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八零:当留子变成华裔 > 第103章 诈骗犯落网之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段新华心里发紧:“这个人怎么了?他,他,他……”

亚历山大:“不,我只是发现,他跟我们国内一个通缉犯有点像。”

米国有各种各样的通缉犯。

杀人的,抢劫的,家暴的,打小孩的,吸毒的,偷盗的,搞金融诈骗的,等等等等,各种各样,数不胜数。

段新华:“也就是说,他不是你们家的人?他真的是个骗子?”

亚历山大:“不光是个骗子,还是个很厉害的骗了很多人的骗子。”

这人是专门搞金融诈骗的。

别看这人看着年轻,才三十多岁不到四十岁的样子,其实已经有二十多年的行骗经验了。

这人从十来岁就开始搞诈骗。

一开始只是哄骗打劫一下青少年,后来在监狱里认识了个做假钞的,出来后就开始搞假钞。

他很聪明,搞的假钞跟真的几乎没有任何区别。

骗了不少自诩聪明或者觉得自己生财有道的想要高回报率的投资的所谓的聪明人。

再后来因为连续骗同一个人骗的有点多,被对方的孩子发现了,不得不藏匿身份逃跑。

然后这人就开始了另一条诈骗之路。

他给自己造了个伪装的假身份,一方面骗下游零售商甚至不止一个,一方面骗厂方,他甚至还能骗的官方人员深信不疑认真为他站台。

就这样一骗骗好几方,拿到所有钱款就消失。

一开始他干的金额不太大,就是几万几十万,所以也没人追究。

段新华惊呼:“都几万几十万了,这还不大?”

段丹青:“被骗的更有钱,这点当然不算大。”

亚历山大:“不是,是被骗的人要面子,怕被人知道了丢脸,不敢说。”

“结果这人胆子越来越大,用同样的法子诈骗的金额越来越大,几百万,上千万。”

“最后他还盯上了一个亿万富翁,跟人打赌要从对方手里骗到一亿美元。”

段丹青:“他成功了吗?”

原身不关注这个,段丹青也不知道,也没听说过。

毕竟几千万上亿什么的,离小老百姓的生活太远了。

大家就算听说了也不当回事。

关心有钱人被骗了一个亿,还不如买菜的时候争取能少给十美分。

亚历山大叹气:“他成功了一半。”

段丹青:“???成功就成功,失败就失败,咋还成功了一半?”

其他人也目光灼灼的盯着他,想知道后续情况。

亚历山大想到这个也很无语:“他钱是骗到手了,但是他爱上了苦主的女儿。”

“他跟着女朋友回家的时候被受害者发现,当场被抓住……”

段丹青长嘘一口气:“噫,所以说,智者不入爱河,愚者自甘堕落,我看我以后还是离爱情远一点吧。”

段新华:“……”

其他人:“……”

大家都不那么赞同这话,但又不知道怎么反驳。

亚历山大失笑:“倒也不用这么绝对。”

段丹青挥手:“不说这个,后来呢?这个人被抓了吗?”

亚历山大:“是的,因为他诈骗的金额特别庞大,判了四十年的终生监禁,按理现在应该是他服刑的第五年,可他怎么会跑到你们国家?”

他百思不得其解:“难道他越狱了?”

段丹青和段新华对视一眼。

段新华说道:“不管怎么说,还是要感谢你。”

“这个人给我们的工作人员许诺的工作蓝图非常厉害,牵涉到一笔两千万资金的中外合资的投资,你这次相当于帮我们挽回了两千万的损失,非常感谢。”

亚历山大:“没什么,我只是恰好想起来了。”

这个骗子的事情过去的太久了,亚历山大又没见过本人,其实已经不太记得这人长什么样了。

还是看到他的几个曾经用来诈骗的假名的时候才想起来。

他不是很想承认,其实被诈骗的那个亿万富豪,跟威廉姆斯家还有点姻亲关系。

从这家伙还追过对方的女儿,并且成功追上,只是功败垂成来说,他说和威廉姆斯家有关系,还真不是瞎说。

见段新华神情凝重,他好心劝道:“那些说要来你们国家投资的,你们最好好好审核一下对方的背景关系。”

“我们米国人自己被骗的都有很多,你们也要小心被骗了。”

“我知道你们国家现在很着急,但有时候着急是没用的,只会给骗子创造机会。”

段新华:“好的,我会跟我的上级联系的,亚历山大,谢谢你。”

亚历山大微微一笑:“不用谢,我也是为了我们的合作能进行的更顺利。”

自家将来可能是会来华国投产的,如果可以的话,他当然希望自家的厂家能处在一个和平安定的良好环境中的。

他对华国最满意的就是,物价低的可怕,工人工资也低的可怕,而且大部分人都很吃苦耐劳老实听话,让干嘛就干嘛,绝对不会有任何意见。

他们甚至还愿意不要加班费的主动加工你能想象的到吗?

哪怕现在有部分工人因为各种原因失去了工作,他们也没有抱怨,而是开始老老实实的自己想法子继续生活。

在米国,这根本无法想象。

米国要是现在像华国一样,米国的工人早就闹翻天了。

别说免费加班了,三天两头不是搞事就是罢工游行。

亚历山大这样不怎么管事的人听到工人罢工都会闹心的想离家出走。

因为工人罢工,意味着各种生产和服务都会停摆。

再有钱的人生活也会因为各个行业停摆而各种不方便,就很烦。

段新华:“……”

讲道理。

虽然亚历山大是用夸奖的口吻说的,可段新华一点也不觉得高兴。

对方夸奖,说明对方下意识的觉得华国的工人就应该这样被对待。

这让段新华心口憋了好大的气。

在亚历山大要离开的前夕,段新华终于找机会约了段丹青想正式谈一下事情。

段丹青没发现不对,还觉得有点奇怪:“聊个天而已,不用这么正事吧?”

“这曲里拐弯的,你别不是要把我带去卖了吧?”

现代的首都她还有点印象,八十年代的就真的一点不熟了。

她甚至连二环三环怎么区分的都不知道。

只知道车子拐来拐去,应该没有出四九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