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婶站在自家门口,手中还握着一把刚从菜园摘回的青菜,伸长脖子张望着,对身旁的王大娘说道:“你瞅瞅,这林之悦和大队长在那儿说得热火朝天,也不知道在嘀咕啥呢。这几天林之悦又是进山又是跑镇上的,该不会是有啥大动静吧?”
王大娘眯着眼,脸上带着几分揣测,摇头道:“我也纳闷呢,不过看这架势,说不定是好事儿。前儿我还瞧见林之悦买了辆崭新的自行车,指不定她又发现了啥赚钱的门道。”
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正坐在树下休息,其中一个留着寸头的小李,挠了挠头,说道:“我猜啊,他俩没准是在商量村里的事儿。林之悦之前不是说要去山里找啥草药嘛,说不定和这有关。”
另一个叫阿强的小伙子撇了撇嘴,不以为然地说:“草药能有啥用,难不成还能靠这个发财?我看啊,八成是林之悦自己的私事。”
这时,赵大爷慢悠悠地走了过来,他平日里就爱打听消息,听到大家的议论,清了清嗓子,故作神秘地说:“我可听说了,林之悦去镇上的药店了,好像是去问草药的价格。你们想啊,她这么上心,肯定是想带着大伙一起干,说不定啊,咱们村要跟着她过上好日子喽!”
众人听了,纷纷露出惊讶的神色,有人开始憧憬起来,也有人半信半疑。
林之悦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激动的心情平复下来,然后提高音量,清晰地说道:“叔叔,乡亲们,我今天去了镇上的国营药店。那里的工作人员看了咱们山里的柴胡、苍术、黄芪,都说品质相当不错。就拿柴胡来说,未炮制的一斤能给到8毛钱,炮制后能涨到1块6;苍术未炮制的一斤1块钱,炮制好的能有2块2;黄芪未炮制的一斤1块2,炮制后的价格更是能达到2块5。而且,我跟药店经理争取了一下,只要咱们每个月能提供不少于300斤的药材,并且保证质量稳定,未炮制的药材每斤还能再多加1毛钱呢!”
听到这些价格,村民们顿时炸开了锅。
大家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脸上的表情从最初的惊讶逐渐转为欣喜。“哎呀,这可真是太好了!”
“是啊,没想到山里这些不起眼的草药能值这么多钱!”
“看来咱们村子要过上好日子了!”
村民们的话语中充满了喜悦与希望。
大队长的脸上也绽放出灿烂的笑容,他重重地拍了拍林之悦的肩膀,感慨地说道:“悦悦啊,你可真是咱们村子的福星!要不是你,咱们都不知道山里还有这么大的宝藏。这下好了,咱们有了致富的路子,可得好好干!”
林之悦看着周围村民们兴奋的模样,心中满是成就感。她坚定地点点头,说道:“叔叔,放心吧!接下来咱们就赶紧商量商量,怎么组织大家采药,怎么炮制,一定要把这事儿干得漂漂亮亮的,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
大队长听着林之悦的讲述,只觉一股热流涌上心头,喜悦如同决堤的洪水般在心底汹涌澎湃。
他的眼睛亮得如同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嘴角不受控制地高高扬起,咧出一个大大的笑容,脸上的皱纹都因这极度的高兴而挤作一团。
正沉浸在喜悦之中,大队长不经意间抬眼,这才发现周围已围满了村民。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叽叽喳喳的声音不绝于耳,眼神中满是好奇与期待。“这到底咋回事啊?”
“林之悦和大队长在说啥好事呢?”各种猜测声此起彼伏。
大队长深吸一口气,让自己激动的情绪稍稍平复,而后猛地挺直腰板,抬起粗壮有力的手臂,在空中用力一挥,扯着嗓子大声吼道:“行了,行了!都别围着了!”他的声音如同洪钟般响亮,瞬间盖过了村民们嘈杂的议论声,在村子上空回荡。
大队长目光如炬,扫视着周围的村民,继续说道:“大伙都先去上工,这农活可耽搁不得。咱们不能因为这点事儿就把正事给忘了。等会儿下工,都到晒谷场集合,开个大会。到时候,我再跟大家仔仔细细地说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保证把所有的情况都原原本本告诉大家。”
村民们听了大队长的话,虽然心中仍满是好奇,但也知道农活的重要性。
于是,大家纷纷点头,一边小声议论着,一边恋恋不舍地散去,各自回到田间地头继续劳作。
不过,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一丝期待。
整个下午,阳光炽热地洒在田间,蝉鸣在枝头喧嚣,仿佛在为这沉闷的午后添上一抹躁动。
田间劳作的村民们,心思却全然不在农活上。
手中的锄头有一下没一下地挥舞着,眼神时不时飘向村口的方向,满心惦记着大队长所说的那场大会。
张大叔锄着地,本应熟练地翻起泥土,可这会儿却老是走神,锄头好几次都差点砸到自己的脚。
身旁的李大哥见状,笑着打趣道:“老张,你这是咋啦?魂儿都不知道飞哪儿去了。”
张大叔挠挠头,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嗐,你说这林之悦到底打听出啥好消息了,我这心里就跟猫抓似的,老想着这事儿,干活都没心思了。”
王婶在自家菜地里浇水,水瓢里的水洒得到处都是,也浑然不觉。她嘴里嘟囔着:“也不知道那药材到底能卖多少钱,要是真能赚大钱,咱这日子可就有盼头了。”
旁边的赵大娘也附和道:“是啊,我家那口子还等着这钱给孩子买新衣裳呢。”
好不容易熬到了下工时间,村民们像是听到了冲锋的号角,立刻放下手中的农具,脚步匆匆地往家赶。
一进家门,便火急火燎地钻进厨房,淘米、洗菜、生火,动作麻利得如同训练有素的士兵。
锅里的水还没烧开,就急着把米下锅,灶膛里的火被扇得呼呼作响,仿佛也在呼应着村民们急切的心情。
饭菜匆匆上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的速度比平时快了好几倍。
孩子们顾不上细细咀嚼,大口大口地往嘴里扒拉着饭,腮帮子一鼓一鼓的,像极了贪吃的小仓鼠。
大人们也是狼吞虎咽,眼睛时不时看向窗外,恨不得立刻吃完饭,奔赴晒谷场。
不一会儿,家家户户的门口便响起了关门声。
村民们纷纷走出家门,朝着晒谷场的方向汇聚。
老人们拄着拐杖,脚步虽慢,但眼神中透着坚定;
年轻的小伙子们步伐矫健,一边走一边和同伴讨论着可能的好消息;
妇女们则牵着孩子的手,嘴里还叮嘱着别跑太快。
一时间,通往晒谷场的小路上,满是匆匆赶路的村民,欢声笑语回荡在村子的上空,一场关乎村子未来的重要大会,即将拉开帷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