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 > 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连载四十八)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连载四十八)

孙少林学起了厨艺

因为没有考上中专和高中,孙少林早早地就在镇上混日子,整天在街上游手好闲、胡吃海喝,在外务工的父母也无可奈何。不过孙少林也并非一无是处,虽然学习课本知识不是他的强项,但是他从小就喜欢钻研厨艺,对各种美食都有着独到见解,只要吃过一家餐馆的菜品,他总能提出中肯建议,镇上的餐馆和夜市摊也经常请他品尝新菜品。

想到这里,正月还没有过完,父母就决定让孙少林跟着镇上一家生意很好的餐馆老板,兼大厨的孙师傅学习烹饪技术。孙师傅本来不想接受孙少林这个徒弟,碍于沾亲带故的关系还是勉强接受了这个徒弟。不过让孙师傅惊讶的是,孙少林仿佛天生具备厨艺天赋,只用了不到一个月时间,他切菜的效果就跟普通厨师苦练十几年的水平相差无几。

见孙少林是一个可塑之才,孙师傅也就不藏着掖着了,他把自己五十多年的掌勺经验全都分享给了孙少林。原来孙师傅的年龄已经快到80岁了,他的儿子里面没有一个人愿意学厨师,眼看一身厨艺就要失去传承人,孙师傅整天闷闷不乐,而孙少林的出现恰好解决了孙师傅这一烦恼。

两个月过后的一个星期六,孙师傅决定考一考孙少林,他让孙少林做一桌当地红白喜事的菜品,要求有凉有热、有荤有素、有蒸有炖、有炸有炒,正好孙师傅下午就要招呼一桌客人,自己也不想做,他就把任务交给了孙少林。

想到终于有自己表现的机会了,孙少林当然是格外珍惜,除了准备一些家常菜食材之外,孙少林还准备了一些镇上的特色菜食材。为做好酸辣茴香小鱼这道菜,孙少林一大早就去西江河边等着,渔民们晚上会捕捞酸辣茴香小鱼所需的沙棒子鱼。因为这种鱼白天会趴在河底的沙滩上,只有晚上才会觅食,捕捞起来费时费力。沙棒子鱼只有一根主刺,而且肉质鲜美,用菜籽油一炸,就是不炒也是当地一道独特美食。

在镇上,做大席菜必定少不了梅菜扣肉这道菜,这道菜好吃的秘诀就是肉必须选用当地农户散养的黑猪,但是这种猪生长慢,且食量比较大,农户大多不愿意养。不过这种猪的肉质紧实、味道鲜美,用来做梅菜扣肉再合适不过。

好在孙少林平时闲来无事,养了三头黑猪,他把镇上餐馆剩下的饭菜带回去用来养猪,三头黑猪就被他养得油光水滑。农历腊月二十,孙少林把三头黑猪杀了,除了用两头熏制腊肉之外,孙少林还把一些肉冻在了冰箱里,吃新鲜肉就方便多了。当然,孙少林作为一个吃货,干豇豆、豆瓣酱、梅干菜等一些干菜,他还是每年都会准备一些,做梅菜扣肉自然就有原料了。当然,当地人喜欢吃的泡椒也是孙少林的最爱,他也制作了一大坛。

从那天早晨开始,孙少林就在厨房里忙碌着,炸沙棒子鱼、切肉、洗菜、切菜、配菜,在袅袅炊烟中,孙少林已经准备好了食材,只等下锅开炒。不过,梅菜扣肉可是要提前蒸,时间长一点,梅菜扣肉才会软烂入味,所以孙少林早早地就开始蒸了。

下午三点,客人到齐了,一屋子的人有说有笑。其实孙师傅因为生意忙,平时很少有空闲时间,正好正月过后餐馆就没多少生意了,孙师傅就想请林小华爸爸、李月华爸爸,以及一些族亲到家里吃饭。

