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时空食堂:开局喂饱朱元璋 > 第5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

“臣,朱元璋!”

“叩告天穹,日月,山川,以及历代皇祖之灵寝。”

“自宋运告终,天命真人于沙漠入主中原,百有余年,今运也终!”

“惟,臣!上承天道,下顺臣民。驱除百年之患,勘定南北枭雄。”

“于正月四日,设祭于紫金山巅。”

“昭告天帝皇只!”

“立国大明!”

“建元,洪武!”

洪武元年正月初四,紫金山巅。

这位站在山巅最前方,身穿龙袍、头戴皇冠的壮年男子手持祭器,说罢。

只见在他的身后,身着各色华丽朝服的文臣武将们,纷纷俯首拜地。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紧接着……

万千披甲执戈的将士们纷纷高举自己的兵器,齐声高呼:

“万岁!万岁!万岁……”

“大明万岁……”

这一刻,不到四十岁的朱元璋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荣耀和自豪。

他,昔日的放牛娃,仅仅用了十五年时间,就扫荡了天下群雄,夺取了元廷。

此刻,他是天选,也是唯一!

建国仪式结束后,朱元璋率领着群臣和兵士们返回南京城中。

一路上,街道两旁挤满了欢呼的百姓。

他们挥舞着手中的彩旗,高呼着皇帝万岁的口号,脸上洋溢着喜悦和幸福。

是啊,新纪元了!

他们终于摆脱了昔日残暴的鞑子,跨越百年的时光,迎来了自己民族的汉人皇帝。

大明,大明,重换日月天,绝不只是说说而已。

南京城的百姓都坚信,朱元璋能够带领他们开创一个盛世。

朱元璋坐在龙辇上,微笑着向百姓们挥手示意。

他看到了百姓们眼中的希望和期待,心中充满了感慨。

大家都这么信任我,咱一定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当龙辇经过一条繁华的街道时,朱元璋看到了不少走卒摊贩在贩售吃食。

那些食物散发着诱人的香气,突然间,让他不禁想起了自己昔日落魄时的日子。

那时的他,四处流浪,饥寒交迫。

有一次,他饿倒在路边,一位好心的农户请他喝了一碗名叫珍珠翡翠白玉汤的汤水。

那碗汤虽然简陋,但却是让他记了几十年。

是了!虽然他现在当了皇帝,但也不能忘本。

朱元璋心中一动,命人去找到昔日那位请他喝珍珠翡翠白玉汤的农户。

不久。

农户便被带到了皇宫中,朱元璋亲自接见了他,并命人按照当年的配方,制作了一锅珍珠翡翠白玉汤,请群臣一起品尝。

紫禁城,华盖殿。

群臣端坐在餐桌前。

“今日,朕命御膳房做了一道汤,请诸位品品。”

朱元璋举起了手中的碗。

“这……”

群臣们看着面前这碗飘着白菜帮子、菠菜叶儿、豆腐碎块和碎米粒儿的汤,心中充满了疑惑。

他们不知道朱元璋为什么要让他们喝这样一碗汤,但又不敢违抗命令,只好硬着头皮喝了下去。

然而,当他们品尝到那碗汤的味道时,却纷纷皱起了眉头。

那汤的味道实在是太难喝了,简直无法下咽。

但他们在朱元璋面前,又不敢表现出不满,只好强忍着喝了下去。

早已喝完的朱元璋看着群臣们的表情,心中有些失望。

农户发明的珍珠翡翠白玉汤,原来汤里还都是什么野菜、剩菜、烂叶子、馊豆腐之类的东西,他怕群臣喝不下去,还特地让御厨稍做了一些改良。

他本以为这碗汤会让群臣们感受到昔日的艰辛和不易,没想到他们却如此嫌弃。

这才多久啊,居然如此嫌弃。

“哼!”

群臣抬头,眼神惊恐。

有些还在慢慢喝的人,一听到朱元璋生气,迅速灌下。

“你们这些人,平日里养尊处优,不知民间疾苦。这碗珍珠翡翠白玉汤,是朕在落魄时喝过的最美味的食物。你们竟然如此嫌弃,真是让朕失望。”

群臣们闻言,纷纷跪地请罪,头都不敢抬起来。

他们知道自己犯了错误,但又不知道该如何解释。

朱元璋看着他们慌张的样子,心中的怒气渐渐消散。

他知道,这些人已经习惯了宫廷的奢华生活,很难体会到他昔日的艰辛。

唉,罢了!

退朝后,朱元璋生着闷气,遣走身边侍卫,一人在皇宫之中转悠。

他想要一个人静一静,思考一下接下来自己的治国之道。

不知不觉中,他来到了皇宫一处后花园门口。

朱元璋踏入后花园,微风轻拂,花香四溢。

然而,他的心情却依旧沉重,脑海中不断浮现群臣们嫌弃珍珠翡翠白玉汤的画面。

他缓缓踱步在小径上,看着满园的繁花似锦,心中却感慨万千。

曾经的艰难岁月与如今的荣华富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他愈发觉得不能忘记过去的苦难。

如果忘记了过去,只贪图眼前的富贵,他岂不是和元廷那帮畜生无二了。

不行,朝中这帮文臣武将还是过得太舒坦了,还是得给他们多找点活干。

北伐,抓紧继续北伐。

王朝初建,绝不能就开始贪图享乐。

朱元璋知道,朝中还有不少人心向元廷时期的士族生活呢。

明朝初期,部分士人仍然向往元朝时期的生活,主要是因为元朝对佛道等宗教徒的优待,根据耶律楚材的提议,设置了儒户。

成为儒户的士人可以免除赋役,受到保护,而基本的义务是在书院里教书学习,履行就学。

甚至优秀者,还可以领取奖学金性质的“廪金”。

在社会地位上,不同于种族划分,实际地位与僧、道、也里可温(基督教)、回回等户计相同的,仅次于皇族和官员。

元代的百余年间,兴建与恢复的各类书院达四百余所,尽显元朝对于教育的重视。

朱元璋一边思索北伐之策,一边就在这条小径上走着,经过一个转弯处的时候...

下一秒,朱元璋消失不见。

…………

“食,仙,居,食仙居?”

“咱的后花园里有这个地方吗?”

独处或者和亲近人聊天时,朱元璋习惯称呼咱,而不是朕。

前一刻,在穿过一个假山后,朱元璋突然感受到一道强光刺眼,慌忙闭上眼睛。

当他再次睁开眼睛,他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奇怪的地方,一个牌匾上写着“食仙居”的农庄门口。

建筑风格完全不像宫内建筑,倒有些江南建筑的影子。

而且庄园后面的那座山哪里来的?

老朱傻眼!

俺该不会在梦里吧?!

朱元璋身体紧绷,默默地开始观察起四周。

站在“食仙居”门口,心中满是疑惑与警惕。

这建筑看起来好生奇怪,墙体不知道是用什么造的,看起来如此光滑。

还有这道路,居然如此平坦。

正当他犹豫着是否要进入时,突然听到门内传出一首诗词。

“半人半神亦半仙,逍遥自在乐无边。”

“美食佳肴香四溢,人间至味醉流年。”

门缓缓打开,一袭青衫的程宇走了出来,笑呵呵道。

“你来了。”

“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