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很和善,叫所有人落座。
皇后说:“方才皇上没来,否则就能听一听许小姐的琴声,许家真是人才荟萃,叫人羡慕。”
坐在皇帝左手边的长公主倏而一笑。
“这么巧?许大小姐也带了琴想献艺,她才是神策大将军胞妹,不妨听听她的。”
许柔筝笑容有些僵硬。
皇帝却含笑点头:“好,那就让朕瞧瞧。”
许靖央去了中庭,竹影将古琴放下,撤掉了缂丝布。
“启禀皇上、皇后娘娘、长公主,臣女此次献艺,并非要弹琴,而是……”
许靖央话没说完,手抚上琴弦时,面色却怔了怔。
看她神情有些不对劲,皇后问:“怎么了?”
许靖央抿唇:“这不是阿兄的琴。”
她说罢,下意识抬眸,看向许柔筝那边。
丫鬟还没来得及把那把真正的古琴收好。
许靖央立时惊讶:“阿兄的琴,怎么会在你那?”
“靖央,是你认错了,”许夫人开口解释,“那年你兄长出征,我叫人打造了两把一模一样的古琴,一把给你兄长带去了边关,另外一把留在了家里,家里这把才是你的。”
许靖央早就料到她会这么说。
许夫人赌的就是,一把琴的来历,没有人会追溯到何年何月制作的。
“我把我的琴给你,柔筝,把我阿兄的东西还回来。”许靖央不肯退让。
许柔筝站起身,姿态柔弱,面上带着哀婉的神色。
“大姐姐,我什么都可以让给你,唯独这把琴不行,因着它是我对兄长唯一的念想,也是我在许府唯一珍惜的东西,求求你不要抢走。”
皇后打圆场:“琴都是一样的,其实并无不同。”
“不一样,”许靖央飞快道,“因为这并非真正的琴。”
说罢,竹影直接从许柔筝丫鬟的手里,抢走那把真正的古琴,抱到许靖央面前放下。
只见许靖央在琴头的位置拍了两掌,琴身忽然弹出暗格。
众目睽睽下,许靖央伸手一抽,竟拽了一把锋利的宝剑出来!
当宝剑出现,皇帝直接站了起来。
“是苍霄剑,朕所赐!”
五年前神策大将军捷报频频,皇帝直接把这把随身陪伴自己多年的宝剑,派人送去边关赐给了神策大将军。
象征着无上皇权,是极高的荣耀。
本以为神策大将军身死,这些东西也会随着混乱而消失。
没想到竟是藏在一把琴身里。
许靖央双手呈递宝剑,跪在地上启禀:“阿兄曾告诉我,这把古琴并非真正的琴,而是能用来藏剑的琴器,所以才刻着剑胆琴心。”
“可是母亲交给我的那把古琴,并无这样的暗格,若真是两把一模一样的琴器,为什么会有区别?”
许夫人脸色白了。
长公主拍案不悦:“霸占着神策大将军的琴器,非说是自己的,竟跟大将军的亲妹妹争起来了,许夫人,这是你教的规矩吗?”
许夫人急忙跪下,连说不敢。
许柔筝的神情最是难看,她能感觉到,周围那些命妇贵女的目光,落在她身上时带着鄙夷。
她们都觉得是她在跟许靖央争夺神策大将军的东西。
可她身为许家的养女,凭什么不能拥有?她也是许家的一份子啊!
许夫人拽着许柔筝跪了下来:“长公主息怒,臣妇错了,本以为两把琴并无区别,便想着她们姐妹二人各一把,都是臣妇的错。”
皇帝的脸色不好看。
他忍着怒火,对许夫人道:“看在神策大将军面子上,朕不会责怪他的母亲,但是许夫人,对待孩子,要一视同仁才好。”
许靖央垂眸听着,觉得皇上的警告非常直白。
想来是上次长公主从许府回去,跟皇上说了点什么。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皇后便道:“许夫人,本宫看许小姐的衣裙脏了,你先带她下去更衣吧。”
“是。”许夫人如蒙大赦,领着许柔筝告退。
皇帝重新看向许靖央:“朕听说你抱着神策大将军的衣冠一步一磕头,一直想要奖赏你,朕有意赐封你为郡主,你意下如何?”
许靖央微微抬眸:“皇上……臣女什么都能要吗?”
“这是自然,你阿兄立下汗马功劳,朕怎么奖赏你都不为过。”
听完这句话,许靖央脱去银色大氅,露出里面鲜艳的宝蓝衣裙。
周围的人脸色都跟着变了变。
因为今日来的女眷们,穿的衣裳颜色都十分黯淡低调,谁也不敢在守孝三月期内穿亮丽的色彩。
听说前不久就有人穿着艳丽招摇过市,被皇上给下令斩了。
这个许家大小姐,她怎么敢?!
“臣女想要皇上撤掉全城守孝三月的命令。”许靖央双手高举过额头,跪在地上。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
萧贺夜都不由地挑起眉梢,静静地看着庭中那一抹身影。
皇帝的声音低沉了下来,好似不悦:“为何,你作为神策大将军的孪生妹妹,难道觉得自己兄长不配这样的殊荣?”
许靖央:“正是因为阿兄值得,臣女才要冒死进言。”
“皇上,阿兄他奋死拼搏,是为了忠君,为了百姓们能够安稳地生活。”
“倘若他泉下有知,皇上为了他,频频伤怀,百姓们因他废生计,连上街叫卖吆喝也不敢,他一定会着急。”
“他战功显赫,为的是家国昌荣、四海升平,若守孝长达三月,不知影响了多少百姓的生活,这才是跟他的想法背道而驰,所以,请皇上收回成命。”
“真正的纪念不在这三个月的孝期里,而在于人们心里能记住他,皇上能记住他,家人能记住他。”
全场沉默。
忽而,不知是谁轻轻地啜泣了一声。
皇帝也从怔忪里回过神:“你这孩子,竟敢……”
责怪的话没说完,他摇了摇头:“也就你敢这么跟朕说了。”
长公主红着眼眶:“皇弟,我看许大小姐说的并无道理,百姓们自然知道神策大将军的战死是国殇,可他们还要过日子,这三个月孝期,你便解了吧。”
皇后也开口跟着劝。
最终,皇帝在大家的意愿下,点了点头,并且指着许靖央说——
“朕要重重地赏你,因为朕在你身上看见了你阿兄的影子。”
于是,他大手一挥,良田铺子还有金银珠宝、绫罗绸缎,成箱成箱地赏赐给许靖央。
许靖央利落接受,大大方方谢恩。
皇上对此很满意,甚至心情愉悦地喝了两杯酒水。
看他如此,许靖央更在心里确定了她今日的选择是对的。
一个人的荣耀再高,不能高于皇帝。
神策大将军立下了巨大的功劳不假,皇帝说要全城为他守孝三个月,那是一个皇上对于名将的表态,是给天下人看的。
可是,许家的人能受恩惠,却不能没眼色。
再加上皇帝的生辰要到了,难道要全城百姓继续跟着披麻戴孝?皇帝是人,不是圣人,难保心中会不痛快。
朝中早有聪明人看出来不妥,但他们的身份都格外尴尬,因为除了许家人亲自提出来,谁说都不合适。
许靖央壮着胆子,做了死谏的这个人。
果然正中皇帝下怀。
许靖央在人群中搜寻萧贺夜的身影,想要送去一抹感谢的目光。
多亏了他提醒自己,她才能及时想到这一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