“各位叔叔、伯伯好!”看到客人来了,孙少林赶紧停下手里的活打招呼,热情的倒茶拿烟。

“今天就由少林给大家做菜,我只教了他一个多月,这个孩子悟性好,一教就会,今天大家尝尝他的厨艺,咋样?”孙师傅赶紧向客人介绍。

“那好啊!少林总算找了点正事!好好干吧!”林小华爸爸肯定的说。

以前,孙少林在镇上喝醉后打架斗殴被派出所抓住,因为家长和亲戚都不在家,派出所只好通知村支书去接人,一来二去,孙少林也和林小华爸爸熟悉了。

“少林,做菜很辛苦的,你能吃这个苦吗?”李月华爸爸知道孙少林一直喜欢他的女儿,还三番五次影响女儿学习,他对孙少林没什么好印象,“好好学,将来自己开店,我们都去给你捧场!”李月华爸爸开心地说。

“没事的,叔叔,我从小就喜欢做菜,做习惯了就好了。”孙少林赶紧回答。

“少林,我们今天不打牌,你把桌子收拾一下,先把凉菜上了,我和林支书他们好喝酒。”孙师傅说着就去拿酒。

“叔,我早准备好了,凉菜已经上桌了,酒杯和筷子都拿齐了。”孙少林赶紧回答。

众人上桌,只见凉拌卤牛肉、油炸花生米、凉拌猪耳、凉拌菠菜等10个凉菜看起很有食欲,精美的摆盘和扎实的刀工让孙师傅很满意。热菜很快就开始炒了,孙少林先把泡椒在油锅中爆香,再把酸萝卜片等配菜下锅煸炒,等炒出香味后再把牛肚下锅翻炒。只一会,一道鲜香酸辣的酸辣牛肚就做好了,一桌人赞不绝口。

家常菜是最考验厨师技术的菜品,在炒酸辣土豆片时,孙少林又用到了泡椒,只见菜籽油烧热之后,孙少林立即将葱姜蒜和泡椒爆香,待炒出香味后,孙少林立即把土豆片放入锅中快速翻炒。酸辣土豆片讲究一个脆口,因此就要精准控制火候,炒过了就容易偏软,自然口感不好。临出锅之际,孙少林还倒上了一杯泡椒水,这就让酸辣土豆片多了一份滋味。

镇上的居民对小炒黄牛肉这道菜也非常喜爱,而孙少林最擅长做这道菜,他专门打听到宰杀黄牛的人家,就赶紧去买了一块肉质很好的里脊肉,这样的牛肉几乎不含肥油,且纹理细腻,炒制后口感滑嫩,加上泡椒和新鲜蒜苗的加持,这道菜就是一道下酒美味菜。

按照当地的规矩,吃主食前还有几个重要的硬菜要上,分别是梅菜扣肉、粉蒸肉、四喜丸子、清蒸排骨,这样就能做到肥瘦兼备,喜欢喝吃肥肉和瘦肉的都有适合的菜。看到丰盛的一桌菜,孙师傅开心的笑了,一桌人也非常满意。

“大家看,这桌子菜做得怎么样?还合大家的胃口吧?”孙师傅询问众人。

“相当不错!颜色、味道、香气都跟你做的差不多,还有自己的特点。”众人纷纷赞扬。

“好!我老孙这就可以宣布退休了!还好我做了几十年的菜总算有接班人了!”孙师傅开心的端起酒杯,“我提议,大家干了这一杯吃饭!”

众人纷纷起身,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孙少林赶紧端来了米饭和炸酱面两种主食,还热情的为客人盛饭,这更赢得了一桌人的赞扬,特别是炸酱面比县城里的那些馆子里大师傅做的口味都要好。

一顿宴席结束,孙少林把一切收拾完毕,他第二天就回到家里,寻思自己究竟在镇上开一个什么样的馆子。至于本钱嘛,那就是自己这几年打牌赢下的不少钱,大约有3万块钱,孙少林决定痛改前非,本本分分地做点生意,开始正常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