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长兄,翼德兄,实不相瞒,我陆恒虽为云中太守,却无意于庙堂之争。”陆恒的声音在院子里回荡,打破了短暂的沉默。
他目光扫过关羽和张飞,语气坚定:“我所求者,乃是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为此,纵然粉身碎骨,亦在所不辞!”
张飞一拍大腿,吼道:“好!说得好!俺老张早就看那些当官的不顺眼了!就该有人站出来,给他们点颜色看看!”
关羽没说话,只是默默地看着陆恒,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有钦佩,有激动,也有几分犹豫。
陆恒看在眼里,继续说道:“云长兄,翼德兄,如今天下大乱,正是英雄用武之时!我陆恒不才,愿与二位兄长一道,扫清**,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他伸出手,目光灼灼:“二位兄长,可愿助我一臂之力?”
张飞毫不犹豫地把手搭了上去:“俺老张这条命,以后就是你的了!”
关羽深吸一口气,也缓缓伸出手,与二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关某愿追随陆兄弟,生死与共!”
三人的手,紧紧相握,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将他们连接在一起。
陆恒心中激动,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不再是一个人孤军奋战。他有了可以托付后背的兄弟,有了可以并肩作战的伙伴。
“好!既然如此,咱们不如效仿古人,结义如何?”张飞兴奋地提议。
“桃园结义?”陆恒一愣,随即笑道,“好主意!只是,这后院只有几棵桃树,怕是……”
“无妨!”张飞大手一挥,“有桃树就行!心意到了,比什么都强!”
说着,他便拉着陆恒和关羽,来到了后院。
虽已是秋季,但这几棵桃树却依旧枝繁叶茂。虽无桃花点缀,但绿叶婆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倒也别有一番景致。
阳光透过枝叶,洒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还夹杂着一丝淡淡的酒香。
张飞从屋里搬出一个香案,摆上三牲祭品,又点燃三炷香,插在香炉里。
青烟袅袅,直上云霄。
三人并排跪在香案前,神情肃穆。
“皇天在上,后土在下!”张飞率先开口,声音洪亮,“我张飞,今日与陆恒、关羽结为异姓兄弟,从此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关羽紧随其后:“我关羽,今日与陆恒、张飞结为异姓兄弟,从此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若违此誓,天人共戮!”
陆恒看着身边的两位兄弟,心中感慨万千。他深吸一口气,朗声道:“我陆恒,今日与关羽、张飞结为异姓兄弟,从此同心同德,共创大业,若有异心,天打雷劈!”
三人对天盟誓,声音铿锵有力,在桃园中久久回荡。
誓毕,三人起身,相视一笑。
从此,他们不再是孤身一人,他们是兄弟,是生死相依的兄弟!
“大哥!”张飞和关羽齐声喊道。
陆恒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按照年龄,他确实是三人中最大的。
“二弟!三弟!”陆恒笑着应道。
三人再次举起酒碗,一饮而尽。
酒入愁肠,化作豪情万丈。
一瞬间,陆恒感觉自己仿佛成了戏文里的刘玄德,左右看看,关羽红脸眯眼,气度非凡,张飞豹头环眼,威风凛凛,这场景,真跟做梦似的。
“大哥,愣着干啥?咱哥仨,接下来干票大的!”张飞是个急性子,蒲扇般的大手拍了拍陆恒肩膀,震得他一个趔趄。
陆恒回过神,定了定心神,这可不是做梦,这是真实的三国!他定了定心神,说:“翼德莫急,咱们先回云中郡,把自家地盘整顿好,让百姓们吃饱穿暖,有奔头,这才是根本。”
关羽捋了捋胡须,点点头:“大哥说得在理,攘外必先安内。”
张飞挠挠头:“嘿,还是大哥想得周到。俺老张就只会抡胳膊打架!”
陆恒笑了笑:“翼德勇猛,是我们的先锋大将!不过嘛,光靠打打杀杀可不行。我们的目标,可不止云中郡,而是这天下!要让这乱世,彻底变成太平盛世!”
他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语气也变得激昂起来。
关羽和张飞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兴奋和激动。
“大哥,你说咋干,俺们就咋干!”张飞瓮声瓮气地说道,拳头捏得咯咯作响。
“愿追随大哥,匡扶天下!”关羽抱拳,声音铿锵有力。
陆恒看着眼前的两位兄弟,心中豪情万丈。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们三人,将踏上一条充满荆棘与挑战的道路。
但是,他们无所畏惧!
因为他们有彼此,因为他们有共同的理想!
他们要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一个全新的世界!
一个没有战争,没有压迫,人人都能安居乐业的世界!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陆恒突然想起了这句流传甚广的口号。
他知道,黄巾起义,已经不远了。
异族也已在边境蠢蠢欲动。
而他,必须在这之前,做好万全的准备。
他要在这乱世之中,杀出一条血路!
