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萧遥用过餐后,踱步到书房门口,看到刘公公仍然静静地站在那里,似乎在等待着什么。他不禁心生好奇,心想这陛下和父王两人聊得如此投入,难道都不觉得肚子饿吗?

萧遥走上前去,关切地询问道:“刘公公,您一直守在这里,想必也饿了吧?要不您先去用膳,我来替您在这里守着。”

刘公公闻言,连忙躬身施礼,微笑着回答道:“多谢世子爷的好意,只是陛下还未用膳,奴婢又怎能先去呢?”他的语气谦恭有礼,透露出对陛下的敬畏之情。

就在这时,书房内传来赵承乾的声音:“刘洪,你们进来吧,在门口说话,我们在里面都能听到。”

萧遥与刘公公对视一眼,然后一同推开房门,迈步走进书房。一进门,萧遥便躬身行礼,说道:“陛下,父王,已至午时,该用午膳了。”

“行,知道了,萧遥,朕还有一个问题想问问你。”皇帝一脸威严地说道。

萧遥赶忙躬身施礼,回答道:“陛下请说。”

皇帝略微沉思片刻,然后缓缓开口:“如果说朕想在北辽使者面前展示一下我大虞的国威,你说该如何做呀?”

这个问题让萧遥不禁陷入了深思。他知道,这不仅关系到大虞的颜面,更关乎两国之间的外交关系。经过一番认真思考,萧遥终于想到了一个好主意,他抬起头,看着皇帝,自信地回答道:“那当然是阅兵呀。”

“阅兵?”皇帝和在场的众人都露出了疑惑的神情,显然他们对这个词都很陌生。

就连从小在军营里长大的燕王萧鼎,也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

看到众人的反应,萧遥微微一笑,解释道:“阅兵其实就是检阅军队,也是最佳展示一个国家绝对精神面貌的一种方式。通过阅兵,可以让北辽使者亲眼目睹我大虞军队的威武雄壮,感受到我大虞的强大实力。”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萧遥走过去,拿起书桌上的纸笔,开始动手画起来。他边画边说:“陛下,你看,若是把军队按照方队列队,这样既整齐又美观,能够充分展示我大虞军队的纪律性和组织性。”

“而且,这样的方阵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兵种和装备进行组合,比如步兵方阵、骑兵方阵、弓箭手方阵等等,每种方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势。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展示我大虞军队的兵力强盛,还能震慑北辽,让他们不敢轻易小瞧我们大虞。”

……

萧遥详细地向赵承乾介绍了列队和检阅的具体方法和注意事项,赵承乾听得十分认真,不时点头表示赞同。

“嗯,不错,这确实是个好办法。”赵承乾对萧遥的讲解非常满意,萧遥这小子总是能给自己带来惊喜。

“城外校场就交给你了,朕相信你一定能给朕带来一场令人满意的阅兵仪式。”

听到赵承乾的话,萧遥不禁有些惊讶,他没想到自己竟然会被委以如此重任。毕竟,他在军中并没有任何职务,完全是个局外人。

“啊,我?”萧遥有些迟疑地问道,似乎对自己能否胜任这个任务感到不太自信。

一旁的萧鼎见状,连忙替萧遥应道:“陛下放心,遥儿一定会尽心尽力完成任务的。”

萧鼎心里很清楚,这次机会对于萧遥来说是非常难得的。这不仅是一次展示自己才能的好机会,更是一个让萧遥进入军中那些人视野的绝佳契机。

“好,那就这么定了。”赵承乾对萧鼎的回答表示满意。

“走,咱们去吃饭吧。”

赵承乾毫不客气地起身,准备出去吃饭。他与萧鼎自小相识,彼此之间的关系非常亲密,所以也不需要过多的客套。

然而,就在这时,刘洪突然插话道:“陛下,您还答应了皇后娘娘今天陪她用午膳呢。”

赵承乾这才恍然大悟,他一拍脑袋,懊恼地说道:“哎呀,朕怎么把这件事给忘了!”

他急忙转身,带着刘洪匆匆离去,边走边说道:“对对对,朕得赶紧回宫,不能让皇后等久了,不用送我了,你们好好研究一下阅兵一事。”

目送着赵承乾渐行渐远,直至消失在视线之中,萧鼎转过身来,目光落在了站在一旁的萧遥身上。他缓缓地开口,语气中透露出一丝忧虑和不舍。

“遥儿啊,为父可能过不了几日就要启程返回燕京了。这次阅兵之事,对你来说至关重要,它可是你踏入军旅生涯的第一步,万万不可掉以轻心啊。”

萧遥闻言,心中不禁一紧。他原本还期待着能和父亲一起在京城共度新年,但现在看来,这个愿望怕是难以实现了。他不禁问道:“父王为何如此匆忙就要离开呢?难道连过年都不能在京城稍作停留吗?”

萧鼎无奈地叹了口气,解释道:“并非为父不想留下来,实在是形势所迫啊。据探子来报,北辽那边又在边境集结了大量的军队,看样子他们恐怕已经做好了再次开战的准备。为父身为燕王,自然不能坐视不管,必须得赶回燕京去稳住这一局势。”

萧遥听后,沉默片刻,他深知父亲的责任重大,也明白边境的安危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他缓缓点头,表示理解父亲的决定。

“好吧,父王,既然如此,您在外征战一定要多加小心。儿臣会在京城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不辜负您的期望。”

萧鼎看着眼前懂事的儿子,心中感到一阵欣慰。他微笑着说道:“遥儿不必担忧,为父自然会保护好自己的。毕竟,我还没有来得及看着你成婚生子呢。”

“好!父王,城外校场到底有多少人呀?”萧遥满脸好奇地询问道。

萧鼎看着儿子那充满求知欲的眼神,微微一笑,回答道:“此次回京,我只带了八千玄甲军。”

“哦,这样啊。”萧遥略微有些失望,但很快就调整过来,“八千就八千吧,也不少了。”说罢,他便开始在纸上画起了一些图案,似乎在构思着什么。

萧鼎见状,也不打扰他,自顾自地说道:“遥儿,你先忙你的,我先去吃饭了。等明日,我再带你去城外校场,到时候你再开始你的计划。”

“好的,父王。”萧遥头也不抬地应道,手中的笔依然不停地在纸上挥动着。

萧遥忙碌了很久很久才把所有细节解决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