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膳食,温梨儿开始滔滔不绝的同家人说李御厨的厨艺有多好。
温执言打趣道:“别又吃成了一颗胖梨。”
温梨儿瞪他:“哥哥讨厌,我才不会变成胖梨!”
梁雨荷插话道:“胖点好看,梨儿现在才瘦了。”
温梨儿摇晃着她的胳膊,连连摇头:“才不要胖,梨儿现在这样刚刚好!”
梁雨荷见女儿一副小女孩娇态的模样,失笑:“嗯,梨儿这样也好看。”
温执言和温庭宽只在一旁笑。
一家人其乐融融。
温梨儿突然就道:“哥哥怎的还不娶妻?”
温执言比温梨儿大了近两岁,温梨儿现在都有了枭枭,温执言却还未娶妻,这怎么也说不过去。
温执言闻言,脸色一僵。
他悄悄瞪了温梨儿一眼,却正好被温庭宽看到。
温庭宽反过来瞪他:“一把年纪了还不肯娶妻,也好意思瞪你妹妹!”
温执言嘴角微抽,一把年纪就过分了。
梁雨荷也是催着温执言:“娘再给你物色几个小娘子,你可不能再耽搁下去了,早些成亲,我们才能放心。”
温执言抿了抿唇,并没有应下。
他脑子里飞快闪过一抹紫衣身影,心中发涩。
温梨儿原还因为自己害哥哥被说而心虚,偷偷瞄他,就看到了他眼中不一样的情绪。
温梨儿一双眼睛瞬间就亮了。
哥哥这是有喜欢的人了?!
他怎的不和娘说呢?
温梨儿想到这个可能,心中百爪挠心一般,真的很想知道嗳!
有宫女过来禀:“贵妃娘娘,膳食已经准备好了。”
温梨儿点头,带着家人往膳厅的方向走。
走着走着,她拉着兄长去看一处亭子旁开得正艳的秋菊,然后偷偷问他。
“哥哥,你是不是有喜欢的人了?”
“哪家的姑娘?”
“长得好不好看?”
“什么性子?”
“家里人员关系如何?”
“比你小还是比你大?”
温执言:“……”
见他不说,温梨儿作势就要喊爹娘过来。
温执言简直都怕了她了,无奈道:“我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也不知道她是哪家的姑娘。”
温梨儿傻眼:“那哥哥是怎么喜欢人家的?”
温执言受不住妹妹的纠缠,加上他心中也迷茫困惑。
便将自己与紫衣姑娘那一日的相遇给说了。
温梨儿听完呆若木鸡。
“哥当时就看了人家姑娘的身体?!”
温执言恨不得将这小丫头的嘴给缝上,强调。
“我那是不得已!她自己不方便包扎伤口!”
温梨儿心想,胸口中箭,脚踝受伤,这是上下都看了啊。
英雄救美的戏码,落在了哥哥身上。
可他这颗榆木脑袋,竟然连对方是哪家的姑娘都没有问!
“哥哥,你你你你你……”
温梨儿痛心疾首!
