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上,但说无妨。”
秦殊能够猜到他想说什么,果然,宇文战道:“孤想请你去司农司,亲自指导他们,你意下如何?”
“只是这点小事,不足挂齿,明日我便可前往司农司。”
对于他的表现,宇文战十分满意,他点点头道:“好,好,若是有什么困难,就直接提出来,孤一定为你解决。”
秦殊从下午入宫,快傍晚了才出宫。
而北凉其他的大臣,得知秦殊居然在御书房待了整整一个下午,都十分惊讶。
要知道,宇文战很少单独召见大臣,就算有,也不会像秦殊这样,在里面待了这么久。
“丰盈王今日被王上召见,不知道具体说了什么?”
兵部尚书府的书房内,坐着好几位朝中大臣。
“王上该不会还想要封他为并肩王?”
“应该不会,你以为,王上真的想要封他为并肩王,哼,他就算功劳再大,也不能与王上并肩。”
“但今日他被传召入宫,难道是有什么重任交于他?”
不止是尚书府,其他府邸也有这样的猜测。
对于这些猜测,秦殊自然不清楚,但就算知道,也不甚在意,他出宫后,便直接上了马车。
回到王府,崔福出来迎接,秦殊看向他道:“命人准备笔墨纸砚,我一会儿要用。”
“是。”
用过晚膳后,他就钻进了书房,他需要好好规划一下,明日去司农司,首先要做的是什么,毕竟农业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
大炎经过了三年的时间,才让百姓勉强果腹,不会为了那三两包的青稞大打出手。
而他的计划中,十年内,让大炎所有百姓都能吃上白花花的大米,只是可惜啊,计划进行了一般,夭折了。
不过,现在也不晚,北凉虽然不如大炎地广,但好在能够耕种的土地也不算少了。
一直到夜深,秦殊的书房中仍旧灯火通明,直到管家来提醒,他才放下笔,揉了揉略微有些酸痛的肩膀。
“将这些东西都收好,明日本王要用。”
崔福走过去,只见满满几页纸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农业事宜,不由地对他肃然起敬。
他的王爷,是个胸怀家国天下之人,可惜,大炎女帝她看不到啊,将这样的人往外推,也不知是否后悔。
后悔?
秦慕君当然后悔。
后悔没能早点把秦殊给杀了。
她收到最新情报,秦殊不但为北凉收复了丢失的城池,还为北凉扩张了好几座城池。
将十几个小联盟部落全部收入北凉国土。
砰!
“废物,一群废物,朕养你们,到底有什么用。”
御书房内,几位大臣垂立,低着头不敢吭声。
他们也不知道,丰盈王居然这么厉害,而他两年前说的那个什么地雷,当真如此厉害。
“皇上息怒。”
“息怒,要朕如何息怒,去给朕查,那地雷到底是在哪里制作,掘地三尺,也要给朕找出来。”
秦殊以前提过此事,原本是为大炎准备的秘密武器,如今却成了北凉攻打其他国家的利器,这让她如何不生气。
秦殊在北凉的事迹传回了大炎,秦殊知道,但他并不在意。
早上起来后,用过早膳,就又回了书房重新将昨夜写的几乎重新梳理了一遍。
他想要在北凉安定下来,势必是要为北凉做些什么。
而想要让北凉的百姓过上安稳的好日子,务必要将他们的温饱问题给解决了。
农业,则是重中之重。
梳理完后,他这才动身前往四农地。
司农司的人一大早就收到北凉王的通知,丰盈王会来,结果等了一个多时辰都没看到人。
“司农长,不是说丰盈王要来吗?”
“对啊,怎么这个点了还没看到人?”
“他不是带兵打战吗,怎么还会种地不成?”
“哎,谁知道呢,王上都发话了,我们还能说什么?”
“行了,都别说了,王上既然都已经下了命令,自然有王上的道理。”
司农长发话,司农里面的人都不再说话。
没过多久,秦殊姗姗来迟,他一到司农司,所有人的脸色都有些怪怪的。
秦殊并没有说什么,他初来乍到,不服他的人可不止司农司的人,估计整个朝廷都没有两个对他服气的。
他直接开门见山地道:“王上让本王来与司农司合作,本王拟定了一些计划和想法,想跟你们一起探讨,不知司农司是谁在负责?”
他话音落下,司农司就有人站出来:“王爷,司农司是我在负责,我姓叶。”
“叶大人,请召集司农司的主要负责人,本王将一并阐述相关事宜。”
“是。”
叶大人转身就朝外面走去,将主要的几个负责人叫过来,秦殊才开始阐述自己的想法。
起初,司农司的人还有些怀疑,毕竟,他们并不知道秦殊对于农耕到底知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所以,对于秦殊所说的,他们一开始并没有仔细听,但随着秦殊越来越深入的阐述,他们顿时肃然起敬。
对于秦殊的远见和卓识感到深深折服,也未见过如此详细的农业发展计划。
看到他们的模样,秦殊道:“各位还有什么不清楚之处吗?”
叶大人道:“王爷,我们也想增加农产量,可是我们司农司一直在土里各种测试,但都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王爷所说的增加产量,不知道是如何产出?”
秦殊道:“本王的方法在于改良种子,提高土壤的肥力,以及合理安排农作物的种植时间和密度。”
“并且,本王已经命人研究出一些新的种子,这些种子相较于之前的种子,有着更强的生长能力和更高的产量。”
“同时,本王还打算引进一些新的农耕技术……”
秦殊不仅提出了引进先进的农耕技术,还鼓励百姓开垦荒山荒地,朝中更是要适当地减免赋税,以此来提高百姓的种植积极性。
同时,又提出修建水利设施,提高灌溉效率,确保粮食的产量。
“王爷,我等一定全力配合。”
“若真能实现,臣相信,不出两年,百姓都能够吃的上饭。”
司农司的成员们在听取了秦殊的计划后,纷纷表示将全力以赴,确保北凉的农业得到发展。
目睹他们高涨的斗志,秦殊心中也涌现出坚定的信心。
他深知,只要团队团结一心,北凉的未来必将日益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