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铭猛地吸了一口气,胸口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攥住,每一下呼吸都变得异常艰难。
他努力稳住颤抖的手,指尖冰凉,几乎感觉不到扳机上的纹路。
黑暗中,宋逸的身影也紧绷如弓,两人背靠着背,仿佛这样才能抵御那未知的恐惧。
每一步都像是踩在棉花上,又像是踩在刀尖上,每一步都牵动着神经,让人心惊胆战。
“该死,这到底是什么鬼地方……”顾铭在心里暗骂,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沿着脸颊滑落,带来一阵阵凉意。
他们回到了那间充满压抑感的教室。
日光灯管发出“滋滋”的电流声,惨白的灯光将教室照得如同停尸房一般,桌椅整齐地排列着,却空无一人,更添了几分诡异。
顾铭感觉自己的心脏在胸腔里狂跳,仿佛随时都会跳出喉咙。
他环顾四周,每一个角落都似乎隐藏着什么,那些看似普通的课桌椅,在此时都像是张牙舞爪的怪物。
“这案子……越来越邪门了。”顾铭的声音有些沙哑,他用力地搓了搓脸,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
他走到讲台前,那里堆满了案件的资料,照片、报告、证词……每一份都像是沉甸甸的石头,压得他喘不过气。
他拿起一张死者的照片,照片上的女人笑容灿烂,眼神明亮,与现在冰冷的尸体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顾铭盯着照片,仿佛要从那笑容中看出什么端倪,可除了无尽的悲凉,他什么也看不出来。
“每一个线索都像是一团迷雾,看似清晰,实则什么都看不清。”顾铭喃喃自语,他感到一阵深深的无力,仿佛置身于一个没有出口的迷宫,无论怎么走,都只是在原地打转。
他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有能力解开这个谜团,是不是真的能将凶手绳之以法。
“头儿,咱们再去找找赵禺强吧,我觉得他肯定还隐瞒了什么。”宋逸的声音打破了教室里的沉寂,他走到顾铭身边,眼神坚定。
顾铭点了点头,他知道宋逸说的没错,赵禺强是目前唯一的突破口。
他们必须从他那里得到更多关于死者的信息,哪怕只是一点点蛛丝马迹,也可能成为破案的关键。
再次见到赵禺强时,他正坐在办公室里,低着头,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指节发白。
看到顾铭和宋逸进来,他的身体明显地颤抖了一下,眼神闪烁,不敢与他们对视。
“赵老师,我们又来了。”顾铭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平和一些,他不想给赵禺强太大的压力,“我们只是想再了解一些情况,希望你能配合。”
赵禺强抬起头,看了顾铭一眼,又迅速地低下头去。
“我……我已经把我所知道的都告诉你们了,我真的不想再掺和进去了。”他的声音很小,带着一丝哀求。
“赵老师,我们理解你的心情,但人命关天,我们需要你的帮助。”顾铭走到赵禺强面前,语气诚恳,“你再仔细想想,死者生前有没有什么异常的行为?或者有没有提到过什么特别的人或事?”
赵禺强沉默了很久,久到顾铭以为他不会再开口了。
就在这时,他突然抬起头,
“我……我想起来了,”赵禺强终于开口了,他的声音有些颤抖,“她……她最近一段时间,经常去图书馆,借阅一些……一些关于古代文物的书籍。”
古代文物?
这个线索让顾铭和宋逸都感到意外,这与之前的调查方向完全不同。
“她为什么要借阅这些书籍?”顾铭追问道。
“我……我不知道,”赵禺强摇了摇头,“我只是看到她经常抱着一堆书从图书馆出来,那些书看起来都很旧,很厚。”
“好,谢谢你,赵老师。”顾铭拍了拍赵禺强的肩膀,他知道赵禺强已经尽力了。
从赵禺强的办公室出来,宋逸看向顾铭,“头儿,你真是太厉害了,竟然能从赵禺强嘴里撬出这么重要的线索!”
