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未无央吃完早餐后,就把心腹丫鬟与嬷嬷奶娘叫到了跟前,并把昨晚她想好纠结不知该选哪个好的糖水铺备选名字说了出来。
“你们觉得糖水铺的名字叫甜滋滋好听呢!还是叫甜蜜蜜好听?”
“小姐,取这名字有什么寓意吗?”竹幽问。
“没有。”
“那小姐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呢?”
“我想表达的就是让人一听到这个名字就知道是卖什么的,然后听到这名字后就会想进店里来尝一尝。”
“小姐,取名这种事,不用去找那些懂玄术的先生测字吗?”奶娘询问。
据奶娘知道的那些开铺面的大多人家都会去找懂行的先生测字的,还要算主家的生辰符不符合起这个字,这样才会知道这个字旺不旺店铺,能不能赚到大钱。
“呃,不用了吧!我这就只是个小打小闹的生意,应该也没多大影响的。”
奶娘不提,未无央还真从未想过这个问题。
“唉呀,我说刘妹子,你瞎操心些什么啊!只要是小姐取的,定是最吉利,也定是最好,最能赚大钱的。”
“蒋姊姊,你说的对,我们家小姐取的就是最最好的。”
“奶娘,得亏你提醒,重新装修铺子的开工日,开业定哪天的琐事,还是要找懂行的先生来瞧瞧的。”
对于不懂的方面,未无央还是很虚心听得进耳的。
“行,到时我去安排。”蒋嬷嬷把请先生的事情揽到了身上。
“那就麻烦嬷嬷了。”
“哎唷,我的小姐哎,还跟嬷嬷我客气上了啊你?”
听着自家小姐口中的客气话,蒋嬷嬷内心其实还挺受用。
“那你们考虑好了吗?”未无央问四个心腹丫鬟。
“嗯,小姐,我觉得甜蜜蜜好,”
“小姐,我觉得甜滋滋好,”
竹幽和音若选了甜蜜蜜,慕雪和秋蝉选了甜滋滋。
二比二,打平了,又没选出来。
“嬷嬷和奶娘呢?”
“我觉得都好。”
“我也觉得都好。”
呃,又白问了。
“喔,我忘了说,我给两个名字还各想了句标语,要不你们听了再选选。”
“行啊小姐,你说吧!”
“嗯,听好了,咳,喝杯甜滋滋糖水,生活香甜有滋味。”
“喝甜蜜糖水,品甜蜜人生。”
“怎么样?哪个顺囗好听些?”
“小姐,我觉得甜蜜蜜好,这标语取的好,顺口又好记,听了就知道味道肯定甜。”
未无央的喝甜蜜糖水,品甜蜜人生一出,秋蝉就倒戈了。
“我也觉得顺口。”蒋嬷嬷附和。
“我觉得也是,生活够苦了,来一杯甜蜜糖水,人生也都跟着甜蜜了。”奶娘同样附和。
“小姐,我有个提议。”在几人念着未无央说的标语时,音若默默举了手。
“啥提议,你说?”
“小姐我觉得能不能把那个品字改为享字啊?”
喝甜蜜糖水,享甜蜜人生。
未无央嚼了嚼改为享字的标语,越品,越觉得这个享字用得好,用得妙。
“行啊!音若,平时看你脾气挺躁,想不到你还有这一套啊!”
“可以。”
大家都在口中念了念那句:喝甜蜜糖水,享甜蜜人生。
越品越觉得这个享字用得好,几人纷纷给音若比了大拇指。
“音若真是小姐我的大宝贝,小姐我喜欢你的这个提意。”未无央毫不吝啬的给予了夸奖。
把音若都夸不好意思了。
这糖水铺的名字取好,连标语也出来了。
未无央带着竹幽前往了官府。
昨天下午,未母就提前让人过来衙门打点过了。
未无央和竹幽到达衙门时,没有等多久就办理好了经营文书,衙门登记造了册,盖了官印,未无央缴纳了银钱,就能拿着经营文书离开了。
以后,只要每个季度准时过来缴纳商税就成。
忙碌的日子真的是马不停蹄的,大热天往外跑,还真的容易让人烦燥,不过回到府里后,昨晚她交待的那两人也被嬷嬷打发卖掉了,这也算是件值得高兴的事了,好似院里的空气也跟着那两人的离开,变得清新了不少。
第二日,未无央带着丫鬟,嬷嬷,和奶娘一同出了府。
今天时间紧,任务重,除了要去北市找货商谈供应材料的事情外,未无央还要去牙行买人,跑堂的伙计,调糖水的娘子,都要买好几个,买人也不是一个牙行就能买得全的。
况且买人可不是买材料,说不好用就可弃了,这人是活的,是有思想,是有性格,是最难挑的。
几人出了府,驾着马车来到了泰京北城。
北城的街道不像南城规划得那严谨齐整,整个北城就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这边外来人口众多,全国各地的货商来泰京后,大多都会选择在北城落脚。
