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山外吹来的风 > 第55章 村途思发展,众意起波澜。商讯传惊喜,如何破两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5章 村途思发展,众意起波澜。商讯传惊喜,如何破两难?

夜幕像一块巨大的黑色幕布,缓缓落下,严严实实地罩住了整个村子。没一会儿,村子便被静谧的夜色包裹,万籁俱寂。然而,大伙的心里却像夜里闪烁的萤火虫,亮堂堂的,满是对明天好日子的憧憬。我静静地站在村头那棵老槐树下,这棵槐树的岁数,怕是比村里最年长的长辈还要大,它就像一位忠诚的卫士,扎根在这片土地,守望着村子的岁岁年年。我仰头望着满天繁星,那些星星一闪一闪的,仿佛在和我眨眼睛、唠家常,心里暖烘烘的,不知不觉间,就像和家人围坐在一起聊天似的,我轻声对着星空许愿:“老天爷啊,求您保佑咱这方水土,年年岁岁都兴旺;也保佑咱村里的每一个人,日子比田里熟透的稻穗还饱满,心里比清晨喝了甘甜的山泉水还畅快,平平安安,和和美美。” 这愿望,朴实得就像刚从地里拔出来、还带着新鲜泥土的萝卜,土气却实在,直直戳进人心窝。

“嘿,后生仔,心里有啥小算盘呐?” 张婶迈着她那标志性的不紧不慢的步子,慢悠悠地朝我走来。昏黄的月光洒在她身上,勾勒出她微微佝偻的身形。她的眼神里满是温暖与关切,就像在问自家孩子明天穿啥衣服、吃啥早饭,熟悉又亲昵。

我嘴角上扬,眼神里透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抬手挠了挠头,笑着说:“张婶,咱手上的事儿可多着呢。我就想着怎么把智能种田这条路越走越宽。前几天我专门跑去镇上图书馆,翻了好多农业科技的书,还在网上查了不少资料,就盼着能找到让地里收成翻倍的法子;再琢磨琢磨怎么让来咱村的游客,个个都竖起大拇指,心里念着咱这儿的好,回去还想再来。最关键的是,得把这好势头稳住,想法子让外头的人都知道咱村的好,都来搭把手,一起把这日子过得甜甜蜜蜜的!” 这话一出口,就像田埂上吹过的微风,带着泥土的芬芳,悠悠地暖进了每个人的心窝。

我一拍脑门,突然想起什么,赶忙把村里的几位长辈和年轻小伙都叫到了一块儿。不一会儿,大伙就围坐在老祠堂的门槛上,你一言我一语,热闹得像过年一样。我手里紧紧攥着几张纸,那可是我熬夜,就着昏黄的油灯,一笔一划、倾注了无数心思画出来的宝贝。为了画这图纸,我熬了好几个通宵,眼睛都熬得通红,就盼着能把咱村的未来蓝图描绘好。我轻轻展开图纸,像展示自家田里刚冒出头的绿油油的好苗一样自豪:“乡亲们,瞧瞧,这是我琢磨了好久的想法,咱村的山山水水都在这上头呢!特别是那十八巅,我上次去的时候,爬到半山腰,云雾就在脚底下缭绕,那感觉,高得都能摸到云彩,美得让人陶醉;还有那奶奶洞,我小时候听爷爷讲,洞里藏着好多神秘的故事,神秘得让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我想着,咱们得好好合计合计,怎么让这些宝贝给咱村带来福气,让大伙的日子过得更有奔头!” 我说的每一个字,都饱含着我对这片土地的深情,还有那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劲儿,直叫人心里热乎乎的。

我清了清嗓子,提高音量接着说:“我琢磨着,咱们这地方山清水秀,就是老天爷赏的金饭碗啊!咱们得想法子把这些宝贝利用起来,打造几个好看又好玩的景点。比如在十八巅那儿建个观景台,让游客能把周边的美景尽收眼底;在奶奶洞附近弄个民俗文化馆,讲讲洞里的传说,再展示展示咱们村里的老物件。让外头的人都眼馋,都来咱村逛逛,看看这好风光。这样一来,人多了,热闹了,咱村的钱袋子也就鼓起来了,家家户户的日子,那不就像秋天挂满枝头沉甸甸的果实,甜滋滋的嘛!” 我边说边比划,眼里闪烁着光芒,亮得就像村东头刚升起的太阳,满是对好日子的期盼。

