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无为脸色平静:“那时殿下远在南境出生入死,护卫疆土,任他污蔑又如何?”
秦煊蹙眉,显然是不大同意。
孔无为见状淡笑道:“一个急着给定国安邦的皇子定罪的中郎将,难道能讨到甜头吗?”
“老师的意思是,我什么都不必做?”
“都说会哭的孩子有糖吃,若到了那个时候,殿下哭一下就是了。”
秦煊茫然:“哭?”
“哭也有不一样的哭法,有些时候,安安静静掉眼泪的,实则比嚎啕大哭的更招人心疼。”
秦煊怔愣片刻,默默记下,又问道:“老师,姜府那边,我们还要再做什么吗?”
“不必,姜府就像一座墓,有贼盯上,任他们去翻是了,我们要的是守墓人。”
秦煊不由得轻笑:“依照老师的安排,我还真是轻松。”
孔无为摇头道:“殿下,欲成大事,功名才谋缺一不可,南境之路,殿下务必要进一步修身克己,立功扬名。”
秦煊起身,恭敬地行礼道:“是,谨遵老师教诲。”
第二日,烟雨初霁,肃王带兵离开京城,前往南境。
宋清已回了国子监,此次四月,国子监将进行最后的考试。
没有通过考试的学子只能继续在国子监学习,而通过考试的学子,则可以经由国子监各位夫子的举荐,提前一步进入朝廷实习。
当然,最终入职与否,还是要交由晟帝裁决。
这批学生到了明年仍然能参加春闱,即便是落榜,也好歹能保住原本的职位。
因此国子监每年这个时候的考试,又被国子监学子戏称为“小春闱”,当然,也只敢内部这么说一说。
但这一制度毫无疑问也是国子监为天下读书人趋之若鹜的最大原因。
白天上课,晚上温书,对宋清而言,这是难得的清闲时光。
如果旁边没有人就更好了。
她抬头,看着坐在对面眉清目秀的青衫书生,不着痕迹地皱了皱眉头。
对面的人察觉到她的目光,无辜地抬起头道:“宋公子是渴了吗?需要我沏茶吗?”
“宁时,”宋清叹了口气,“我有书童,也不需要别人照顾,你不必这般的。”
宁时闻言连忙道:“我,宋公子那日救我于水火,我知你下月大约就会离开国子监,我想在你离开前,为你做些什么。”
宋清无奈地揉了揉眉心,当初就因为这番说辞,自己没冷脸拒绝他的接近。
那日罗旭带人将几个学子堵在角落欺辱,宋清挺身而出受了伤,还借此将他们整治了一番。
或许是因为长相幼而精致,宁时便是其中遭受欺凌最多的那个。
从那之后,他便好像赖上宋清了,经常出现在宋清附近的地方,这次开学,更是开始频繁拜访。
“我不需要你为我做什么,”宋清放下手,脸色微冷,“国子监是求学修己之处,罗旭那些人我无从评价,你苦读数年进入国子监,不要把时间浪费在这种无用的事情上。”
宁时摇头不解:“承恩欲报,是无用之事吗?”
“是,”宋清毫不留情地道。
“我……”
“我为你们出头能还国子监一片太平,你坐在这里却根本不清楚自己要做什么又能做什么,不是无用之事是什么?”
宁时白皙的脸颊渐渐泛红,光是看着就能想到温度在如何升高。
宋清垂下眸子语气略柔和了些:“宁时,好风凭借力,自上青云去便是,不必为之停留,更不要追风而去,反倒误入歧途。”
她说罢那起身转身离开,怔愣在原地的宁时蓦然回神,连忙道:“那,若是你步上青云,我能追随你的脚步吗?”
宋清回头,似是很认真地在记住宁时的脸,然后点了点头:“我期待。”
她其实很想问,你怎么就信我能走出一条青云道。
连她自己都不信。
她要走的路注定要淌沼过泽,泥泞不堪,不知道在哪一步就会万劫不复。
但她知道,就连这句答复,也不过是她要走的路上的其中一步。
四月,考试结束,排名送至正心殿。
晟帝看着最前面甚是显眼的“林述之,宋清,沈同舟”几个名字,皱眉思索了一会儿,提笔将第二三个人名换了个位置。
四月末,朝廷各处皆添了新,但最惹人注目的,还是与自己的父亲共事未来定是一片坦途的林述之,以及名列第三但仅入宫做了内侍中郎的宁安侯之子宋清。
内侍中郎虽是天子近臣,但看名字也知道,实则与孙秉烛这类宦官差得也并不多。
相比前朝官员之子想要走上仕途前所做的郎官还要卑微些。
明明前不久才大肆封赏了宁安候,却也顺手打压了他的两个孩子。
晟帝虽然贪于享乐,但并非对政事一窍不通的昏君,至少朝堂的制衡之道更是手拿把掐。
但相比自己,宋清更在意的是林述之。
搬离国子监的院子当日,二人最后一次在院中矮桌小坐,宋清忍不住问道:“你不是不打算入仕吗?”
林述之别开目光,带着几分无奈道:“有人说过,若是她的道和我生死不可兼得,她会选我。”
宋清莫名觉得当初说这话的自己有些肉麻,缩了缩脖子有些不自在地道:“嗯,我说过。”
林述之垂眸,像是在说给自己听似的轻喃道:“可我若不入仕,如何有与她的道相较生死的资格?”
宋清一时无言,半晌后才怏怏地道:“合着林大人是为了盯着我。”
“也可以这么说。”林述之不予置否,起身对着宋清笑道,“宋大人可不要让我伤心。”
他说罢没再停留,率先离开小院。
宋清愕然不语,觉得此人的话实在怪异。
在林述之离开后,她垂眸盯着自己的膝盖看了许久,最后轻笑道:“以后你可要有罪受了。”
虽已渐暖,宋清跪在正心殿,仍觉得膝盖隐有寒气丝丝入骨,她弯下身子恭敬地叩首道:“微臣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