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试卷并不能代表一个学生的真实成绩,但可以看出这个学生的一些内在问题。
李华麟打了65分,完全超乎了郑春雷对李华麟的认知。
高考嘛,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谁也不能保证自己就一定考得上。
既然李华麟的分数超过60了,郑春雷也不再为难,
他从抽屉里拿出一本稿纸,摘下胸前的金星钢笔,戴上了眼镜,书写推荐信,写的很仔细,
并且将户口本上,关于李华麟的那一页,进行了抄录,最后取出身为校长的大红章,沾了沾印泥,盖上了印章。
盖了印章,推荐信又是校长亲笔所写,有了这份推荐信,李华麟便可拿着它去高考报名处,报名参加高考!
“年轻人敢想敢干,不管这次你能否考上,对于你来说,都是一次很好的历练。”
“华麟呐,好好加油,记得你刚刚说的,无论遭遇何种困难,都坚决坚守革命理想,不忘初心!”
吹了吹几张纸上的字迹,待得字体和印章干透,
郑春雷很郑重的将推荐信装在了信封里,并在信封上写下:滨海市机电厂学校,校长郑春雷亲笔。
遂连同桌子上的户口本,双手还给李华麟,话语中满是对革命后辈的期盼和鼓励。
李华麟双手接过推荐信和户口本,小心翼翼的放在帆布挎包里,对着郑春雷行了一个少先队礼。
“放心吧校长,考不上我还回来上学,依旧是您的学生,就算再不济,不还有文工团兜底呢嘛。”
“你个臭小子,快回去复习吧,借不到高中课本再来找我,我给你去借。”
“你要是能自己借到高中课本那最好,到时候你有不懂的题目,也可随时来找我。”
挥了挥手,示意李华麟赶紧拿着大白兔滚蛋,郑春雷给茶杯中续了茶水,继续研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待得李华麟离去,郑春雷脸上的笑容渐渐收敛,
他摘下眼镜靠在了椅背上,望着刚刚走出校园门口的身影,端着茶杯陷入了沉思。
“平时连小数点都背不全的屁娃娃,竟然可以把全部是高中题目的试卷打到65分,还有所保留,说一句天才也不为过。”
“只是...这些知识是谁教他的呢,说真的,我只是想让他知难而退,他却迎难而上,不愧是革命后辈。”
“哎,没准啊...我们这牛窝棚里,怕是真的要飞出金凤凰喽。”
来了学校一趟就搞定了推荐信,比预想中顺利太多,李华麟笑嘻嘻的关门离去,心情好极了。
参加高考需要的手续很多,不仅要身份证明,学历证明,还要政治审查材料,个人简历,自我鉴定等诸多手续。
李华麟是学校里的“捣蛋鬼”,过去不仅老师经常家访,就连郑春雷也去过他们家里几次,对于李家的成分基本了解。
有了这份了解,就省下了学校对学生家庭的政治审查等步骤,
这其中包括李华麟的学历证明,身份证明,家庭审核等材料,都被郑春雷详细的写在了推荐信中,足足十多页。
有了这一份推荐信,李华麟就可以省去好多无用功,只需准备个人简历和自我鉴定就可以了。
“这其中最需要的,还是老爸单位出具的家庭成分证明,他这会刚入党,有了这份证明,足以代表我政治立场正确!”
“哎,难就难在,我参加高考这件事,不想告诉家里人,不然一个“傻子”突然变成了神童,这咋解释,没法解释!”
李华麟离开了学校,在街边买了一根糖精冰棍啃着,之前在防空洞里捡的那点外快,在买了刚刚那些茶叶末后,是彻底败光了。
奶油冰棍一根5分钱,李华麟现在都舍不得花,只能啃着1分钱的糖精冰棍解馋。
他一边走,一边琢磨着高考的事,现在还差简历和鉴定,这东西不难写。
“得赶快把名报了,别拖着,迟则生变!”
回了家,李华麟见家里没人,连忙把户口本放回原位,找出稿纸便开始书写个人简历和自我鉴定。
简历没什么可写的,原主李华麟读了七年书,经常被找家长,从未得过什么表扬,基本都是批评,但这种批评只限于调皮捣蛋,没什么政治因素。
倒是这两个月,李华麟接连在校,区,市级文艺汇演获得表彰,也算个拿得出手的功绩,全被他写在了简历上。
关于自我鉴定,他把家中成份写了一遍,重点突出老爸是机电厂工人,近期又入了党,是绝对的无产阶级拥护者。
然后便是对自我的批评教育,以及对未来的展望,又着重突出了自己的爱国情怀,自己无产阶级的身份,与拼搏精神。
三个小时,一份简历,一份自我鉴定,李华麟愣是洋洋洒洒写了半本稿纸,长达六七千字...
