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濒死夫君放我自由,我送他登基 > 第281章 毫不掩饰的拉拢(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81章 毫不掩饰的拉拢(下)

作为目前手握实权的藩王,想要上位的皇子们拉拢他也很正常。送出的礼物越是贵重,拉拢的意图越是强烈。

单是从送来的礼物上看,就算再多两尊玉雕,价值也比不过一人多高的红珊瑚树。从礼物上来看,二皇子的诚意比三殿下的足。

但是自从上次周燕来到了幽州,说出了冀州死士曾经出现在太子府外的事情后,谢昭对于二殿下谢昀,就有了防备,连带着看红珊瑚都不是那么顺眼了。

他吩咐部曲:“将珊瑚树移至库房。”回礼是不可能回礼的,且不说幽州目前拿不出同等价值的礼物,就算有,谢昭也不会回。

看着红珊瑚树被抬走,谢昭又看向了两尊精美的玉雕:“果真巧夺天工,乐安觉得,这两尊玉雕放在何处为好?”

师乐安眨眨眼,很想告诉谢昭,她觉得这么大的玉雕就应该放在博物馆中。

可是话到嘴边,她又咽下去了,只笑道:“太大了,阿昭觉得放在哪里为好?”

谢昭思忖片刻后说道:“长安城中有高门富户,会修建私家别院,邀请宾客往来。家中的珍奇异宝,会安放在别院中,等待宾客的鉴赏。”

“我没有修建别院的想法,也没有将奇珍异宝收集起来只供自己欣赏的趣味。这两尊玉雕着实精美,我觉得……送往范阳吧?”

师乐安一下就明白谢昭说的地方了,“你说的是范阳官学?”

谢昭颔首:“是啊,宝物也要放在有人欣赏的地方才能发挥出它的价值,官学中的学子应该有能力能欣赏玉雕。”

师乐安觉得范阳官学是个放玉雕的好地方:“玉不琢不成器,好寓意。”

玉雕的基座上刻着一行字:子敬赠六弟阿昭。

师乐安最初没在意,转了一圈后才发现这行字的存在:“嗯?三皇子的字是子敬吗?”

谢昭颔首:“对,二皇兄的字是‘子美’,说来我们兄弟的字,都是父皇取的。”

闲聊两句后,谢昭盯着底座眼神怀念道:“我小时候经常跟在阿兄身后,其实和二三两位皇兄接触不多。没出事之前,我觉得两位皇兄都差不多,直到出事之后,才知晓他们各有各的心思和想法。”

“二皇兄看着宽厚,甚至有些木讷,其实心思深沉。相比之下,三皇兄虽然行为有些放荡,如今看来,也是他自保的法子。”

谢昭叹了一声:“我始终记得,阿兄出事时,我跪在御书房外,只有三皇兄曾经与我一同跪下求情,脱下外衫披在我身上,替我遮挡寒风……”

师乐安明白谢昭的意思,叹了一声后,她有些唏嘘:“如果阿昭不是下定决心要争皇位,我觉得你可能更偏向于三皇子继位?”

谢昭老实地点了点头,“对,如果非要从他们中间选一人,我觉得谢曦上位,我还有活路。当然,这也只是我的浅薄想法罢了。”

“人是会变的,就比如现在,你看,两位皇兄好毫不遮掩自己的拉拢意图。若不是我伏低做小, 也知晓父皇的真实想法,你觉得我还能活吗?”

师乐安幽幽道:“活不了,万民书呈到御前,咱俩都没好果子吃。”

谢昭自嘲地笑了,笑完后像是想起什么似的:“还记得长安十里亭吗?两位皇兄送我们北上?那一日,三皇兄给了我一封信,让我有需要的时候打开看。”

这也是师乐安好奇的一件事,当时她亲眼看着谢曦将信封塞到了谢昭手中,还低声耳语了几句。她非常好奇信上写了什么,只是后来谢昭不说,她也就不问了。

如今谢昭再度提起,她的好奇心再度被勾起:“说起来,那封信件上到底写了什么?”

谢昭道:“是人名,是效忠于谢曦的官员名单。多半是南方的一些官员,其实用处不大,但是他有这份心意,我确实是感激的。”

“对于当时的我而言,这比给我准备金银器物更令我感动。不过后来我没有用他的人马,名单看了一次之后也焚毁了。”

这点师乐安倒是能理解了:“确实,金银器物容易还,但是人情债难还。而且他能暴露给你的人马,其实都是不重要的。”

用脚指头想想就明白了,谁会将自己的心腹交出去?

谢昭微微一笑:“是这个理。不过即便我不用,也承了他的情。我想以后谢曦如果有需要我帮忙的地方,我会帮他。”

师乐安连连点头:“是的,撇开他对你的帮助不说,你们还是血脉相连的兄弟。只要他没做过分之事,该帮还是要帮的。”

谢昭发现师乐安总是能说中他最隐秘的心事:“是啊。好了,不说这些扫兴的事情了,我们也该准备着过年了?”

师乐安眉开眼笑:“哎嘿,今年能过一个安静又轻松的年啦~”

*

御书房外挂了红灯笼,孙德全站在御书房外,指挥着宫人清扫书房外的残雪:“这边,可扫得仔细些。”

“哈哈哈——”书房中传来了恒帝爽朗的笑声,听见笑声,好几个宫人抬头探究地看向了书房的方向。

“还不快做事。”孙德全小声提醒偷懒的宫人,“万一圣上出来,发现你们的事情没做好,当心被罚。”

有胆大的宫人压低声音道:“孙总管,咱圣上最近心情是不是很好?最近两位殿下入御书房时,经常听见他的笑声,现在又笑了。”

孙德全眼睛一瞪:“圣上的心思是你能猜的?好好做事!”

话音刚落,就听书房内传来了恒帝的呼唤声:“孙德全,你进来。”

孙德全连忙小跑着:“陛下,老奴来了——”

一进御书房,孙德全便看见案桌后方的恒帝正低着头,案桌上摊开的,是一盏茶前刚送入宫中的平安信。

“老二老三大手笔,知道心疼兄弟了。传朕的旨意,赏他们……”话说到一半,恒帝突然闭口了,似乎在慎重思考着什么。

孙德全也不敢催促,只垂着手恭敬站着。直到恒帝思考周全后才开口道:“传朕旨意,命张仲卿为巡盐御史。再发一道圣旨,提葛敬臣为并州刺史。”

孙德全应了一声,正要下去,就听恒帝轻笑一声:“兄友弟恭好啊,好啊。”

御书房的大门关上,寒气迎面而来,激得孙德全猛地一哆嗦。老宫人神色未变,眼神却黯淡了不少。

两道旨意下去,只怕朝堂会越来越混乱。谁不知道张仲卿是二皇子的左膀右臂,而葛敬臣又是三皇子的亲信?

二皇子势力在北方,三皇子人脉在南边,今日的两道旨意,会将目前的平衡全部打乱,原本已经混乱的朝堂会更加混乱。

孙德全幽幽叹了一口气,抬头看向灰蒙蒙的天空,低声道:“贼老天,又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