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青和程洁时常来顾府做客,三人坐在后院的梧桐树下,一壶清茶,几碟点心,便能聊上大半天。
李浮生总是默默备好茶点——新蒸的桂花糕、酥脆的杏仁饼、酸甜的蜜饯果子,每一样都精致可口。
宣青第一次尝到时,差点咬到舌头:\"这、这真是姑爷亲手做的?\"
程洁也瞪大眼睛:\"比丰城最好酒楼的点心还讲究!\"
顾婉莹得意地晃了晃脚尖:\"那当然,我家夫君什么都会。\"
李浮生端着新沏的茉莉香片走来,闻言轻轻弹了下她的额头:\"少夸口。\"
却还是将第一杯茶递给了她。
偶尔,宣青的夫君陈砚和程洁的未婚夫张公子也会一同前来。
六人结伴逛集市时,场面总是格外热闹。
\"小姐,这个绢花好看!\"程洁举着一支海棠绢花往顾婉莹鬓边比划。
\"那边还有新到的胭脂!\"宣青拽着她们往摊位挤。
三个男人跟在后面,手里渐渐堆满包裹。
\"李兄真是好臂力。\"张文远喘着气感叹。
李浮生看了眼正和姐妹分享糖画的顾婉莹,眼中含笑:\"练出来的。\"
某日月夜,宣青和程洁留在府中用晚膳。
饭后李浮生摆出棋盘,与张文远对弈。
\"当年我第一次见姑爷,\"宣青偷偷对顾婉莹咬耳朵,\"还以为是个冷冰冰的玉雕人呢!\"
程洁噗嗤一笑:\"结果现在又是做点心又是拎包裹,比咱们家这两位还体贴。\"
顾婉莹望向廊下——李浮生正落下一子,银发映着月光,侧颜如画。
似是察觉到她的目光,他忽然转头,冲她眨了眨眼。
送客时,李浮生给每人包了份新做的茯苓糕,语气轻柔:“以后常来。”
宣青看着正在给顾婉莹系披风的李浮生,憋笑点头:\"为了点心也得来!\"
夜风拂过屋檐下的灯笼,照见六人依依惜别的影子,顾婉莹靠在门边挥手。
……
宣青和程洁来顾府,常常会带着自家孩子。
宣青的儿子阿宁五岁,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程洁的女儿小满三岁,扎着两个小揪揪,像只软糯的团子。
\"姨姨,这个给你!\"阿宁举着一只用草编的蚱蜢,献宝似的塞到顾婉莹手里。
顾婉莹蹲下身,轻轻捏了捏他的脸蛋:\"阿宁真厉害,都会编蚱蜢了?\"
\"爹爹教的!\"阿宁骄傲地挺起小胸脯,转头又扑向李浮生,\"李叔叔,你能给我雕个小木马吗?\"
李浮生揉了揉他的脑袋,从袖中摸出一个早已准备好的桃木小马。
阿宁欢呼着跑开,小满也摇摇晃晃追过去,奶声奶气地喊:\"哥哥等等我——\"
顾婉莹望着两个孩子的背影,眼中漾着温柔的光。
午后,趁着李浮生带孩子们在院子里放纸鸢,宣青和程洁拉着顾婉莹说起了悄悄话。
\"小姐,\"程洁压低声音,从袖中掏出一个绣囊,\"这是我娘从老家求来的方子,据说很灵验……\"
宣青也凑过来:\"我婆婆说吃黑豆炖乌鸡最好,要不我明天送只乌鸡来?\"
顾婉莹笑着摇头:\"不必啦,顺其自然就好。\"
\"可你们都成亲这么久了……\"程洁忧心忡忡。
她望向窗外——李浮生正弯腰帮小满整理歪掉的揪揪,头发垂落在肩头,\"有些事情强求不得,不如珍惜眼前。\"
同样的话她也对父亲说过。
当时顾俊安长叹一声,拍了拍女儿的手:\"爹只是怕你遗憾。\"
\"有浮生陪着,我什么都不遗憾。\"
……
顾婉莹对着一排瓷罐发愁:\"浮生,这胭脂颜色怎么调都不对……\"
李浮生放下手中的账册,挽起袖子走过来。
他指尖沾了点朱砂粉,又滴入两滴玫瑰露,在白玉钵里细细研磨。
\"要这样,\"他握着她的手慢慢搅动,\"力道均匀,颜色才会透亮。\"