话音刚落,四周就像炸开了锅。李大叔吧嗒了一口旱烟袋,吐出一团浓浓的烟雾,忧心忡忡地说:“哎呀,这想法是好,可天上的事儿,咱能说了算吗?就怕到时候竹篮打水一场空,白忙活咯!” 王大哥也附和道:“是啊,想法是挺美,可落实起来哪有那么容易。别到时候地没种好,旅游也搞砸了,那可就惨咯!”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话语里透着乡亲们的直爽,还有对现实的担忧,但更多的是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每一句都像是从心窝里掏出来的,热乎又沉重。

“哟,说起这扩大旅游开发,我第一个不同意!” 张婶嗓门一亮,手里还不停地编着竹篮,她编竹篮的手艺可是村里一绝,竹条在她手里上下翻飞,像灵动的舞者。可此刻,她的眼神里满是坚决,“咱这村子,一直像个世外桃源,安安静静的。这一搞开发,还不得吵得鸡飞狗跳,连狗都不得安宁,更别说咱这些老胳膊老腿的了。咱就图个安稳日子,可不稀罕那热闹劲儿!” 张婶的话,直爽又朴实,对家乡的深情和对宁静生活的依恋溢于言表,让人听了心里七上八下的。

“可不是嘛,” 王大爷叹了口气,眉头拧成了个大疙瘩,脸上的皱纹更深了,“那些城里人一来,咱们这乡里乡亲的安宁日子,怕是要被搅和得底儿掉咯。到时候,垃圾到处扔,污水到处流,咱这干净的村子可就毁了。” 他边说边摇头,那双布满老茧的手,不自觉地搓着衣角,透露出他内心深深的忧虑和不舍,仿佛在为即将逝去的宁静日子默哀。

小朝,村里那个干劲十足的年轻小伙,一脸认真地说道:“说到破坏环境,咱的心都得颤三颤。咱们这山清水秀的,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宝贝,哪能容他们乱来,把好好的家园搞得乌烟瘴气?我出去闯荡过,见过有些地方,房子建得挺气派,可老百姓的日子还是紧巴巴的,苦不堪言。到头来,还不是便宜了那些当官的,咱们呢,还得守着这黄土地,过苦日子。咱可不能重蹈覆辙啊!” 小朝的话里带着一股倔强劲儿,也透着对家乡的深沉热爱和对现实的清醒认识,每一句都扎心,让人听了不是滋味。

听着乡亲们的话,我心里沉甸甸的,但眼神却愈发坚定。我站起身来,环顾四周,看着这些熟悉的面孔,缓缓开口:“乡亲们,我理解大家的担忧,可咱不能因为怕噎着就不吃饭啊。咱发展旅游,肯定是以保护村子为前提,不会让它变了样。咱可以一起商量着定规矩,让游客来了也得守咱这儿的规矩。至于收成和收入,智能种田只会让地更肥沃,旅游开发只会让钱袋子更鼓,大家的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咱再一起好好琢磨琢磨,行不?” 我的话一出口,大家都陷入了沉思,一时间,祠堂前安静了下来,只有微风轻轻拂过,撩动着每个人的心弦。

就在这时,村里最时髦的年轻人阿强风风火火地跑了进来,手里拿着个崭新的平板电脑,大声嚷嚷道:“大伙别吵啦,我刚联系了个搞旅游开发的大老板,人家可感兴趣了,说下周就来考察!” 这突如其来的消息,就像一颗炸弹,让原本安静下来的场面再次炸开了锅…… 面对这突然的变数,乡亲们到底会作何反应?是齐心协力迎接发展机遇,还是依旧坚守那份宁静?而我又该如何在这重重矛盾中找到平衡,带领大家走向更美好的未来?这一切,都还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