而相对来说,泰京有权势的世家大多都聚集坐落在了南城。
今天前来,未无央几人直奔上次看好的那几个货商的供货店。
开糖水铺子,除了供应主要的糖水外,也少不得要搭配些点心,糕点之类的小吃食作点缀。
糖水主要的基础材料糖块,未无央找了三家糖商对比,最终她选择了一个南方的货商,这个供货商是个女子,姓苗,叫秀兰。她家四代从商,家族里不分男女皆可从商,只要有本事,能为家族带来利益,家族是不管你是男还是女的。
女子与女子打交道,也会少下许多麻烦。况且女子是最理解女子的,就这一点很是让未无央心动。
大偃朝虽然民风还算开放,可毕竟自古以来都是男主外女主内的习俗,女子在外做事多少会被束手束脚的。
未无央是很佩服敢于与世俗抗争,有志向,有理想的女子的。
毕竟经历了上一世的那些悲苦,未无央是真的知道,女子想要得到敬重,只有自己先立起来,才能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站上那一席之地。
跟苗秀兰谈了一通下来,越谈两人越投机,都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惺惺相惜感油然而生。
苗秀兰跑商也跑了不少地方,甚至她的足迹也踏走到了大偃朝周边的几个国家上。
她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何其多,还从未遇到一个这么对她胃口的女孩子。
她们从商的本就低人一等,士农工商,商人排序是最末的,何况她不仅是个商人,还是个女商人,想要在这个世界上有番作为,是很难很难的。
以往,她遇上的那些世家女,哪个不是都眼睛长到了额头上,真真的是很看不起她们从商的人的。
今个儿遇上很不一样的未无央,瞬间引起了苗秀兰的兴趣。
最终如苗秀兰想的那样,未无央的确是个有趣的女子。
两人相谈甚欢,最后她又给未无央推荐了几个她的货商朋友。
有了苗秀兰的推荐,还真省了未无央的不少事。
未无央想着就苗秀兰这样的一个妙人,想来她的朋友定也差不到哪去。
果然,一通接触下来后,还真没让未无央失望。
制作糖水点心大概的材料,除去糖块类,像红豆绿豆各种适合做吃食的豆类,粟米粳米糯米鸡头米各种米,面粉豌豆粉木薯粉凉薯粉各种粉,花茶绿茶红茶各种茶,果干,香料等等,未无央都跟这些货商谈好,并签下了采购合契。
一通弄下来都午时过了,几人随便选了家酒楼吃了午膳后,又马不停蹄的赶回了南城牙行。
去了第一家牙行,未无央一个都没选上。
第二家,她还是没有看中的。
不过就在前往第三家牙行快要到达时,遇上了一桩事。
起先,她坐在马车里思考着接下来需要忙碌的事情,也没在意马车因前方路途拥堵而停下来了的情况。
直到一声声求饶尖叫的哭声穿透了她的耳膜,才把她从思绪中拉了出来。
“竹幽,前面出什么事了?”
“回小姐,前面有个娘子抱着她的女儿坐在路中央哭。”
“你去查看一下,看是出什么事了?”
“好的。”
没一会,竹幽回来了。
“怎么样?”
“小姐,前面,前面那户人家要卖媳妇和孙女,那媳妇死活不同意,说是卖她可以,若把她女儿也卖了,那她就抱着女儿一起死算了。
现在那户人家正在与那位妇人争执。”
竹幽附身在车窗口跟未无央说。
“这情况大概还要多久才能疏通路。”未无央事多,她想赶紧快点去牙行看看,把该买的人买到,这一天天的拖着,她哗啦啦的银子得从哪里来,她并不想多管闲事,毕竟有事可以找官府,她又不是衙役,管不了别人的家事。
“小姐,恐怕短时间内不行啊!那妇人手上拿着一把菜刀,正架在她女儿脖颈上的。”
“那我下去步行算了。”
走不了,堵在马车上,很热的,未无央想下车,看能不能步行前往牙行。
去牙行,要穿过哄闹争执的人群。
经过那哭闹的人群时,未无央好奇驻足停下来围观了一会。
从围观群众的话语里她才知道了场中举着刀的妇人到底是出了什么事。
场中的妇人大概三十岁左右的样子,五官长得还算周正清秀,就是她憔悴的面容掩盖了她的姿色,让她看起来不是那么的引人注目。
她怀里抱着的女孩,大概五六岁的样子,模样倒是好看,唇红齿白的,若是不一直哇哇哭泣,肯定也是粉雕玉琢的漂亮孩子。
