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康熙正值壮年,身体依旧强健有力,尚未像晚年那般对自己的儿子们充满猜忌和忌惮之心。
他面上带笑,神情自若,显然对于这番赞扬感到十分满意。
此刻的康熙并未有那些明里褒奖、暗中贬低的想法,而是大大方方地顺着这位蒙古王爷的话语,不着痕迹地夸赞起自己的儿子来。
就在这时,另一位蒙古王爷跨步而出,脸上洋溢着喜悦之情,乐呵呵地向康熙说道:“万岁爷,小女如今已到了适宜成婚的年岁了。”
言下之意,懂得都懂。暗示意味十足。
说着,他侧身让开一步,露出身后站立着的一名容貌清丽动人的女子。
那位格格听闻父亲此言,立刻上前几步,向着康熙盈盈下拜,并轻声细语地说道:“乌林珠拜见万岁爷,愿万岁爷万福金安。”
声音清脆婉转,犹如黄莺出谷一般悦耳动听。
康熙略作思索后心中暗想:这可是来自蒙古部落的女子,如果要赐婚的话……嗯,适龄的皇子暂且就不考虑了吧。
这婚姻之事关系重大,还需从长计议才好。
思索再三,康熙出声:“科尔沁乌恩其听旨。”
那威严而洪亮的声音响起,犹如一阵狂风席卷而来,其中还裹挟着马奶酒浓郁醇厚的气息。
端坐于上方的康熙,目光如炬地注视着下方跪着的乌恩其,缓缓开口道:“乌林珠格格温婉贤淑、聪慧过人,实女子中的翘楚。
朕今日特将她许配给你,愿你们二人情比金坚,白头偕老,从此永结秦晋之好。”
这位乌林珠格格是科尔沁王爷之女,身份也是尊贵无比。
如今却被许配给了其他部族的一个世子。
此消息一出,在场众人皆为之震惊,但谁也不敢妄加议论。
毕竟,这可是亲自下的旨意。
紧接着,康熙又接连给几个蒙古部族之间赐了婚。
每一道圣旨宣读完毕后,现场便是一片窃窃声不断。
众人皆知这赐婚之事绝非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
康熙在赐婚时可是大有讲究的。
他深知这些蒙古部族之间关系错综复杂,如果任由他们自由联姻,很可能会形成强大的联盟势力,从而对朝廷构成威胁。
因此,他巧妙地运用赐婚手段来平衡各方势力,绝不会让那些实力强劲的部族强强联手。
而是采取强弱搭配的方式,使得各个部族相互牵制,难以凝聚成一股足以与朝廷抗衡的力量。
当然,若联姻双方真有意扶持联姻的部族,使其逐渐壮大起来,需要慢慢发展,一时半会成不了气候。
康熙首先要做的便是通过赐婚等手段,慢慢地削弱这些部族原本的实力,即便双方联姻之后给予对方适当的帮助和支持,也是有限。
如此一来,康熙既能达到控制局势的目的,又能避免引起各部族的警觉和不满。
尽管康熙心中有着诸多盘算和思量,但他在表面上却始终保持着一副宽厚仁慈的模样。
赐婚之后,他都会慷慨地赏赐大量珍贵的物品给那些被赐婚之人,以显示自己对他们的重视。
同时也是为了安抚那些因赐婚而心怀不满或担忧的王公贵族。
那位率先发声的蒙古王爷满脸笑容地接过了降下的赐婚圣旨。
从表面上来看,根本瞧不出有任何异样之处,就好像他压根儿没有将自家女儿送入皇宫、嫁给皇族的念头似的。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位蒙古王爷只不过心态好,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罢了。
倘若真能让女儿成功嫁入皇室,成为一名福晋或者侧福晋,那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可即便未能如愿以偿,此次前来的皆是蒙古各个部落新崛起的年轻一辈精英人物。
凭自己女儿的条件和身份地位,无论嫁给其中哪一位,想必日后的生活也绝对不会太差。
这不,作为第一个敢于尝试吃螃蟹的人,这位王爷的女儿最终所嫁之人,阴差阳错的正是他颇为看重的一位青年才俊。
更令他感到满意的是,女儿婚后依旧能够留在这大草原之上,而且每隔一段时间便能与娘家人相见团聚。
对于这位王爷而言,这样的结果已然相当不错了。
相比之下,其他那些因这位王爷的举动而受到牵连、同样被赐予婚姻的王公贵族们,则对其颇有微词。
一道道充满怨念的目光如同锐利的箭矢一般,“嗖嗖嗖”地朝着那位王爷射去。
但这位王爷的心性却极为豁达宽广,对于这些如潮水般涌来的白眼和指责完全不以为意。
毕竟,雷霆也好,雨露也罢,皆君主之恩赐。
不管他们内心究竟是否情愿接受这份旨意,都只能叩头谢恩,乖乖遵从皇命行事。
众位皇子对于此事毫不在意,毕竟皇阿玛一直以来都对蒙古心存忌惮。
倘若真给他们与蒙古公主赐婚,那可真是让他们倍感头疼之事。
时光匆匆,转眼间便迎来了婉儿停留在科尔沁的最后几日。
当初康熙前来之时,曾举行盛大宴会予以接见蒙古的王公贵族们。
如今他即将离去,自然也少不了用一场热闹非凡的宴会为之送行。
于是,宴会上歌舞升平、欢声雷动,各种精彩绝伦的表演纷纷登场亮相。
婉儿坐在席间,大饱眼福之余还能尽情享受美食,好不惬意。
在草原上这段日子,欢乐场景令她流连忘返,甚至险些沉醉其中而忘却归期。
出门在外终究不易,纵使心中万般不舍,该回去的时候还是必须踏上归途。
待这场欢送宴会结束后,次日清晨众人便收拾行装,准备启程返回京城。
一路上,马车晃晃悠悠地前行着,婉儿在车内被颠簸得昏昏欲睡,几乎分不清此时究竟是何年何月。
就在她迷迷糊糊之际,不知不觉间已经抵达府邸门前。
按常理而言,福晋回府,府中的妾室们理应前来请安问候。
但自从婉儿将府内事务管理得井井有条、严密有序之后,她便免去了这一繁文缛节了。