温执言有些尴尬。
当时,那位紫衣姑娘都要羞愤欲死了。
他再问,人家也未必会说实话。
——
一年多前。
温执言随父亲去城郊百里处核查田亩赋税。
为时三日,夜里就在农户家中暂住。
当夜,农户家十岁的独子随小伙伴上河里抓鱼,迟迟未归。
那家婶子担忧不已,提着油灯出去寻。
既然借住在人家家里,加上温挺宽和温执言父子本就古道心肠。
两人也各自提着一盏油灯分头去寻。
温执言寻到一处桃林时,唤了几声那半大小子的名字。
没人回应,他却听到一阵匆忙凌乱的脚步声,以及有人摔落在地的闷哼声。
他寻着声音过去,就见一位紫衣女子侧摔在地。
她的胸口上,插了一支长长的羽箭,脸色苍白如纸。
他惊疑过后,上前准备将人扶起来。
对方却像是一只受惊的小鹿般,掏出袖中的匕首,朝他胡乱挥舞。
温执言忙说明自己只是出来寻农户之子,刚好碰到了她。
紫衣姑娘这才冷静下来,整个人泄了气,又要软倒。
他上前将人扶住,要带她去寻找村里的赤脚大夫。
可紫衣姑娘却说自己就是大夫。
只是有刺客追杀她,她没能寻到一处安全的地方治疗自己的伤口。
闻言,温执言要带她回借住的农家,紫衣姑娘摇头拒绝。
她道自己去那户农家借住,可能会累及人家全家性命。
如此严重,温执言也不敢冒险,只得寻了一处山洞将人横抱了进去。
为何要抱她,因为紫衣姑娘的脚踝已经肿成了馒头。
再使力走路,腿估计得废掉。
加上她道,那些刺客杀了她的奴仆后,已经寻着桃林追了过来。
如此,自然不敢让她再慢慢走。
他将人藏进山洞前,边走边抹除了痕迹,那些刺客并没有寻过来。
而紫衣姑娘也确实如她自己所说,是个大夫。
他亲眼看着她拔了自己胸口的箭,痛的几乎要晕厥过去。
但她却紧咬着牙关,用烧红的匕首熟练的为自己清理伤口,又洒了药粉。
只是,撕下裙角包扎的时候,她自个实在是力不从心。
温执言提出要帮忙,她苍白的面容上羞窘不已,坚定拒绝。
但她的力气哪里敌得过他一个大男人。
温执言强硬的帮她包扎好了胸口上的伤,又脱了她的鞋袜,替她正了脚骨。
他做完这些后,紫衣姑娘气得不再理她。
他问她要去何处,下一步如何打算,他能帮她做些什么。
紫衣姑娘犹豫了好一会,取下脖子上挂着的一块玉佩,又用木炭在白色绢帕上写了些什么。
她请他帮忙,将东西交到最近驿站的驾部郎中手中,会有人来接她。
温执言不太放心将她一个姑娘家独自扔在山洞里。
但紫衣姑娘坚持,他只能在山洞洞口做了一番伪装,这才匆匆回了农户家。
农户家的半大小子已经回了,因为他和小伙伴没有抓到鱼,又跑去山上抓野兔,所以才回家晚了。
温执言同父亲大概说了一下情况后,砍断了自家马车连接马匹的缰绳,牵走了马。
在大晏国,官道上三十里设一处驿站。
而他们所在的村庄,离最近的一处驿站不过十二里。
三刻钟不到,他亲手将那块玉佩和白帕交到了驿站驾部郎中手里。
对方看过绢帕上的字后,面色猛变,匆匆写下一封信交于一位下属,并同对方耳语了一番。
然后驾部郎中带了二十余驿丁,随着温执言匆匆赶到了山洞,将紫衣姑娘接走了。
走前,紫衣姑娘犹豫片刻,将那块玉佩送给温执言作为谢礼。
再然后,自然就没有然后了。
温执言猜测紫衣姑娘的身份不简单。
原本,他也并没有将这件事放在心里。
只是,等后面阿娘再为他相看姑娘时,他脑中就不由浮现出那抹紫色身影。
相看的女子都没有她勇敢、没有她坚强,眼睛也没有她那双秋水剪般的眸子好看。
从而,他脑中有了一个念头。
要是一定得娶妻,娶那个紫衣姑娘好像很不错。
有了这个想法后,他才想起自己不知道那姑娘姓甚名谁,是谁家的姑娘。
犹豫过后,温执言再一次去了那处驿站。
他想寻当时同他一起去接紫衣姑娘的那名驾部郎中。
却得知对方升迁,调去了外地。
到底是何处,也没有人知道。
如此,便也无处再打听那位姑娘的下落。
——
温梨儿听得满头黑线。
我的亲哥哎。
你心悦人家姑娘,却后知后觉到了这个程度。
连人家是哪家的姑娘,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还想个屁啊!
温梨儿忍不住爆粗口。
这都一年多过去了,听哥哥描述的,那紫衣姑娘也到了适婚年龄。
这要去哪里寻啊。
就算最后寻到了人,人家估计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
温梨儿深深的吸了一口气。
不敢相信,她煮熟的嫂子竟然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