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阿瞒,来,尝尝这道姜黄鸭。”程宇拿起筷子,夹起一块鸭肉,递给曹操。

少年曹操迫不及待地接过,放入口中咀嚼起来。

“唔!!”

鸭肉入口即化,那浓郁的香味瞬间在口腔中绽放开来,刺激着他的味蕾。

他的眼睛瞬间瞪得滚圆,脸上满是惊喜与陶醉。

“先生!此物真乃珍馐美馔啊!其味之妙,鲜香醇厚,入口即化,实乃我生平仅见!”

“在您这里,真是每时每刻都在刷新我对美食的认知啊。”

“我都怕以后回去吃下饭了。”

程宇看着曹操狼吞虎咽的样子,成就感满满。

一方面是真的高兴做的菜还不错,另一方面是曹操又给他带来了一个好评。

三个好评了这就。

程宇的笑已经止不住了。

“走,去大堂吃,后面还有几道菜呢。”

可能是不久前才喂饱肚子的原因,这次吃的没有像之前那般迅速。

少年曹操好不容易咽下口中的鸭肉,忙不迭说道:“往昔所尝之食,不过果腹之物罢了。今日这姜黄鸭,味道之鲜美,口感之丰富,实非我能想象。这鸭肉鲜嫩爽滑,尤是那独特的辛香之味,更是奇妙无比,我从未曾领略过如此滋味,当真令人欲罢不能!先生,您说得没错,这道菜定是我之后的平生所爱。”

程宇哈哈一笑,突然伸手轻轻止住了曹操的下筷动作。

“阿瞒,来,再帮我实验几道菜,你还能再吃点别的不?”

少年曹操本就吃得满足,但一听程宇这话,想着能继续品尝先生做的美食,用力的点头道:“能!先生做的菜,阿瞒就是再饱也能尝上一尝。”

程宇转身便往厨房走。

少年曹操看了看桌子上的姜黄鸭,咽了咽口水,有些恋恋不舍,但还是跟着过去了。

来到厨房,这次程宇打算做一道阳春面。

他从橱柜里拿出一袋优质的面粉,开始和面。

面粉在他手中逐渐变成光滑的面团。

曹操在一旁看得认真,见程宇熟练的动作,他心中满是钦佩,暗暗想着:

先生果然厉害,做什么都如此精通。

面和好后,程宇将面团擀成薄片,再切成粗细均匀的面条。

动作娴熟又轻柔,似把每一根面条都当做是一件艺术品对待。

接着,开始烧水准备下面。

将面条轻轻放入锅中,面条在水中翻滚,仿佛欢快的鱼儿。

听着咕嘟的水泡声,少年曹操感觉自己好像又饿了。

趁着煮面的功夫,程宇又在碗里调好汤汁、调料。

“这道菜名为阳春面,这汤汁可是阳春面的灵魂,调料的比例一定要恰到好处,多一分则咸,少一分则淡。”程宇耐心地给曹操解释着。

“阳春?阳春三月?”

“嗯,这道菜的来历相传是源于此出处。在后世,是一道大众美食。”

不一会儿,面条煮好了,程宇将面条捞出,放入调好汤汁的碗中,一碗热气腾腾的阳春面就做好了。

根根利爽、面汤清澈、汤上还浮着金色油花和翠绿蒜花。

“阿瞒,尝尝这阳春面。”程宇将面递给少年曹操。

少年曹操伸手拜谢,小心地接过面,轻轻吹了吹,便挑起一筷子面条放入口中。

少年曹操:

“( ̄~ ̄)嚼!”

“0^)吞!”

“(╯▽╰)好香~~”

“先生,这阳春面看似简单,却如此美味!面条入口爽滑,这汤汁更是鲜美无比,阿瞒从未吃过如此好吃的面食!”曹操一边吃一边赞叹,脸上的肌肉都因这极致的美味而微微颤动。

程宇看着曹操吃得津津有味,连表情包都展现在脸上了,表面上神色淡然,心中却在期待着食仙居的好评提示。

然而,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却始终没有提示响起。

难道?

程宇眉头微皱,心中有了猜测。

莫非一人一次性只可以提供三次好评?

看来是不能卡食仙居的“bug”了。

虽然有些失落,但他也觉得这是一次有价值的探索。

曹操吃得很快,不一会儿,一碗阳春面就见底了。

这次,他满足地拍了拍肚子,“先生,您这手艺真是绝了,不管做什么都好吃,不过我只恨我肚量有限,不能再品尝先生美味了。”

程宇笑着摆了摆手,“阿瞒,无妨,以后有的是机会。”

此时,曹操突然打了个哈欠,困意开始上头。

吃饱喝足,刚刚又在温暖的厨房里待了一阵子,加上程宇做饭时那有条不紊的动作,竟让他生出了几分倦意。

“先生,不知为何,突然感觉好困。”

曹操揉了揉眼睛,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他也不想睡,因为这可是在先生这里停留的宝贵时间,可是这会他的困意袭来,他感觉自己有点渐渐挡不住了。

程宇看了看窗外,晌午的太阳已经直直立于高空之上了。

到午睡时间了。

他见状说道:“阿瞒,你若是困了,就去客房休息一会儿吧。”

说着,他便带着曹操来到客房。

客房布置得简单而温馨,一张床,一张桌子,还有几幅字画。

曹操走到床边,轻轻躺了上去。

“先生,这床躺下去,好舒服,这也是现代才有的东西吗?”

程宇点了点头。

随着程宇走出门外,少年曹操裹着薄被,眼皮子逐渐合上了。

醒来后,少年曹操得程宇传授仙人兵书三卷,大喜,拜谢后离开。

回到自己的时代,少年曹操洗心革面,发奋学习,在洛阳城广交好友,以图乱世之变。

直至遭遇了乱世之贼。

“皇天后土”

“汉臣骁骑校尉曹操”

“誓杀奸贼董卓。”

“上安朝廷社稷,下谢天下黎民。”

“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

曹操刺杀董卓未遂,果断离开了洛阳。

后于乱世之中厉兵秣马,终逐鹿中原。

临死之际,曹操言:

“孤死之后”

“于彰德府讲武城外,建疑冢七十二座。”

“勿令后人知我葬于何处。”

后人唯命是从。

又一夜,曹操疑心病愈发严重。

卷缩在榻上的他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忽觉门外人影攒动,他猛地起身高声质问:

“门外所立何人?!”

只听一道熟悉的少年之音传来,英气勃发:

“身为汉臣却不思报国,与禽兽何异。”

“大汉征西将军曹操在此,今日誓讨汉贼!”

睡梦中,少年曹操露出了笑容。

吾好梦中杀人。

老来多惊醒,似有献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