胭脂渐渐呈现出娇艳的绯红色,顾婉莹惊喜地沾了一点抹在手背上:\"比西街那家老字号还好看!\"
三日后,胭脂铺开张。
顾婉莹特意梳了时兴的发髻,在门口给姑娘们试妆。
\"这颜色叫'朝霞映雪',\"她给一位害羞的小丫鬟点上唇脂,\"最适合你这样的白皙肤色。\"
李浮生坐在柜台后记账,听着她欢快的笑声,笔尖微微一顿——账本上不知何时画了朵小小的茉莉,正是她昨日裙摆上的绣样。
……
后院的花圃里,顾婉莹蹲在花丛中剪枝,裙摆沾满了泥土。
李浮生端着茶过来时,她正对着几株蔫头耷脑的牡丹发愁。
\"浇太多水了。\"他蹲下身,手指轻轻拨开根部泥土,\"牡丹喜干,三天浇一次就好。\"
一个月后,花店开张。
清晨摘下的带着露水的花枝,被顾婉莹扎成精巧的花束。
有位书生每日都来买一支海棠,说是要送给心仪的姑娘。
\"今天送你两支,\"某日她突然多塞了一支,\"祝你们百年好合。\"
书生红着脸跑开时,李浮生正在后院给新到的花苗松土。
她蹦跳着过去从背后抱住他:\"浮生,我们帮人牵红线啦!\"
他反手擦去她鼻尖的泥点:\"嗯,功德无量。\"
……
顾婉莹跟着李浮生学揉面,总把面粉蹭到脸上。
他一边教她捏褶子,一边用指尖抹去她鼻尖的白粉:\"笨手笨脚。\"
\"才不笨!\"她不服气,故意把面团捏成小兔子形状,\"看,多可爱!\"
后来铺子里真添了款\"玉兔包\",红豆馅的,成了孩子们的最爱。
天还没亮,厨房已经飘出阵阵香气。
顾婉莹踮着脚想掀蒸笼,被李浮生一把抱到一旁:\"小心烫。\"
笼盖掀起,白雾腾空而起。十八个褶的灌汤包晶莹剔透,看得她直咽口水。
\"尝尝?\"他夹起一个放在小碟里。
她急急咬破面皮,汤汁溅到下巴上。
李浮生用拇指轻轻擦去:\"慢点,没人跟你抢。\"
\"浮生,\"她鼓着腮帮子含糊道,\"咱们的包子肯定能卖光!\"
果然,开张不到半月,就成了丰城早市最热闹的摊位。
\"小娘子做的馅儿甜!\"赶早市的货郎咬着包子夸道。
李浮生挑眉——他明明按同样的配方调的馅。
后来才发现,顾婉莹总偷偷往馅里多放一勺糖。
有次下大雨,一位浑身湿透的老乞丐在门口张望,顾婉莹直接端了笼热包子给他。
李浮生默默在旁边放了碗姜汤。
……
茶楼建在护城河边,李浮生买下临河的三层小楼,亲自设计了\"听雨\"、\"观雪\"、\"赏月\"等雅间,飞檐下挂着青铜风铃。
顾婉莹每日在二楼弹琴,琴声悠扬,引得文人墨客常来品茶论道。
有客人认出她是当年琴艺大会的魁首顾小姐,茶楼名声更盛。
偶尔李浮生也会露一手——或是煮一壶罕见的雪山云雾,或是随手修复客人摔碎的古董茶盏。
打烊后,两人坐在茶楼后院数铜板。
顾婉莹把挣来的钱分成三份:\"一份给爹爹买参茶,一份存起来,还有一份……\"
她突然将几枚铜钱排成心形,推到他面前:\"给最厉害的账房先生发工钱!\"
李浮生捻起一枚铜钱,在指尖转了转:\"不够。\"
\"啊?那要多少?\"
他忽然倾身吻住她:\"要一辈子。\"
檐下风铃轻响,炉上茶壶咕嘟咕嘟冒着泡。
……
顾婉莹晃着荷包里叮当响的铜钱,忽然问道:\"浮生,我们之后开什么店好?\"
他替她拢了拢被风吹乱的鬓发:\"随你高兴。\"
\"那就开个书肆吧!你教孩子们写字,我给他们讲故事。\"
\"好。\"
晚霞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渐渐融进熙攘的人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