原来妇人的相公前两个月前就突发意外死了,留下了妇人和女儿,而在一个月前,妇人却意外得知自己有孕了,算算日子,她肚子里的正是她相公的孩子。
可现在她男人死了,她的小叔子一家想要霸占她的家产,所以不承认她肚子里的孩子是他们家的种,也怕若是妇人生下了儿子,她们就拿不到这份家产了,所以就各种造谣说是女人不检点,才会在死了男人后揣了孩子。
名声对女人本就重要,传得多了,大多人就信了,不论女人怎么解释,在婆母和小叔一家的干预下,没有多少人会相信她,甚至是有很多人对她指指点点的。
本来,按照她婆母的意思是想着休了她的,可她那喜欢煽风点火的妯娌就怂恿她婆婆不要休了她,直接把她卖了,卖掉她还能挣不少钱贴补家用。
经自己小媳妇一顿怂恿,这婆婆就心动了,很快联系好了牙行。
听到婆婆要卖掉自己,妇人想着也没关系,只要她们能善待自己的女儿,并养大她,把自己卖去做苦力,也没什么的。
可就在五天前,她无意间听到了自己那个妯娌和她小叔子的私房话,说的是等卖掉了她后,再把她的女儿卖到青楼去,也不知道她那个妯娌从哪听说的,这种干净漂亮的小姑娘卖去青楼当清倌人,能卖五十两银子。
五十两银子,他们要挣起码要花十年时间才能挣到五十两。
现在卖一个女娃就能挣五十两,光想想,就是很让人激动的存在,况且又不是自己的女儿,卖就卖了,又不心疼。
有了这五十两银钱,就能送她们家耀祖去上学堂了,能上学堂,以后就能考大官,那以后她们就是大官家的老太太,老太爷,就能拥有享不完的清福和用不完的钱财。光是想想,夫妻俩就兴奋得不行。
而无意听到这事的妇人恨极了,她不能如了她们的意,卖她可以,为什么还要卖掉她和相公的孩子,为什么?
她回了自己的房间,把该收拾的收拾好了之后,午夜时分,抱着女儿偷偷出了家,她不敢往大路上走,偷偷从山上小路跑,只要跑出村子,跑去到其他不认识她们的地方,总有她们的落脚之处。
妇人的想法是好的,可运气就差了那么一点,她的妯娌半夜起来如厕,路过她的房间时,无意扫了眼,发现她房间静得很,就拉开窗看了眼,不看不知道,看了就知道她这大嫂八成是跑了。
所以她急忙叫醒了婆婆和她相公,一家人就追了出去。
没走多远的妇人听到了声响,知道是自己婆婆追来了,于是就慌不择路,从半山上滚了下来。
而这一滚,她肚子里的孩子也就跟着掉了。
而她婆婆更加以此为借口,说妇人恶毒心肠,她大儿子都没了,她还把她大儿子好不容易留下的种给故意摔没了,说她天杀的恶毒心肠,不愿给她儿留后,太坏了种种,就这恶人先告状的污蔑她,败坏她。
老太婆太无耻,太无赖。搞得村里知情的人想保她都无从开口。
这掉了孩子,也等于掉了与自己相公的念想,妇人挺心灰意冷的。
而她婆婆与小叔子趁她躺在床上休养时,偷把她的女儿带到城里来卖,还好村里的一个大婶悄悄跑去了她家跟她传告,不然,她还被闷在了鼓里。
知道情况后,她也不再矫情身体好不好,难不难受了,她卯足了劲的往直往城里赶。
好在在路上遇到了个好心人,用马车载了她一段路。
她总算是在城门处追上了她的婆婆和小叔子。
她的婆婆也没想到她会追来,抱起孩子就往城里跑,她在后面追。
或许是母爱的加持,也或许是气极后身体的最后反噬,她跑得很快,眼看就追上了她婆婆,这时她小叔子则横冲过来撞了她一把,她被撞扑到了地上。
这时群众也围观了上来,指指点点的,她的婆婆也不再好继续跑,停了下来。
停下来后,她就各种编造瞎话,企图污蔑妇人,站在道德制高点,试图用群众的舆论湮灭妇人。
妇人气极,刚好她扑倒在的地方正是一家铁铺,门口的摊子上正摆放了不少的农具,刀具等,妇人管不了那么多,操起一把菜刀就朝着那喋喋不休的老妖婆冲了过去。
老妖婆面对怒气横生的妇人,她也是打怵的,连忙放开了女孩,跑到了自己小儿子身边。
老妖婆跑是跑了,可她站到自己小儿子身后又有了底气,再次开口败坏起妇人来。
孩子回到了自己身边,妇人也不再有所顾忌,同样回怼了回去。
如此来回,
也就有了先前竹幽所说的那一幕。
媳说媳有理,婆说婆有理,各执一词,围观群众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好在今天妇人她们村里的几个知情人也来了城里。
通过那几人的传论,未无央也才知道了事情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