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6年3月9日,哈尔滨总指挥部
清晨的雾气还未散去,作战室里已经烟雾缭绕。周勇一脚踩在弹药箱上,手里捏着刚送来的侦察报告,笑得前仰后合,差点把嘴里嚼着的压缩饼干渣喷到沙盘上。
\"东吴那帮人,真是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他抹了把笑出来的眼泪,把报告拍在桌上,\"你们自己看!这他妈也叫装甲部队?虽然我们听过刘季的话也见识过不止一次了。\"
郑安宙叼着根没点燃的烟,眯着眼睛凑过来,林周手拿着着报告的数据。
\"493辆装甲车,250辆战车...\"林周的声音突然顿住,\"等等,这493辆里有多少是正经带核三防的?\"
\"不到一半!\"周勇拍着大腿,笑得像个两百斤的孩子,\"剩下的全是民用越野车焊钢板!有个连的'装甲车'甚至是拿公交车改的!虽然咱们也见识过了,但是他们要这些破铜烂铁北伐,我想了想都很想笑。\"
郑安宙摇摇头,吐掉嘴里的烟:\"就这水平,还敢北伐?\"他走到窗前,指着远处正在操练的东北联军装甲营,\"咱们最破的59式都比他们的豪华改装车强。\"
林周翻着厚厚的情报文件,越看越觉得魔幻:\"东吴的军官待遇倒是挺高——八抬大轿,专人伺候,比比日本天蝗还享受。\"他翻出一张模糊的照片,\"看看这个,装甲师师长出行,前面四个兵扛着遮阳伞,后面八个兵抬着轿子。\"
\"那士兵呢?\"周勇凑过来问。
\"士兵?\"林周冷笑一声,翻到下一页,\"100公斤大米一个月,外加变异兽肉,听着不错吧?\"他推了推眼镜,\"但问题是——这些大米,一半是陈年旧粮。起码能吃。一半都是的沙子,剩下的肉之类的多多少少沾点辐射,虽然咱们也吃,\"
郑安宙挑了挑眉:\"就这,还有人愿意当兵?\"
\"不当兵?那就去血汗工厂!\"周勇插嘴道,从兜里掏出一份皱巴巴的东吴招工简章,\"看看这个——'流水线工人,每日工作18小时,包吃住'。\"他冷笑一声,\"住的是集装箱,吃的是发霉窝头,工伤直接扔长江喂鱼。就这个残暴程度远超侵华日军,腐败程度等于非洲国家的鼠辈,这姓李的要打进来的话直接喜迎王师都不成问题,\"
作战室的门突然被推开,炊事班长老王端着个铁盘进来:\"几位首长,刚蒸好的黄桃罐头馅包子...\"他的目光扫到桌上的照片,突然乐了,\"哟,这不是东吴的'豪华座驾'吗?我老家拆迁前,村口跑黑车的都比这气派!\"
林周走到墙上的巨幅地图前,红铅笔在长江沿线画了道红线:\"其实东吴能活到现在,全靠长江。\"他的笔尖在几座跨江大桥的残骸上点了点,\"核战后,这些大桥全炸了,淤泥堆积,变异生物横行。\"
周勇凑过来,突然噗嗤一笑:\"你们看崇明岛这块,东吴的前进基地像不像王八壳?\"
\"他们北伐就两条路。\"林周竖起两根手指,\"第一,渡海——但渤海湾有我们的水雷,日本海台风概率薛定谔,但是爆发频繁,成功率基本为零。\"
郑安宙突然插话:\"上个月不是有艘东吴侦察艇被浪拍到济州岛了吗?\"
\"对!\"周勇一拍大腿,\"船上二十个赤旗军,现在还在跟变异人打游击呢!昨天电台里还说,有个家伙居然混成了济州岛变异人部落的酋长女婿!\"
作战室里顿时笑成一团。老王手里的包子差点掉地上:\"好家伙,这算和亲还是算叛逃啊?\"
\"第二条路呢?\"郑安宙把话题拉回来。
\"走崇明岛附近的淤泥滩。\"林周的铅笔在长江入海口画了个圈,\"东吴在那儿修了前进基地,铺了木板,最近还准备换成钢板。\"
郑安宙突然笑了:\"换钢板?他们是不是忘了——\"他拉开抽屉,掏出一张泛黄的照片,\"去年汉军那边刘季拍到的,长江变异鲶鱼,体长六米二,一口能咬断钢缆。\"
照片在众人手里传阅,周勇突然灵光一闪:\"你们说,要是东吴的工兵正在铺钢板,突然被这么个大家伙连人带板吞了...\"
\"那画面太美不敢看。\"老王接茬,顺手往嘴里塞了个包子。
\"相比之下,大唐就靠谱多了。\"林周翻出另一份装订精美的报告,\"他们光是对付我们专门部署的至少有上千辆正经装甲车,光是履带式战车也有上百辆,全带核三防。后方的更多,算上大唐自个儿造的也有上千辆了,\"
郑安宙走到沙盘前,把代表大唐的蓝色小旗插在太行山一带:\"李世明这小子虽然爱装逼,但治军确实有一套。\"
\"那咱们呢?\"周勇问,顺手把最后半个包子塞进嘴里。
郑安宙指了指沙盘北部:\"咱们的主力都在内蒙东部和太行山一带,防备大唐。\"他忽然笑了笑,\"东吴要是真打过来,光是穿越河北辐射区就能让他们减员三成。\"
老王突然想起什么:\"对了,炊事班新研究的抗辐射饺子馅...\"
\"打住!\"三人异口同声。上周那顿散发着诡异蓝光的饺子还让他们心有余悸。
周勇突然咧嘴一笑,露出沾着包子馅的牙齿:\"你们说,东吴的军官坐着八抬大轿北伐,结果半路被变异螃蟹夹了屁股...\"
林周冷静补充:\"更精彩的是,他们的'装甲集群'开到河北,发现辐射值超标,士兵全吐了,军官还在轿子里喊'继续前进'。\"
\"最绝的是这个。\"郑安宙从文件堆里抽出一张照片,\"东吴第三装甲师的最新'战备训练'——有人在前面开路,后面跟着二十顶轿子,轿夫还穿着防化服!\"
照片在众人手里传阅,作战室里爆发出震天动地的笑声。隔壁执勤的卫兵探头看了一眼,摇摇头把门关上了——首长们又在看东吴的笑话了。
夜色降临,哈尔滨的城墙上一片寂静。郑安宙望着远处的星空,突然开口:\"你们说,这仗到底打不打?\"
林周推了推眼镜,镜片上反射着星光:\"打不打,得看谁先沉不住气。\"
周勇打了个饱嗝,摸着肚子说:\"反正咱们不着急——黄桃罐头管够!\"
距离上千公里外的远处,长江的淤泥滩上,东吴的工兵正在连夜铺设钢板。更远的地方,大唐的装甲部队正在集结。而哈尔滨的导弹发射井里,技术人员正在调试某个尘封已久的控制系统。
郑安宙笑了笑,把手里捏变形的烟盒扔进垃圾桶:\"明天让炊事班多蒸点包子,要韭菜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