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亲王妃的心提了起来。
只听玄麟安委屈地说道:“就是他们害孙儿摔倒的,他们还嘲笑孙儿。”
沈姝眉头紧锁,没想到这皇长孙殿下会这么说。
但现在是皇上在问话,她身为臣子是不能插嘴的。
齐亲王妃悔恨道:“父皇,臣媳认罚,确实是臣妇关心则乱,处罚过当。”
玄君澈眉头紧锁,再次问道:“麟安,皇爷爷是在问你,你到底是怎么摔跤的,是他们推你还是碰到了你,还是你自己摔的?”
齐亲王妃俯在地上,都不敢大喘气。
所有人的视线都落在玄麟安身上。
玄麟安依旧是一副无理取闹的模样。
“就是他们害孙儿摔倒的,要不是他们跑的比孙儿快,孙儿怎么可能会摔倒!”
皇后抱着玄麟安,温声询问。
“你是说,他们跑的比你快,你跑不过,然后就摔倒了吗?”
玄君澈语气已经染上了几分不耐,声音冷沉。
“麟安,朕是问你,你是如何摔跤的。”
小孩子并非不懂察言观色,他能很明显的听出玄君澈语气不好。
他小声说道:“是他们跑着追猫,孙儿跑不过他们,这才倒的,要不是他们跑的太快了,孙儿怎么可能会追不到,所以孙儿才摔倒的。”
他的声音太小,皇上都听不清。
玄君澈眼底染上薄怒,看齐亲王妃的眼神便更是冷冽。
但离玄麟安最近的皇后却是听清了。
她眼眸微闪,心中明了。
只怕玄麟安受伤一事,确实是和那两个孩子无关。
她正在犹豫要不要将玄麟安的话说出来。
要是说出来的话,齐亲王妃肯定会受罚的。
可要是不说的,齐亲王府就彻底得罪了沈元两家。
且学院目击者众多,今日事情真相传了出去,齐亲王府的名声也得毁于一旦。
皇后深呼吸一口气,最终还是说道:“皇上,麟安说,那两个孩子是去追猫,跑的很快,他追不上,所以摔跤了。”
这便是和沈姝还有元归礼询问的结果对上了。
齐亲王妃的心一寸寸变凉,她惶恐的辩解道:“父皇,臣媳真的不知,麟安一直说,是他们害他摔跤的,臣媳这才..这才....”
玄君澈看她眼神十分的冷。
皇后这时问道:“麟安,你为什么不和你母妃说,是你自己摔跤的。”
沈姝行礼道:“皇上,当时臣女几人都问过长孙殿下,当时发生了什么,但长孙殿下一直都没说话。”
玄君澈冷冷的盯着玄麟安。
他对玄麟安的表现十分不满,无理取闹,只会撒泼打滚哭闹。
玄麟安触及他的眼神,吓的差点又哭了,但又不敢哭,直接害怕的说道:“母妃说,都是他们害孙儿摔倒的,孙儿是皇长孙,他们凭什么跑的比孙儿快,要不是追不到他们,孙儿就不会摔跤了。”
齐亲王妃慌张地喊道:“麟安,你不许胡说!”
齐亲王也不顾是在皇上面前,当即气恼的吼道:“贱妇,你闭嘴,你还敢把事情都推到孩子身上!
当时你什么都没问,便处罚了两个孩子,你又诱导麟安,说他摔倒都是那两个孩子造成的。
你自己做错了,你若承担下来,本王还高看你一眼!
如今看,你简直是不知悔改!麟安在你教导和影响下早晚被你毁了。
你瞧瞧他现在是什么样子?动不动就哭闹,软弱无能,哪儿有皇室子孙的模样,本王看从今日起,麟安便由母后教养,你好好在后宅中禁足反省吧,王府中的事情也都交由金侧妃打理。”
齐亲王妃瘫坐在地,脸色煞白,还试图辩驳,可却无话可说,只求道:“不要,不要把麟安带走!”
齐亲王是对她彻底失望了,他深呼吸着,磕头道:“父皇,儿臣失态,从父皇责罚。”
大殿里安静了下来,只能隐隐听到齐亲王妃的低泣声。
玄君澈冷声说道:“不管如何,齐亲王妃确实是处罚过当了,就按照齐亲王说的,麟安以后便留在宫中由皇后抚养,朕亲自教导。
齐亲王妃你既处罚两个孩子二十大板,那朕便赏你四十大板,并禁足半年,每日罚抄佛经三个时辰,为两个孩子祈福。”
齐亲王妃脸色煞白,全身抖如筛糠。
她知道自己会受罚,没想到会被罚的如此重。
元家众人和沈姝都觉得解气。
“皇上,赵公公回来了。”
玄君澈看向殿外。
赵公公大步走了进来,行礼问安。
玄君澈询问道:“赵公公,那两个孩子如何了?”
赵公公叹息道:“皇上,奴才都不忍心看,实在是血肉模糊,尤其是沈家小少爷,后腰以及臀部和大腿,全都受伤了,奴才在的时候还没苏醒呢。
太医说听天由命,若是伤到了颈椎骨和神经,只怕就回力无天了。”
沈姝眼圈又红了,低垂着头默默擦拭眼泪。
刚还因为解气放松的众人,一个个又垂眸唉声叹气。
玄君澈眉头紧锁,看齐亲王妃的眼神更加不善。
如若沈宴真瘫痪了,那这事情可真就棘手了。
他冷声说道:“如若沈宴当真瘫痪了,齐亲王妃,朕便断了你两条腿,并废了你的位份!”
齐亲王妃一句话都不敢说,只绝望的瘫坐在地上。
她现在还得期盼着沈宴最好别瘫痪了,不然她也完蛋了。
玄君澈又看向赵公公,赵公公又将询问元玉鸣的说了一遍。
和沈姝、元归礼转述的一模一样。
可见他们都没有撒谎。
这件事情明确,齐亲王妃被拖了下去重打四十大板。
齐亲王再次向元政武和沈姝道歉。
他们早就不生齐亲王的气了。
齐亲王的人品没得说。
只是可惜娶了个这样的妻子。
元政武和沈姝都急着要去看沈宴,所以没有过多说什么,告退后急匆匆离开了。
他们赶到学院的时候,沈宴依旧是没有苏醒。
沈姝寸步不离的守在沈宴的身边。
元政武和元归礼,还有周氏亦是如此。
一直到傍晚的时候,元归安和元归宁也赶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