他要让这天下,改天换地!
陆恒在桃园中,仰望天空。
阳光洒在他的脸上,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
他默默地在心中起誓:
“此生,我陆恒,必将还天下一个太平!”
“若违此誓,天诛地灭!”
他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充满了坚定和决绝。
仿佛,整个天地,都听到了他的誓言。
风,轻轻地吹过。
桃树的叶子,发出沙沙的声响。
仿佛,在为他鼓掌,在为他祝福。
而关羽和张飞,则静静地站在他的身后,看着他的背影。
他们的眼中,充满了敬佩和信任。
他们相信,陆恒一定能够做到!
他们相信,未来的路,一定会充满光明!
他们相信,这天下,终将迎来太平!
而他们,将与陆恒一起,共同见证这一天的到来!
济北国卢县国相府
夜色渐浓,卢县国相府内,灯火通明。
大堂之上,鲍信来回踱步,眉头紧锁,脸上写满了焦虑。堂内气氛凝重,衙役、府兵分列两侧,皆是屏气凝神,不敢发出丝毫声响。
“哒、哒、哒……”
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沉寂,一个身着黑色劲装,身材魁梧的男子快步走进大堂,单膝跪地,抱拳道:“大哥!”
来人正是鲍信的弟弟,鲍韬。
鲍信停下脚步,急切地问道:“鲍韬,怎么样?可有‘夜莺’的消息?”
鲍韬摇了摇头,声音低沉:“没有,联络人已经按照约定时间去了接头地点,但‘夜莺’始终没有出现。”
鲍信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他一拳砸在身旁的桌案上,怒道:“该死!这‘夜莺’到底去了哪里?难道他叛变了不成?”
“夜莺”是鲍信安插在太平道内部的密探,负责搜集情报和探查太平道的“来由”。此人潜伏多年,一直表现得十分忠诚,从未有过任何差池。这次突然失联,让鲍信感到十分不安。
鲍韬沉声道:“大哥,‘夜莺’应该不会叛变,他家人都在我们手中,他不敢乱来。”
鲍信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怒火,问道:“会不会是出了什么意外?”
鲍韬想了想,说道:“也有可能,最近太平道活动频繁,内部管理也越来越严格,‘夜莺’可能是暴露了身份,被他们……”
鲍韬没有继续说下去,但鲍信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如果“夜莺”真的暴露了,那后果不堪设想。太平道的势力,远比他想象的要大得多,也隐秘得多。
鲍信在堂中踱了几步,又问道:“鲍韬,我之前发往朝廷的密报,可有回应?”
鲍韬再次摇头:“没有,朝廷那边,至今没有任何消息。”
鲍信的脸色更加难看了。他早就察觉到太平道图谋不轨,暗中积蓄力量,意图造反。为此,他曾多次向朝廷上书,请求朝廷派兵镇压。但这些奏折,都如石沉大海,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朝廷的漠视,让鲍信感到心寒。他知道,朝廷内部,已经被十常侍把持,那些奸臣,只顾着争权夺利,根本不关心百姓的死活。
“大哥,大将军那边……”鲍韬欲言又止。
鲍信知道他想说什么,摆了摆手:“大将军那边,暂时不要轻举妄动。”
鲍韬口中的大将军,自然是何进。何进与鲍信,同属朝中清流,一直与十常侍为敌。之前,何进曾派人来与鲍信联系,让他留意陆恒的动向。
“大将军让我们关注陆恒,要不要如实禀报?”鲍韬问道。
鲍信摇了摇头:“不必了。”
鲍韬有些疑惑:“大哥,这陆恒来历不明,又手握重兵,还拥有大量粮草,我们……”
“我知道。”鲍信打断了他,“但此人,与张让那些阉党,不是一路人。”
鲍信虽然与陆恒接触不多,但从陆恒的言行举止中,他能感受到陆恒对百姓的关切,对朝廷的忠诚。这样的人,绝不会与张让同流合污。
更何况,陆恒刚刚帮他解决了巨平城的危机,还送了他三十万石粮食。这份恩情,鲍信不能不报。
“可是,大将军那边……”鲍韬还是有些担心。
“大将军那边,我会亲自解释。”鲍信说道,“你现在,立刻派人去查,一定要查清楚‘夜莺’的下落!还有,太平道那边,也要加紧监视,一有风吹草动,立刻向我汇报!”
“是!”鲍韬领命,转身快步离去。
鲍信独自站在大堂之上,望着窗外漆黑的夜空,心中思绪万千。
太平道、十常侍、何进、陆恒……这一个个名字,在他脑海中不断闪现。他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旋涡之中,稍有不慎,就会被吞噬得尸骨无存。
“这乱世,究竟何时才能结束?”鲍信喃喃自语,声音中充满了无奈和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