就这些字,还是他压缩了又压缩,浓缩的全部都是精华,就是字写得比较无法形容。
“呼~如此深刻的自我认知和检讨,如此平平无奇的个人简历,不愧是我!”
看了看墙头的钟表,已经中午了。
“老妈干啥去了,咋不回来做饭?”
将所有文件都装在事先准备好的公文袋里,藏在书包里。
他前往厨房查看,没看到赵雅琴的身影,就连平时一到饭口就回来吃饭的李华素和李华霞三人,也没踪影。
“不能吧,难道他们把我给忘了,自己去偷吃了?”
揉着咕咕叫的肚皮,早上喝的那点苞米面粥,比稀水强不了几分,就算搭配着咸菜丝,也不顶饿啊!
“赶紧高考吧,开学了,我就可以去学校吃白食了,在家待久了,要饿死人的啊!”
没吃的,李华麟拎着水舀子在水缸里盛了两勺子井水,灌了个水饱。
见赵雅琴还没有回来的架势,便背着帆布挎包前往高考报名处,也就是香区的教育局。
教育局门口人满为患,院内行人也是络绎不绝,多是来询问高考细节的学生和家长,真正报名的倒是少数。
李华麟在院内排了一会队,来到一名穿着深蓝色工装的中年人面前,将手里的文件袋递了上去:
“这位同志,我来报名参加高考。”
“参加高考?”
中年人很想说,此处不是询问高考信息的地方,
但见李华麟把文件袋递到面前了,便抬头打量着几眼,顿时笑了。
他一边笑一边打开文件袋,问道:“小同志,你今年多大啊,初中毕业了吗,就来报名。”
“我跟你说哦,参加高考虽然不限制年龄,但需要的证明....”
“嗯?”中年人话说了一半,打开郑春雷的推荐信,仔细翻阅着,不由收敛了笑容,多了几分严肃。
他拿出档案袋内的黑白照片,与李华麟对比着,沉声道:“可以啊,15岁,才七年级,就能让校长亲自写推荐信。”
“小同志,你才七年级,初中都没毕业呢,真的没必要这么着急高考,最起码读完中学再说啊。”
“同志,我看了国家下发的公告,高考年龄下限在15岁。”
“凡是达到了15岁的华夏公民,只要家庭成分正确,有学校领导的介绍信,自身学历达到初中级,就可以报考。”
“我有校长的介绍信,我爸是党员,我家庭成分正确,我今年周岁15,七年级也是初中学历!”
面对着中年人的质疑,李华麟拿过文件袋,将自己准备的资料都平铺在对方的面前。
“这是我的个人简历和自我鉴定,都是我自己写的,我要参加高考,麻烦您帮我报名,谢谢了!”
中年人眉头紧皱,他们这开始收录考生信息也有几天了,还从未见过这么点的小屁孩来报名!
这可是高考啊,又不是小孩子过家家,通常都是高中以上学历的人才敢尝试,初中学历的都很少,而且都是应届生往上!
你说不给他通过吧,人家有校长的亲笔推荐信,大红章卡着呢,这代表学校认可的!
你说给他通过吧,15岁的小屁孩才上7年级,去参加高考,这怎么听都不合逻辑啊!
没办法,中年人只能起身,拿着文件袋去请示领导去了,留下李华麟等待。
这一旁来咨询高考事宜的考生和家长们,都被李华麟的举动吸引了目光,好奇的围拢了过来。
毕竟15岁,这初中还差3年毕业呢,就敢来报名高考,真是稀罕事。
高考报名处来了一名15岁的初中生,还带来了校领导的推荐信,这消息就像浪潮一般向着四周传遍。
越来越多的考生和家长挤进了院内,想要看看是谁这么特殊。
李华麟被一群人,像是看猴子般的注视着,还毫不避讳的指指点点,高谈阔论,不由得脸色发烫。
他戴上了口罩,焦急等待着中年人回返,只待报了名,就赶紧离开这是非之地!
就在这时,一道诧异的声音响起,差点把李华麟吓得转头就跑:
“诶,那是老六吧?”
“妈,李老六来报名参加高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