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暗影追凶令 > 第47章 暗夜坠楼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滨海市的夜晚灯火辉煌,城市的喧嚣在夜幕下依旧不减。然而,在市中心一座高档公寓楼前,一声沉闷的坠地声打破了这片热闹。一位路过的行人惊恐地发现,地上躺着一名男子,鲜血在他身下蔓延开来,周围的人们瞬间围拢过来,有人尖叫,有人慌乱地掏出手机报警。

陈昭、林宇、林薇月、陆沉、韩寒和孙鹏接到报警后,迅速赶赴现场。到达时,现场已经被闻讯赶来的辖区民警初步封锁。林薇月立刻蹲下身子检查尸体,死者双眼圆睁,颅骨破裂,身上多处骨折,显然是高空坠落导致死亡。陈昭抬头望向公寓楼,这栋楼有二十多层,从尸体的位置大致判断,坠楼点应该在较高楼层。

孙鹏和林宇迅速进入公寓楼,向物业了解情况,并查看电梯监控,试图确定死者最后出现的楼层。陆沉则在周围仔细勘查,看是否有遗留的物品或其他线索。韩寒负责询问现场的目击者,收集坠楼前后的相关信息。陈昭嘱咐林薇月尽快确定死者身份,同时自己也在思考这起坠楼事件背后可能隐藏的真相,究竟是意外、自杀还是他杀?

林薇月通过死者身上的身份证确定了死者身份,他叫李铭,35岁,是一家金融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在检查死者衣物时,林薇月发现死者的手机屏幕已经摔碎,但幸运的是还能开机。她迅速将手机交给陆沉,希望能从里面获取有用的信息。

陆沉通过技术手段,恢复了部分手机数据。他发现死者在坠楼前曾和一个备注为“张总”的人有过频繁通话,最后一次通话就在坠楼前半小时。此外,手机里还有一些加密的文件,陆沉正在努力破解。与此同时,孙鹏和林宇从物业处得知,死者住在18楼,电梯监控显示,死者在坠楼前独自乘坐电梯到达了20楼。

韩寒从目击者那里了解到,坠楼发生得很突然,没有人看到死者是如何坠楼的,只听到了坠地的声音。现场没有发现遗书或其他异常迹象,这使得自杀的可能性降低。陈昭综合这些线索推测,死者前往20楼很可能是与某人见面,而这个“张总”极有可能与案件有关,于是他下令对“张总”展开调查。

经过调查,“张总”名为张启山,是一家大型投资公司的老板,与李铭所在的金融公司有业务往来。陈昭带领林宇和孙鹏来到张启山的公司,见到了这位传闻中的“张总”。张启山看起来大约四十多岁,穿着一身昂贵的西装,见到警察时,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陈昭表明来意后,询问张启山在李铭坠楼前后的行踪以及他们之间的通话内容。张启山镇定地回答说,他和李铭确实在谈一个合作项目,但因为一些条款没有谈拢,所以通话有些频繁。至于李铭坠楼时,他正在公司加班,有多名员工可以作证。然而,陈昭注意到张启山在回答问题时,眼神闪烁,似乎有所隐瞒。

林宇和孙鹏对张启山公司的员工进行了询问,员工们证实张启山在坠楼时间段确实在公司。但一名细心的员工透露,在那段时间里,张启山曾独自离开办公室一段时间,具体去了哪里并不清楚。陈昭觉得张启山的嫌疑依旧很大,决定进一步调查他离开办公室的行踪。

陆沉在对李铭手机加密文件的破解上取得了进展。文件内容显示,李铭掌握了张启山公司一些非法金融交易的证据,似乎正打算向上级监管部门举报。陈昭得知这一消息后,更加确信张启山有杀人动机。他很可能为了阻止李铭举报,将其骗至20楼并推下。

与此同时,林薇月在对尸体的进一步检验中发现,死者的指甲缝里有一些纤维物质,经过化验,这些纤维来自一种高档西装面料,与张启山所穿西装的面料成分极为相似。陈昭认为,现在已经有了足够的间接证据指向张启山,于是对张启山进行了二次传唤。

在审讯室里,面对陈昭出示的种种证据,张启山的心理防线逐渐崩溃。最终,他交代了自己的罪行。原来,张启山得知李铭掌握了他公司的非法交易证据并打算举报后,便以继续商讨合作项目为由,将李铭骗到了20楼的楼梯间。两人发生争执后,张启山一时冲动,将李铭推下了楼梯间的窗户,导致李铭坠楼身亡。

