些人穿着好奇怪,他们是从哪里来的?”

一个年轻的码头工人指着使团众人,满脸疑惑。

一位衣着得体的商人扶了扶帽子,说道:“看外貌衣着,他们应该是来自遥远东方的大清国,真是难得一见。”

一些大胆的孩子围拢过来,睁着圆溜溜的眼睛,好奇地打量着使团成员身上华丽的服饰和独特的发辫。

随行的翻译赶忙上前,用流利的英语向周围的人解释使团的来意,人群中不时发出阵阵惊叹声。

一路上,街道两旁的建筑风格让他们大开眼界,哥特式的尖顶教堂高耸入云,砖石结构的房屋排列整齐,与大清的木质建筑截然不同。

街边店铺林立,橱窗里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有精美的钟表、闪亮的金属器具和色彩鲜艳的布料。

礼部侍郎励廷仪不禁感叹:“王爷,这里的一切都如此新奇,与咱们大清简直是两个世界。”

庄亲王微微皱眉,说道:“是啊,英国的繁荣超乎想象,我们必须深入了解,才能知道大清与他们的差距究竟有多大。”

行至住所,庄亲王一行人稍作休息。

然而,伦敦街头的繁华景象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在他们脑海中挥之不去。

英吉利国王乔治二世得知大清使团抵达伦敦的消息,极为重视,即刻下令筹备盛大的欢迎仪式。

在他看来,这是东西方世界第一次官方交流,意义非凡,定要办得隆重而周全。

大清使团抵达次日,伦敦的街道被装饰得焕然一新。

主干道两旁,英吉利米字旗与大清龙旗交相辉映,随风飘扬。

身着鲜艳制服的皇家卫队整齐列队,手中的长枪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

庄亲王等人在传教士汤执中的陪同下,前往王宫。

一路上,民众夹道围观,好奇地张望着来自东方神秘国度的使者。

欢呼声、议论声此起彼伏,气氛热烈非凡。

抵达王宫前,乔治二世率领一众皇室成员和贵族早已等候多时。

乔治二世身着华丽的礼服,头戴象征王权的皇冠,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

庄亲王稳步上前,按照外交礼仪向乔治二世行礼。

乔治二世也热情回应,双方互致问候。

欢迎仪式上,军乐队奏响欢快的乐曲,皇家卫队进行了精彩的队列表演。

士兵们步伐整齐、动作划一,展现出英国军队的高昂士气。

随后,乔治二世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尊敬的大清使者,欢迎你们来到英国。

今日的相聚,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开端,愿我们的友谊如同泰晤士河的河水,源远流长。”

庄亲王也郑重回应:“陛下的盛情款待,我们深感荣幸。

大清与英吉利虽远隔重洋,但我们怀着对和平与交流的共同向往而来,期待此次访问能增进两国的了解与合作。”

庄亲王迈着沉稳的步伐,朝英皇乔治二世走去,身姿挺拔,仪态端庄,举手投足间尽显大国使者的风范。

他双手稳稳地捧着国书,那国书用极为精致的纸张制作而成,触感细腻,纹理间散发着一种独特的质感,彰显着大清对此次外交交流的极度重视。

国书封面以明黄色的绸缎包裹,这在大清是皇家专属的颜色,上面绣着栩栩如生的金龙图案,丝线在光线下闪烁着华贵的光泽,仿佛在诉说着大清的威严与荣耀。

来到乔治二世面前,庄亲王微微欠身,以标准的外交礼仪呈上国书,同时说道:“尊敬的英皇陛下,这是我大清中华皇帝托我呈递给您的国书,望陛下过目。”

乔治二世眼中满是好奇与期待,双手接过国书。

他先是被国书豪华精致的外观所吸引,轻轻抚摸着封面的绸缎与金龙刺绣,心中感叹不已。

当他打开国书,发现里面分别用满、汉、英三种文字书写,字迹工整秀丽,尤其是看到弘历那苍劲有力的亲笔签字,更觉这份国书分量十足(具体内容见注1)。

乔治二世认真地阅读起来,现场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在等待他的回应。

读完之后,乔治二世抬起头,脸上带着微笑,说道:“中华皇帝的言辞恳切,对两国关系的重视与期望,朕都深深感受到了。大清与我国的贸易往来,为两国带来了繁荣,朕也十分珍惜这份情谊。”

他接着说道:“关于通商,我国一直期望能与大清建立更紧密的合作。

我国的工业制品,如先进的纺织机械、精密的钟表等,相信能为大清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朕承诺,定会约束我国商人,遵守贵国的贸易法规,确保贸易公平、有序地进行。”

谈及文化交流,乔治二世兴致勃勃:“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两国文化各具特色,交流融合定能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我国的学者对东方文化满怀向往,渴望能去大清交流讲学。

同时,对于贵国学子前来我国求学,我国的顶尖学府将全力支持,提供最好的教育资源。”

在谈到互设公使时,乔治二世兴致颇高,忍不住与庄亲王分享起来:“实不相瞒,我国前几任国王多次尝试在贵国设置公使,期望能加强两国沟通,只是未能如愿。

没想到此次贵国竟主动提及,实在是令人喜出望外。

朕将立即安排外交大臣着手筹备此事,争取早日实现公使互驻。”

庄亲王听完,心中倍感欣慰,再次欠身行礼道:“陛下的积极回应,让我看到了两国友好合作的美好前景。

我定将陛下的意思如实转达,相信这将开启两国关系的新篇章。”

注1:“大清中华皇帝敕谕英吉利国王乔治二世:

朕承天命,御临天下,心怀苍生,泽被四方。久闻贵国远居重洋之外,近年与我朝通商日益繁盛,商船往来如织,于浩渺波涛间乘风破浪,各类奇货汇聚互市,此诚为两国之福祉,朕深感欣慰,尤为关切。

朕以天下社稷为己任,重任在肩,实难脱身。故遣皇叔庄亲王允禄率使团出访贵国,以表朕之拳拳诚意与殷切关怀。望国王待之以礼,坦诚交流,畅所欲言,共促两国情谊深厚,如秦晋之好般稳固,同商合作发展之良策,共绘宏伟蓝图。朕已着令地方官员,给予来华贵国商人诸多便利,保障贸易顺遂、居留无忧,亦望贵国善待我朝商民,使彼此皆蒙其利。

朕向慕和平,矢志不渝,愿与贵国永结同好,互通有无,互设公使,让两国信息畅达,遇事宜及时沟通协调,消弭分歧。且学问之道,贵在博采众长,望国王恩准我朝学子赴贵国交流学习,也盼贵国学者来华讲学传道,促进文化交融,共襄文明进步之盛举。朕衷心期待国王积极回应,愿两国友好如巍峨高山,屹立千秋,携手共创太平繁荣之新纪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