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还在下午就关门了,难道是搬走了吗?
想不到罗同的速度还挺快。
天气实在太冷,一个女人买了棉服后当场脱下外套,换上新买的棉服。
棉服穿上身后,女人感觉瞬间暖和了!
这衣服比她的那件羽绒服暖和太多了,她那件羽绒服当初可是花了好几百买的。
“你这衣服真不错,我再买一件小孩穿的,就。”
“好的,你家孩子多高?”
“130几。”
家音翻找出140的码,“那你拿这个140的码。”
“好。”女人高兴的接过去。
“小姑娘,我想要这个颜色的,有没有我的码?”
“这个小孩穿多大码?”
……
一个下午,家音忙的没时间想其他事,阴天天气暗的更早,不到五点钟,她便开始着手收拾摊子。
“小姑娘,谁允许你在这摆摊的?这里不许摆摊知不知道?”
家音抬头,是一个有些肥胖的中年男人,身后还跟着几个保安装扮的人。
“我这就走。”家音认出他们就是那天市场管理的人员。
“来了就要交管理费,一个摊子200块钱。”那人拦着家音的手,不让她收衣服。
家音想了想道:“我在我自己家商铺前面摆摊也不行吗?”
她今天的位置离鞋店比较近。
“你们家商铺是哪个?”肥胖男问。
家音指着背后的鞋店。
肥胖男一阵冷笑,这小姑娘是慌不择路了,“这铺子是张强两口子干的,怎么就变成你的了?你是他闺女吗?”
“你不信你打罗同电话问问,这个铺子他是不是租给我了?”
“我看你就是不想交管理费,谎话连篇!”
罗同的声音突然响起:“她说的是真的,我这铺子已经租给她了。”
家音转头,这人来的还挺是时候。
“这两个铺子我前天就租给她了,只是张强搬的比较晚。”罗同从口袋里抽出几根烟,递过去。
肥胖男接过,点燃抽了一口,看着家音道:“看不出来啊,小小年纪挺有本事的。”
罗同站出来打断,“行了,你也忙吧,我们还有事。”
“好,那你们忙。”
看着市场管理那群人走开,家音把剩余的衣服全部收起来,拿出雨布盖好衣服,罗同帮忙系另一边的雨布。
“张强怎么突然搬走了?”
“还是你说的办法,只不过我换了个地址。”罗同回。
家音点点头,“还挺奏效,你说的换了个地址,是哪里?”
“大湾沟那边,我找人跟他说那边要新规划,到时候人流不会差。”
大湾沟,家音回忆了一下,那边在后世确实很繁华,一套房子都要两三百万。
这是误打正着帮了张强一把?
行吧,反正他搬了就行。
系好雨布,罗同拿出钥匙,将两间商铺的门打开。
商铺里的东西已经被清空,两间格局一样,都是40平一间,里面没有隔断。
“电费5毛钱一度,电表在这里。”
“这店面可以装修吗?”她看着墙壁上的污渍问。
“可以,你想装不用问我。”
“嗯。”
罗同掏出两张纸,是两张手写的合同,“没问题就可以签合同了。”
家音没什么问题,她看了一遍合同,合同内容也没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在合同上签上字,又从车里拿出钱,数出四千八递给罗同。
罗同清点一遍没问题,把两件商铺的钥匙递给家音。
商铺交接完成,她在铺子里转了转了思考该如何装修。
装修需要时间,天气热棉服就不好卖了,还是先装一间,另一件专门卖棉服。
正好美丽服饰店里面的挂衣区是现成的,直接把衣服挂上去就好。
打定主意,她先将车上剩余的棉服放进店里,拉下卷帘门锁好。
耽误了一会时间就快五点半了,骑着三轮车往回赶。
铺子是租好了,但每天这样来回跑耽误时间不说,路上也不安全,还要找个住的地方才行。
可惜未来市区要搬迁,不然可以在市里买个房子住。
回到家天色已经完全黑了,厨房的地基已经全部打好,并且墙壁垒了有一米高。
走进去看了看,计划了一下水管的走向。
她从网上网购了一个井水压力罐,装上可以自动抽水增压,连接上水管水龙头,到时候他们用水就不用再慢慢压了,每次压水压半天不说,手滑打到人还很疼。
等以后不缺钱了,可以考虑把老房子推倒重新盖一个二层小楼,盖的样式新颖一点,要大玻璃,还要双层保温的窗户。
吃完饭姐弟三人打闹了一阵子,洗漱好正准备休息,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响起。
她吓了一跳。
“姐姐,是谁在敲门啊?”家怡探出头。
“不知道,你先睡好。”
这么晚了是谁会来,她们家的位置是靠村子外围,肯定是要警惕一下。
家音正准备下床,听到大姑的声音问:“这么晚了是谁啊?”
“是我王守根,我是来借车的,我家孙子发烧了,烧的抽筋了,我想叫家音帮忙送一下送到镇上的卫生院。”
门外的声音确实是王守根,大姑这才打开门。
“怎么会烧的这么厉害,退烧药吃了吗?”
“吃了安乃近,这又起了,瑞华也没办法了,叫我们送到镇上看看,不行就要转市里面。”
瑞华是她们村的村医,平日里感冒发烧拉肚子可以治治,再复杂的病她就处理不了了。
大姑唉哟了一声,“这么严重吗?”
“家音呢?”
家音已经穿好衣服,随手拿起桌子上的钥匙,“走吧。”
王守根的孙子才不到三周岁,长得很瘦,这会脸烧的通红鼻子下面还挂着鼻涕。
“赶紧走吧,不能耽搁了。”王守根指挥儿子抱来一床被子,铺在三轮车里,又拿了一床盖。
“光华你看着,医生怎么说咱怎么做,不要怕药贵,我来想办法。”王守根对儿子交代。
“我知道了爸。”王光华抱着孩子,坐进车厢里。
王光华媳妇刘燕也跟着爬上去。
带着三人一路开到镇上卫生院,由于时间太晚,医生也下班了。
“这可怎么办,再烧下去晓风就烧坏了。”刘燕抱着孩子急的团团转。
家音看着孩子,他呼吸急促,嘴唇都在发抖。
“先找个人问问这里有没有小诊所?”
家音想了想,上次带家怡去过一次,“我知道诊所在哪里。”
带着三人来到诊所,诊所门也关上了,而且敲门也没人回应。
王光华想了想,接过孩子,“先去王林长家里坐一会,这街上太冷了,我去问问有没有别的诊所?”
跟着他们到王林长家,他们也不太清楚有没有其他诊所,于是带着王光华去另一家问。
家音看着被烧的脸通红的孩子,找了个借口溜出来。
她来到现代,骑上三轮车赶紧冲向药店,药店灯火通明。
她走进去问:“有没有退烧的药?”
店员头也没抬头的说:“有,布洛芬,要大人的还是小孩的?”
“小孩的。”
店员走到货架拿出一瓶药递给她。
家音接过药看了看,又看了看说明书。
“四个小时一次,一天不要超过4次的。”店员叮嘱。
一小瓶药要近三十,买完药赶回来,时间已经过去了半个小时。
“你去哪里了,刚刚到处找你没找到,他们已经去诊所了,你去那找他们吧。”王林长媳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