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已是六天后。
这几天他们把饭店内的东西都布置妥当了,此刻正站在饭店门口看着“丰味园”牌匾被挂上门脸上,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经过这几天的铓锣,店面终于可以开张营业了。
“刘大伯,咱们这里需要挂幌子吗”李小想起在地球时,关外有挂幌子的说法,幌子的数量和颜色都代表不同的意思。
刘掌柜沉思片刻说道:“我只听说过酒馆挂酒旗的,倒是没听说过饭店有挂幌子的!”
李小沉思片刻才想到,挂幌子的习俗也是另一个朝代一百年后的事儿了,他现在提出来,大家肯定是不知道的!
“哦,我只是好奇的问一下,没有就算了!”李小急忙解释道。
“不,你小子好奇的一句话倒是提醒了我!”刘掌柜说道:“挂个幌子确实是个好主意,这样可以让路过的人多看咱们门面几眼,也许有吃饭的正好就进来了。”
“那咱们就做两个幌子放在门口。”李小听了刘掌柜这么说,也感觉非常有道理。
“行,这事儿我去处理。”刘掌柜看着身边的几个孩子说道:“明天是不是到了考试的日子,你们几个还不赶紧回屋复习功课?”
几个孩子听后都露出痛苦之色,一个个在极为不情愿的情况下被刘掌柜赶回到房间里。
翌日清晨。
李小、钢蛋、老胖、大宝四人齐齐出了门,原本打算送考的刘掌柜、张明理和王春和全都不去了,原因也很简单,今天丰味园今日开张。
从丰味园到县学的路程并不算远,约莫一刻钟时间就能到,四人此刻正坐在早餐店里用餐。
钢蛋和老胖此刻苦大仇深,昨日背书到了三更天,现在脑子还在回忆书中的内容,李小和大宝则轻松的多,毕竟一个胸有成竹,另一个则根本不在乎考试。
而就在此刻,在小店的不远的地方,人群开始骚动起来,不一会就将一块地方围了起来,还能看到有人在那指指点点。
四人也被前边的动静给吸引住了,正好吃完饭,再加上天色还早,不如上去瞧瞧热闹。
几个人孩子借助身体小手拉手钻进人群,经过一番挣扎终于挤进最前面。
可是看到里面的发生的事儿,不由得让他们微微皱眉。
原来这里正在进行卖人的活动,准确的说,是一位骨瘦嶙峋的汉子正在卖跪在地上的一个小丫头。
小丫头衣衫褴褛,也长得十分瘦弱,个头差不多跟大宝一样,面黄肌瘦的脸上,两行泪水正在往外涌出。
汉子此刻正在竭力的哭诉自己家中的苦难,什么家中招贼,粮食被抢的话络绎不绝,有些人听后深表同情,但有眼尖的人早就认出了这个人,这里就包括李小和大宝。
“小哥,这个人不是那天在墙角看到的那个人吗?”大宝对那天发生的事儿太过深入,看到那人的第一眼就认了出来。
李小也早就认出来,微微点头表示认同。
这是,他旁边也有一个年轻人说道:“这不是马奎吗,怎么沦落到卖女的日子了?”
另一个人说道:“是个大烟鬼,原本家里过得还是不错的,有二十多亩地呢,不过早就卖没了,听说前两天还把自己的媳妇送进青楼了,就是为了换俩银子吸那两口!”
“啧啧啧,他怎么能粘上那玩意?”年轻人摇头说道:“你说这官府也不管管...”
“哎,别乱说话啊!”另一个人急忙阻止了年轻人的说话,看了对方一眼就离开了这里。
“各位老少爷们,现在家里已经揭不开锅了,我还有一个三岁的儿子要养活,实在是不能再多一张嘴来吃饭了。哪位好心人行行好,就把这女子买回去吧,买回去当个使唤丫头也好,洗洗涮涮这些她还是会干的!”汉子依然在那推销着自己的女儿。
可在场的人没有一个人愿意出钱买下那个丫头,一是这种私自买卖人口是犯法的,如果被官府知道了,那是会坐牢的。另一个就是,这个时候能够养活一家人已是不易,哪还有余粮给外人呢。
看了一会热闹,周围的人开始慢慢散去,李小他们也跟着大家伙离开了这里。
“小,你说他为啥不去牙行呢?”钢蛋在一旁问道。
“可能是因为牙行的给的钱太少了吧!”李小解释道:“在太祖和成祖时期买卖人口是要坐牢的,甚至都会被流放。但后来在达官贵人的操控下,这个行当已经是合法化的了。虽然是合法化,但人牙子会把价钱压得非常低,然后再高价卖出去,这样就可以获得非常高的利润差。”
“那个小女孩实在太可怜了,那么小就要被卖掉,还要到买主那干最辛苦的活!”钢蛋听十分感慨的说道。
一直没说话的老胖开口了,他说道:“这算啥,我爹早就说过在县里四五两都能买一个小丫头了!还有人特意买回去生娃呢!”
“对啊,我记得当初你还让大宝爹去人牙子那买女孩呢,说是要给大宝当童养媳!”李小看了一眼身边的老胖和大宝,见对方都露出愤怒的表情,急忙扫腿就跑。
“我没说过这句话...”老胖第一个追了上去。
李小见对方追了上来,一边跑还一边说道:“老胖,要不我帮你把那个小丫头买下来送给你?”
“我才不要呢?”老胖追在李小身后拒绝道。
“那就给钢蛋吧,我刚才可看到钢蛋十分难过的样子,一定十分心疼那个小丫头!”李小继续调笑道。
钢蛋小脸一红,同样拒绝道:“还是留给你吧,我才不要呢!”
“...”
几个小子一路追打嬉闹,嘻嘻哈哈中就来到了县学门口。
\"嘿,这的人还挺多!\"老胖感叹着说了一句。
只见七八辆马车停在不远处,而在县学门口三五成堆的大人正在嘱咐身边的孩子什么。也有如同李小他们年纪的孩子,三两组队的站立在原地,等待考试的开始。
李小他们也开始收敛心情,整理一下衣裳,恭恭敬敬的站在门口,等待县学老师的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