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根离开没多久,巧儿站在门外禀报,“姑娘,工部员外郎家来人了,夫人让您去见见。”
工部员外郎杨家?
紫鹃提醒道:“姑娘,是杨公子家。”
宋婳恍然,她还真没把杨公子往杨家扯。
不过,母亲招呼着就是了,找她做什么?
虽然疑惑,宋婳还是带着紫鹃,琥珀去了。
宋婳刚走近主院的上房,就看到母亲的下首坐了一个眼熟的婆子。
宋婳走到给母亲面前屈膝行礼。
“婳儿来了,起来吧!”
宋婳站起身,下首的婆子笑着上前给宋婳行礼,“三姑娘。”
李氏笑着介绍道:“这是工部员外郎杨夫人身边的嬷嬷。”
宋婳想起来了,她就说有点眼熟,那天在寺里见过,她就站在杨夫人身边。
婆子看着宋婳夸道:“三姑娘比上次见到又好看了很多,夫人真是会养孩子,我们夫人上次回去还念叨着有机会要跟夫人请教怎么养孩子呢。”
李氏被婆子奉承的合不拢嘴,连忙让婆子坐下说话。
宋婳看着高兴的忘了她的母亲,自顾的走到她身边坐下。
李氏连头都没转,只是看着婆子笑道:“你们夫人太谦虚了,她哪用跟我学,你们家公子被养的多好,谦虚又知礼。”
听到李夫人夸赞自己公子,婆子也很高兴,她可是知道夫人的想法的,于是是越加不敢怠慢。
奉承着说了几句,就说到了今天来的目的:“是啊,我家姑娘昨天在醉仙楼冒犯了三姑娘,说请三姑娘原谅她这一回。”
说完,硬着头皮指着后面小丫头手里的布口袋道:“我们姑娘听说三姑娘喜欢花,这些都是特意寻给给三姑娘的。”
婆子也很无奈,夫人也不找个好点的盒子装上,实在不行,好点的袋子也行啊,就这么让她带着这一口袋花来了。
本来这事轮不到她来的,是夫人担心姑娘把事情搞砸了,才让她来的。
宋婳接过紫鹃拿过来的口袋,打开。
里面是各种各样的花朵。
宋婳不用想就知道杨姑娘为什么知道她喜欢花。
这么多颜色的花朵,不说现在很多花,还不到花期,很难弄到,就是这花还分颜色,种类,细心的放好,就知道对方有多用心。
心里对那天见到的小姑娘多了一丝好感。
在紫鹃耳边低声吩咐了几句,紫鹃点头退下。
婆子又陪着李氏说了几句,这才准备告辞。
李氏笑着客气道:“你家夫人要是得闲,随时可来府上做客,也带上你们姑娘,正好和婳儿作伴。”
婆子高兴的应是。
宋婳指着紫鹃手里的胭脂和香粉道:“不值钱的小玩意,给你家姑娘玩。”
婆子笑着接下:“奴婢带我们姑娘谢过三姑娘了。”
……
婆子走后,李氏问:“昨天回来怎么没听你说杨家姑娘的事?”
“不是什么重要的事,就没提。”
就一个小姑娘言语上的稍稍冒犯,还不值得她放在心上。
李氏道:“你这孩子,你心里有数就好。母亲仔细打听了,杨家还算不错,他家后院还算干净。”
宋婳点头,能养出杨公子和杨姑娘那样直白的人,想来他们家后院没那么多糟心事。
李氏见女儿心里明白也就没有多说,只是转而道:“明天锦绣坊的人来给你做衣服,别又去铺子了。”
奇怪的看着母亲:“母亲,你这是发财了?”
李氏噎住:“母亲不发财就不能让锦绣坊上门给你做衣服了?”
宋婳当然不是这个意思,母亲一向能省则省,恨不能把她在婆家要用的银子都给攒下来。
现在陡然大方起来,由不得她不怀疑。
李氏拍了宋婳一下:“尽瞎想,明天是给你们姐妹一起做的衣服,公中的银子。”
“您就不怕祖母知道了找你算账?她老人家快回来了吧?”
李氏得意道:“怕什么,你祖母要是知道了,只有赞成的份。”
“长公主府举办春日宴的日子快到了。”
原是春日宴快到了,怪不得母亲自信祖母知道也会赞同。
可不就是赞同吗?
每到这种宴会,她们祖母恨不得把她们从头到脚拾到一遍。
只是这春日宴就是变相的给各家公子,姑娘相看的,母亲让兴致勃勃的让她参加——,宋婳就不明白了,“母亲,你不是很看好杨家吗?”
李氏白了女儿一眼:“看好怎么了?又没有定下,还不行多看看了。”
“我女儿这么好,我巴不得大家都知道。”
“行,你怎么说女儿就怎么做。”
她正想着怎么让大家知道铺子里的胭脂,香粉,这不机会就来了。
不行,她回去得给石蓁蓁和沈凌雪去信。
……
得益于杨姑娘送来的各色花朵,真是帮了宋婳大忙。
光是胭脂颜色就研制出了八九种,除了常见的大红,粉色,各种红,更有宋婳见都没见过的蓝调红胭脂。
当然,这种颜色的胭脂她也只是做出来看看,没打算放铺子,估计也没人会喜欢这又蓝又红的色。
不知道她在宫里小库房里翻出来的那本方子是哪里来的。
里面的东西很多都很离经叛道,比如这个蓝调红胭脂。
她试着涂在自己唇上,怎么说呢,她肌肤比一般人白嫩,这胭脂往唇上一抹,衬的她越发白的惊人,再加上偏蓝红色的唇色,更显得她妖艳。
宋婳从来不知道自己还有妖艳的一面。
奶娘见了,赶紧劝她洗掉,说是不正经的颜色。
紫鹃,琥珀倒是跃跃欲试。
最后这盒胭脂被奶娘无情镇压在箱底。
胭脂有这么多种类,当然香粉也研制出了三款,加上之前的就是四款。
主要分为宋婳这类白皮,用了白皮香粉,会让人更加清透白皙。
微白皮用过,会更加白皙。
微黄皮用过,不会上面白,下面黄,而是更加自然白皙。
宋婳相信,有了这么多款胭脂,香粉够开起铺子,也让大家有更多的选择。
不过,更应该谢谢的是杨姑娘,她给她提供了这么多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