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晚上,一家人围坐在客厅,陈新打开电视,新闻联播里正在播报有关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1994年1月1日起,这场改革正式推行,重新划分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分配,旨在强化中央财政调控能力,为后续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陈新看着电视,不禁想起前段时间公司重新进行的税务登记,心中若有所思。

“这分税制改革,对咱们企业影响可不小。”陈新放下手中的茶杯,转头看向李秀。

李秀微微点头,一脸关切地问道:“那咱这民营企业以后交税,是不是有大变化啊?”

陈牧也凑了过来,好奇地问:“爸,这分税制到底是怎么回事啊?对咱们家的麻辣烫连锁店、丸子公司还有便利店有啥影响?”

陈新耐心解释道:“简单来说,就是把税收分成中央税、地方税还有中央地方共享税。像增值税,就是中央和地方共享的,咱们以后交税,得按新的规定来。”

他接着说:“以前交税,可能没这么明确的划分,现在改革了,咱们得好好研究研究,怎么在合规的前提下,让企业发展得更好。就拿咱们的麻辣烫连锁店来说,以前可能只关注营业额,现在得考虑增值税、所得税这些,不同税种有不同的计算方式和缴纳要求。”

李秀有些担忧:“这会不会很复杂啊?咱们能弄明白吗?”

陈新笑了笑:“一开始肯定觉得复杂,但只要用心学,多和税务部门沟通,肯定没问题。我打算找个专业的财务顾问,帮咱们好好规划一下税务这一块。比如说,企业所得税,是按照应纳税所得额来计算的,咱们合理安排成本支出、费用扣除,就能在合法范围内减少应纳税所得额,少交点税。”

陈牧眼睛一亮:“爸,我明白了,这就像我们考试答题,得按照规则来,才能拿到好成绩。”

陈新摸了摸陈牧的头:“对,就是这个道理。而且,国家推行这个改革,也是为了让经济发展更健康、更有序,咱们民营企业跟着政策走,准没错。以后不管是开新的连锁店,还是拓展业务,都得把税务因素考虑进去。”

一家人又讨论了一会儿,虽然对未来的税务变化还有些担忧,但陈新相信,只要积极应对,适应新政策,企业一定能在新的税收环境下稳步发展。在县里房子住下后的第二天,陈新把所有保镖召集到客厅,打算安排春节期间的安保工作。

保镖们站得整整齐齐,陈新双手背在身后,神色温和又带着几分郑重。“马上就过年了,辛苦大家一年到头跟着我们家东奔西走。”他目光缓缓扫过众人,“春节期间,家里人多,安全问题还是重中之重。”

“我想着,大家要么抽签,要么一起商议,轮流负责安保工作。”陈新接着说道,“不管谁值班,奖金都是平时的两倍工资。”听到这话,保镖们的脸上都露出了一丝动容,毕竟谁都想春节和家人团聚,但陈新给出的条件确实很有诚意。

年轻的小李率先开口:“陈先生,我没什么过年的安排,我可以多值几天班。”老张拍了下小李的肩膀,笑着说:“你这小子,还单身呢,多留点时间给你找对象。我家孩子都大了,我来多值些。”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气氛热烈起来。

陈新看着大家,心中满是感激:“心意我都明白,大家商量着来,怎么公平怎么来。”最终,大家决定先抽签,把值班日期确定个大概框架,再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微调。

抽签结束后,大家看着手中的签,互相交流着。有人抽到除夕值班,有人抽到初一、初二,不过好在经过商议,每个人都能在春节期间挤出时间陪陪家人。

陈新看着安排妥当的值班表,满意地点点头:“谢谢大家的理解和配合。新的一年,提前祝贺你们新年快乐,年终奖两个月工资都会由财务发给你们,明年咱们继续并肩作战,一起都平平安安。”保镖们齐声应和,响亮的声音在屋子里回荡。

腊月二十八,小李轮休回家,刚进家门还没歇口气,父母就忙不迭地跟他说起相亲的事儿。“儿啊,隔壁村有个姑娘,是幼儿园老师,人可好了,今天就安排你们见见。”小李本想春节好好放松下,可看着父母期盼的眼神,还是点头答应了。

相亲地点在镇上的一家小茶馆,小李特意收拾了一番,穿上平时舍不得穿的新衣裳,早早到了约定地点。不一会儿,姑娘也来了,她扎着利落的马尾,笑容温暖,眉眼弯弯,给人一种很亲切的感觉。

两人坐下后,一时有些拘谨。还是小李先开了口:“你好,我听我爸妈说,你是幼儿园老师,这工作可太有意义了。”姑娘笑着回应:“是啊,和孩子们在一起,每天都很开心。你呢,是做什么工作的?”

小李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给人当保镖,就是负责保护雇主一家人的安全。听起来可能有点普通,但我挺喜欢这份工作的。”说着,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工资待遇还不错,除了基本工资,还有各种补贴,逢年过节加班都有双倍工资。就像今年春节,我值班就拿了双倍薪水。”

姑娘眼睛微微睁大,好奇地问:“当保镖是不是很危险啊?”小李连忙摆摆手:“其实没那么夸张,大多数时候都很平稳。雇主一家人都很好相处,我也学到了不少东西。而且我学过武术,能保护好自己。”

两人越聊越投机,小李说起工作里遇到的趣事,逗得姑娘忍不住笑。姑娘也分享着幼儿园小朋友们天真可爱的日常,小李听得津津有味。不知不觉,一下午过去了,分别时,两人都有些意犹未尽。

过了几天,小李兴奋地给陈新打来电话:“陈先生,太感谢您了!要不是您给的待遇好,我相亲都没底气。那姑娘对我印象不错,我们打算先处处看我想和张哥商量一下换个班。”陈新在电话那头笑着说:“好事啊小李,好好处,以后有啥需要帮忙的尽管说我会和小张说。”挂了电话,小李满心欢喜,对未来的生活也多了几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