随着张启山的认罪,这起坠楼案件真相大白。李铭的家人在得知真相后,悲痛万分,对警方的辛勤工作表示了诚挚的感谢。这起案件在滨海市引起了广泛关注,尤其是金融行业内部,对张启山公司的非法交易行为展开了深入调查。

陈昭意识到,此类因利益纠纷引发的犯罪案件可能并不少见。为了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他组织队员们联合金融监管部门,在全市金融行业开展了一系列法制宣传活动,强调合法经营的重要性以及违法犯罪的严重后果。

在一次宣传活动中,一位金融从业者对陈昭说:“警察同志,通过这次事件和你们的宣传,我们深刻认识到了遵守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希望你们能多举办这样的活动,让我们时刻保持警醒。”陈昭微笑着点头回应:“这是我们的责任,保障城市的和谐与安全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

处理完这起案件后不久,滨海市的一所大学发生了一起盗窃案。学校图书馆内一批珍贵的古籍被盗,这些古籍大多是孤本,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学校图书馆馆长焦急地向警方报案,称这些古籍是学校的重要文化资产,一旦流失,将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陈昭带领队员们迅速赶到学校。在图书馆内,他们发现存放古籍的保险柜被撬开,现场没有留下明显的指纹或其他痕迹。林薇月仔细勘查保险柜周围,推测盗贼应该是使用了专业的开锁工具。陆沉则对图书馆的监控系统进行检查,发现监控在案发时间段被人为关闭。韩寒对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询问,了解案发前后的情况。林宇和孙鹏调阅学校周边的监控录像,查找可疑人员。

陈昭看着队员们说道:“这起盗窃案难度不小,盗贼手段专业,很可能是有备而来。大家要仔细排查每一个线索,争取尽快找回古籍,抓住盗贼。”队员们纷纷点头,投入到紧张的调查工作中。

林宇和孙鹏在学校周边监控录像中发现,案发当晚有一辆黑色面包车在图书馆附近停留了一段时间,车辆没有悬挂车牌,十分可疑。陆沉通过对图书馆网络系统的深入排查,发现监控系统是被人从内部网络入侵关闭的,这意味着盗贼可能对学校图书馆的网络结构比较熟悉。

韩寒在询问图书馆工作人员时,一名工作人员回忆说,最近有一个陌生的学生模样的人经常在图书馆借阅与古籍修复和保护相关的书籍,行为有些鬼鬼祟祟。林薇月在保险柜上发现了一些细微的划痕,经过分析,这些划痕是由一种特制的开锁工具造成的,这种工具在市面上并不常见,通常只有专业的盗窃团伙或对开锁技术有深入研究的人才会使用。

陈昭综合这些线索推测,盗贼可能是一个熟悉图书馆情况、具备一定网络技术和开锁技能的人,而且很可能与学校有某种关联。他决定从调查近期借阅相关书籍的人员入手,同时继续追踪黑色面包车的下落,全力侦破这起图书馆盗窃案。

陆沉通过对借阅记录的调查,锁定了一名叫赵阳的学生。赵阳近期频繁借阅与古籍相关的书籍,而且他的借阅时间与图书馆盗窃案的发生时间存在一定关联。林宇和孙鹏找到赵阳,赵阳见到警察时显得十分紧张。在警方的询问下,赵阳承认自己对古籍很感兴趣,但坚称与盗窃案无关。

然而,林宇和孙鹏在对赵阳的宿舍进行搜查时,发现了一些与开锁工具相关的零件,以及一张手绘的图书馆布局图,上面详细标注了存放古籍的保险柜位置。面对这些证据,赵阳终于交代,他是受到一个校外盗窃团伙的指使。盗窃团伙得知学校图书馆有珍贵古籍后,找到了对古籍有研究的赵阳,承诺给他一笔丰厚的报酬,让他提供图书馆的信息并协助关闭监控系统。

根据赵阳提供的线索,陈昭带领队员们迅速出击,成功捣毁了这个盗窃团伙,追回了被盗的古籍。学校图书馆馆长对警方的迅速破案表示万分感激,滨海市的文化界也对警方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赞扬。陈昭看着队员们,欣慰地说:“每一次破案都是对我们的考验,大家的努力没有白费。未来我们还会遇到更多挑战,继续加油。”队员们士气高昂,他们深知守护城市的安全和文化遗产是他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迎接新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