顾铭笑了笑,没有说话。
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
他们马不停蹄地赶往图书馆。
图书馆里静悄悄的,只有翻书的声音和偶尔的咳嗽声。
阳光透过高大的窗户洒进来,在书架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他们找到图书馆管理员,说明了来意。
管理员是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太太,戴着一副老花镜,她翻看着借阅记录,眉头紧锁。
“你们要找的书……有点多啊。”老太太抬起头,看着顾铭和宋逸,“而且时间跨度也比较长,这可不好找。”
顾铭和宋逸对视一眼,他们知道,这又将是一场漫长的搜寻。
他们在书架间穿梭,一本本地翻找着那些关于古代文物的书籍。
灰尘弥漫在空气中,呛得人直咳嗽。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他们的眼睛酸涩,手臂也开始发麻,但却毫无头绪。
那些书架高耸入云,密密麻麻地排列着,仿佛永远也走不到尽头。
每一本书都像是沉默的证人,静静地等待着被发现。
顾铭感觉自己就像是在一片书海中迷失了方向,他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能找到那些书,是不是真的能揭开这个谜团。
“头儿,你看那边……”宋逸突然指着一个方向。
顾铭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正站在书架前……图书馆的空气沉闷而凝滞,书页翻动的声音像是古老的钟摆,一下一下地敲击着顾铭的神经。
灰尘在光柱中飞舞,像无数细小的幽灵,在他们周围盘旋。
希望,如同握在手中的沙子,正一点一点地流逝。
就在这时,一缕清风拂过,带来一丝淡淡的馨香。
顾铭抬起头,看到陈舒瑶站在不远处,她穿着简单的白色衬衫和牛仔裤,乌黑的长发披散在肩上,像一朵盛开的百合,为这沉闷的空间增添了一抹亮色。
“你们还好吗?”陈舒瑶走到他们面前,关切地问道,她的声音温柔而清澈,如同山涧的清泉,流淌进顾铭干涸的心田。
“还好,只是有点累。”顾铭接过陈舒瑶递来的水,温热的液体顺着喉咙滑下,带走了一丝疲惫。
他看着陈舒瑶,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仿佛在茫茫大海中找到了一座灯塔。
陈舒瑶的出现,仿佛给这死气沉沉的图书馆注入了一股活力。
她对图书馆的布局非常熟悉,很快便找到了死者经常借阅书籍的区域。
她纤细的手指在书脊上轻轻滑过,眼神专注而认真,仿佛在与这些无声的书籍进行交流。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希望的火苗再次燃起。
终于,在一本厚厚的古籍中,他们发现了一张书签。
书签很普通,是用一片枫叶制成的,但上面却写着一行娟秀的小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顾铭的心猛地一沉,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但书签上的字迹却与死者的笔迹完全不同。
这说明,死者并非这句诗的作者,而这句诗很可能是一个暗号,或者是一条线索。
他们继续翻阅着古籍,终于在书的最后一页,发现了一些批注。
这些批注是用铅笔写成的,字迹潦草,难以辨认,但可以看出,这些批注的内容与某个神秘组织有关。
顾铭和宋逸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到了震惊和兴奋。
他们小心翼翼地将古籍收好,然后离开了图书馆。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城市笼罩在一片迷离的光影中。
顾铭坐在办公室里,手里拿着那本古籍,一遍又一遍地翻看着那些批注。
那些潦草的字迹,像是一个个谜团,等待着他去解开。
陈舒瑶坐在顾铭对面,静静地看着他,“你已经一天一夜没合眼了,先休息一下吧。”
顾铭摇了摇头,他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我必须尽快弄清楚这些批注的意思,这关系到整个案件的走向。”
他拿起笔,在一张白纸上写下了那句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他盯着这句诗,陷入了沉思。
这句诗究竟是什么意思?
它与神秘组织有什么联系?
死者为什么要留下这句诗?
“这句诗……”陈舒瑶突然开口,她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我好像在哪里见过……”
顾铭猛地抬起头,看向陈舒瑶,他的“你在哪里见过?”
陈舒瑶的脸色变得有些苍白,她的眼神闪烁不定,似乎在努力回忆着什么。
“我……我记不清了……”
“舒瑶,这很重要,你一定要好好想想!”顾铭的声音有些急促
陈舒瑶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然后缓缓说道:“我……我好像……在我父亲的书房里……看到过……”
她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几乎听不见了。
她的身体微微颤抖着,仿佛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顾铭的眉头紧锁,他的心中涌起一种不祥的预感。
陈舒瑶的父亲……难道也与这个神秘组织有关?
“咚咚咚……”
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办公室里的寂静。
“谁?”顾铭问道。
“是我,宋逸。”门外传来宋逸的声音,带着一丝焦急。
顾铭起身打开了门,宋逸一脸慌张地冲了进来。
“头儿,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